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11周岁中山一院振翅再高飞:搭建“6+1”战略框架 打造国际一流医学高地

作者:新华社客户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张超 陈辉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汤铭明

跋涉过百废待兴的崛起之路,翱翔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南粤大地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这只岭南医学的“领头雁”,正向着国际一流医学高地振翅再高飞。

11月11日上午,中山一院建院111周年庆典大会举行。广东省副省长郭永航,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等出席庆典活动并讲话,庆典活动由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主持。

111周岁中山一院振翅再高飞:搭建“6+1”战略框架 打造国际一流医学高地

11月11日,中山一院111周年院庆活动举行

回首

医病医身医心 救人救国救世

“‘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祖国哪里需要、人民哪里需要,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这是中山一院人的底色。”肖海鹏说,从抗美援朝到抗震救灾,从迎战非典到抗击新冠,从省内外对口帮扶、援疆援藏到远赴国外开展医疗援助,中山一院践行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

羊城晚报记者获悉,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截至11日,中山一院先后派出213人次奔赴全国与海外抗疫。中山一院援助队伍足迹遍布湖北、黑龙江、辽宁、北京、河南、湖南、福建、云南等多省市;另外,派出两批抗疫医疗专家驰援塞尔维亚,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128场,把中国成功的抗疫经验带到塞尔维亚,援塞专家还获颁塞尔维亚最高荣誉勋章。

“仁心妙手的‘八大金刚’、‘送瘟神’的寄生虫学家陈心陶、麻风克星秦光煜、儿科病毒实验室创始人钟世藩、著名内分泌学专家周寿恺……这些杏林翘楚,将中山医魂代代传承发扬。”肖海鹏表示,建院以来这些英才的奋斗、创造与奉献,成就了中山一院的底气、底蕴、风格、气派,他们是中山一院的脊梁、医魂、传奇、荣光。

在庆典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表示,中山一院创造了无数中国医学的第一,扮演着岭南医学“领头雁”的角色,成为岭南医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独具特色的岭南医学,与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医学、以成都为代表的西南医学、以长沙和武汉为代表的中部医学、以上海为代表的江南医学,共同成为‘西医为术、中医为本’的中国特色的新医学。”

111周岁中山一院振翅再高飞:搭建“6+1”战略框架 打造国际一流医学高地

活动现场

展望

将构建多院区 协同发展新格局

据悉,“十三五”期间,中山一院全力攻关卡脖子技术难题,纵向科研经费增长79%,国家自然基金数量增长40%,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和授权专利数量均增长近三倍,疑难危重病人收治率从48.9%上升到86.5%。目前,中山一院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3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已成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

“南沙新院翩然亮相,‘最强大脑’脑科学中心待时而出,国家人体组织器官移植与医疗大数据中心应运启用,医学综合楼已破土而起,临床研究大楼将拔地而立……”肖海鹏介绍,中山一院将构建多院区协同发展新格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家医学中心。

据介绍,围绕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中山一院以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为抓手,提出了“非常6+1”的战略构架,未来将建成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疑难重症诊治中心、医学先进科技创新中心、医学拔尖人才培养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示范中心、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模式体制与机制创新中心、党建与优秀文化创新中心;世界一流的医疗服务与辐射中心。

另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主体建筑已全部竣工,预计年底可全面交付使用。南沙医院南北两区以中轴连廊贯穿连成一体,按照系统谋划、一体多翼、科学布局、特色发展、重点突破的战略思路,集中多学科优势进行同质化运营,将建设成为大湾区规模最大的医学临床、医学科学研究及生物医药的人才摇篮。

编辑:木青

来源:金羊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