天天看点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作者:谁来跟我干杯

01、

“她只要求我们宠她。爱她。

这我们全做过了。

此后,我们会记得,

香港出过位娱乐圈奇女子。

她的名字,叫梅艳芳!”

——黄霑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这是黄霑在梅姐去世后,写得上千字悼文的结尾。

霑叔盖棺定论得很准确,

“她只要求我们宠她。爱她。这我们全做过了。”

的确如此。

试问,在香港这样一个凡事都讲求效率的社会中,

有谁会允许对方工作时迟到呢?

那要看对方是谁了?假如是梅艳芳的话,

可以。

甚至全圈都达成了共识,

“等阿梅”是同梅艳芳合作开工的例牌工序。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梅姐迟到,并不是晚到一会儿。

一迟就是五六个小时,或七八个小时。

而且,不管对方是谁,大哥成龙的剧组同样如此。

多少红透半边天的女星,因为个性,在成龙的剧组里翻车。

成龙工作起来,是不看对方名气、咖位有多大的,因为再大也没自己大。

但对梅艳芳,这位大哥却是心甘情愿地等。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黄霑很好奇,问成龙:

“你怎么能容忍她这种习惯呢?”

“都习惯了。”成龙答道,

“用阿梅,就要准备等,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用呢?因为她好,因为她值得!”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拍戏叫成龙等,唱歌呢?

曾让前辈罗文苦等近五个钟头。

黄霑回忆称,有一场大型节目,

梅艳芳要和罗文合唱一首歌。

晚上八点开始演出,下午三点要彩排。

罗文从三点开始等梅姐,等到了七点五十。

彩排是不可能了,只好即兴表演。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黄霑和其他音乐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

却只见,两人在台上,罗文怎么跳,梅姐怎么跟。

罗文出左脚,梅姐动右腿,罗文抬头,梅姐昂首,配合得天衣无缝。

一首歌下来,全场掌声雷动。

经此一事后,黄霑称:

“她的天分真是深不可测。”

“我们在台下不禁要骂自己杞人忧天了。”

梅姐迟到,反叫音乐人反思要骂自己。

堪称宠爱之至了。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黄霑合作过一代又一代的歌星,

能让霑叔口中说出“有天分”三个字的人却并不多。

许冠杰、罗文也不过是“优秀”而已。

谭校长在霑叔眼中简直是“一般”了,录歌跑音是常事。

但谭咏麟会一遍接一遍地录,直到大家满意为止,从无怨言。

这种勤奋又让黄霑感动。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相较于勤奋,霑叔无疑更喜欢“有天分”。

录两遍就能收工,第三遍时已经完美。

接下来就是喝咖啡聊天,计划晚上去哪吃饭。

碰到这样的歌星,音乐人实在很难不去宠爱。

省时省心,既快又准。

但这样的歌星又真的不多,

貌似也只有梅艳芳和哥哥张国荣了。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这两人都是值得被宠爱的。但梅姐又和哥哥不同,

张国荣出道之初,还苦熬了数年。

梅姐却是从出道,

从踏入“华星娱乐”举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比赛》的舞台开始,

就一路被宠爱至今。

02、

1998年,在“辉黄”真性情演唱会的现场,

梅姐作为助唱嘉宾,

以一首顾嘉辉作曲,黄霑填词的《心债》开场。

轰动全场的同时,也勾起了黄霑诸多回忆…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我第一次见她,我们一群写歌的音乐人,马上惊为天人。”黄霑称。

那是华星娱乐举办的第一届歌唱比赛,

顾嘉辉是评委会主席。

黄霑和“巨肺天后”甄妮都是这次比赛的评委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那天是整个比赛的总决赛,

17岁的梅姐穿了件似裙似裤的歌衫出场。

青春洋溢的脸上,又带着一丝剽悍,看起来信心十足。

黄霑在心中忍不住赞道:

“哈!很有信心,镇得住台呢!”

(黄霑过后才知道,4岁就登台的梅姐,那时已有十几年的舞台经验了。)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音乐响起,梅艳芳开口了。

是当红歌星徐小凤的名曲《风的季节》。

黄霑回忆称,她一开口,

声音深沉,和她的年纪极不相称。

但她嗓子的共鸣很好,节奏感简直一流,感情浓厚,咬字很清楚。

这无疑已经符合歌星的最高条件了。

已听入迷的黄霑翻开手中的资料,

上面赫然写道:

“一九六三年出生”。

“这么年轻,功夫就这么好,这分明是个天才嘛!”黄霑内心道。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唱完后,评委打分。

黄霑在每一栏都填上了十分,

一共五栏,黄霑给了50分,满分!

“你给多少?”黄霑问一旁的主席顾嘉辉。

顾嘉辉道:“四十九。”

“我本来想给满分的,但艺术没有满分,只好扣她一分!”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辉黄”演唱会上,已是十足天后的梅艳芳,

现场对这两位前辈,鞠躬表示感谢。

一向对音乐严苛的顾嘉辉在台上补充道:

“我当评委这么多年,从未给过这么高的分。”

梅姐还未出道,就已经这般受宠爱了。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演唱会上,梅姐以《心债》开场是别有用意的。

因为《心债》是梅艳芳签约华星后,推出的第一张专辑。

主打歌自然就是同名的《心债》。

封面上的梅姐一头卷发,表情倔强,却不失童贞稚气。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值得一提的是,梅艳芳出道的第一张专辑,

就是“辉黄”联手的作品。

唱片的制作人,也是华星的金牌制作人:黎小田。

真是万千恩宠于一身。

梅姐自身又天分极高,这首《心债》想不火都难。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难怪歌曲刚被推出,便登上了“中文金曲”第43周的冠军宝座。

“重重心中痴债,原是欠下你一世,无限无尽爱在我心底…”

在幽怨、深沉的歌声中,

又诞生一位新星,她名字叫梅艳芳。

03、

如果说在《心债》专辑中,

郑国江填词的《日夜怀念我》还只是绿叶的话。

那么,接下来,让梅姐红遍全港,轰动东南亚的音乐人。

则非另一填词巨匠郑国江莫属了。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当时,华星唱片虽然签了梅艳芳八年,

但一开始并没有想好该给梅艳芳怎样的定位。

《心债》这张专辑算是投石问路。

大获成功之后,公司才发觉,

原来她更适合唱幽怨的歌曲。

而郑国江的词风,又和这一风格不谋而合。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所以,1983年,为梅艳芳推出的新专辑《赤色梅艳芳》中,

虽有黄霑、邓伟雄、黎彼得这些词人的加油助力,

但主要词人,公司选的却是郑国江。

在梅姐这张专辑中,郑国江独揽四首歌曲。

其中就包括主打歌《赤的疑惑》。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赤的疑惑》改编自山口百惠的歌曲《ありがとうあなた》,由都仓俊一作曲。

是一首典型的日曲中词的作品。

买来日曲,填上中词,是当时唱片公司惯用的一种方式。

不过,并不是每位歌手都能获得公司这般宠爱。

只有当公司要力捧的一位新星,

必须要让她红时,才会出此“下策”。

因为这些“日曲”的单价,

不知要比香港本地作曲人写一首曲贵上多少倍。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好处就是,这些歌都是在日本乐坛位居的榜首的名曲。

已经历过市场的筛选,质量大都有保证。

而且,日曲创作多采用六音音阶,

更适合中国人的耳朵。

一般来说,只要公司施展出这个招数来,都可以如愿以偿。

更何况这次力捧的新星是梅艳芳。

一首《赤的疑惑》让梅姐第一次登上了“十大中文金曲”,

和“十大劲歌金曲”的舞台。

也在同一年,丢掉了“徐小凤第二”的包袱。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郑国江为梅姐写的另一首金曲,

是电影《似水流年》的同名主题曲《似水流年》。

准确来讲,

梅艳芳被人普遍接受的形象就是从《似水流年》这张专辑开始的。

虽然歌曲的风格仍带有一丝幽怨,

但从专辑的封面来看,梅姐与之前已全然不同。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形象设计师刘培基把她包装成了“男儿汉”的样子。

西服、领带加墨镜,一头干练的短发,简直不要太酷。

在梅艳芳的事业上,

《似水流年》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因为《似水流年》的下一张专辑就是《坏女孩》。

再下来就是《蔓珠莎华》…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到此,梅姐已完全摆脱了幽怨女人的风格,

开启了属于她的时代。

04、

香港三大填词巨匠:黄霑、郑国江和卢国沾。

最高冷,特立独行的莫过于“卢大侠”卢国沾了。

然而,就连“卢大侠”也为梅姐写过歌。

竟然还是情歌。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82年,卢国沾在香港音乐界掀起了一场“非情歌运动”。

卢大侠身先士卒,和情歌势不两立。

然而,只两年后,卢大侠竟亲自执笔,

为梅姐和哥哥创作了一首:《缘分》。

还是合唱的情歌:

“你我相隔多么远 哪年哪天可相见 那处境可会改变”

高冷的大侠,遇到梅姐,竟也变得多情善感起来了。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梅姐不止让前辈宠爱,新晋音乐人对梅姐同样如此。

有一次,梅艳芳对滚石唱片的金牌音乐人小虫讲:

“虫哥,我可不可以晚上10点以后就不录音了。”

小虫问道:“是每天吗?”

“是,每天”梅姐答道。

小虫一脸无奈,内心应该在想,不能仗着自己是天后就耍大牌啊。

最后还是勉强同意了。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结果,梅姐这次却很准时,

一到十点就摘掉耳机走了出去。

躲在墙角,小鸟依人一样的打电话。

后来小虫得知,原来梅姐恋爱了。

对方在很远的地方,因为时差,只能在十点左右时谈情说爱一下。

小虫连续看了两三天,很感动。

一向雷厉风行的天后,这个时候忽然变成了一个小女孩。

爱情的喜悦和甜蜜,触动了这位音乐人,

灵感爆发,为梅姐写了一首歌。

歌的名字就叫《亲密爱人》。

梅姐旷工处对象,受到的惩罚竟是又多了一首金曲…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早在1990年,梅艳芳就宣布退出竟夺音乐奖项。

然而,却挡不住电台电视对梅姐的宠爱。

各大电台、商台总会想尽办法、甚至巧立名目要颁奖给她。

什么“致敬大奖”、“银禧荣誉大奖”、“最高荣誉大奖”…总归都是荣誉奖,不是竞争奖。

值得一提的是,

这里还有“十大中文金曲”奖中的最高荣誉“金针奖”。

梅艳芳有多受宠,“三大词匠”轮番填词,去世后黄霑写千字悼文

1998年以前,金针奖的最年轻得主还是37岁的许冠杰。

以后则变成了梅艳芳。

因为梅姐获金针奖时,只有35岁。

(金针奖是类似于电影界“终身成就奖”的奖项)

电台的“宠爱”,可见一斑。

05、

03年底,梅艳芳逝世,被媒体赞称为“香港的女儿”。

“女儿”注定是要被宠爱的...

感谢关注@谁来跟我干杯

相关精彩:黄霑直呼甄妮为阿嫂,问及女儿“身世之谜”,甄妮的解释叫人钦佩

发哥称自己没见过化妆漂亮,卸妆还靓的女人,黄霑:我家就有一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