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夏虫太太原创发簪——蜂鸟绕翠)
蜂鸟是蜂鸟科鸟类的统称,因飞行时两翅振动发出嗡嗡声酷似蜜蜂而得名,是美洲的特有鸟类,共有300多种。蜂鸟是一类非常独特的鸟儿,有着出类拔萃的飞行本领、绚丽多彩的羽毛和普遍偏小的体型,主要以花蜜为食,也会吃少量的花粉和小虫。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蜂鸟也像蜜蜂那样顺便帮植物授了粉,与植物的这种特殊关系使它们拥有了其他鸟所无法取代的“生态位”。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事实上虽然蜂鸟的体型大都很小,但不同种类间的体型差异也十分巨大。大部分蜂鸟只有6-12厘米长,2.5-6.5克重,而圭亚那和巴西的红隐蜂鸟及古巴的吸蜜蜂鸟体重甚至不足2克,准确来说,它们才真正是世界上最小的鸟,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小的温血动物。蜂鸟家族中也有比较大的成员,其中最大的巨蜂鸟重19-21克,与一只小型雨燕相当。
许多蜂鸟的羽毛都非常艳丽,还闪烁着五彩缤纷的金属光泽,会随人们视角和光照角度的不同变幻成各种绚丽的色彩。这些小家伙就像美丽的花间精灵一般,轻盈、迅疾、敏捷地在花丛中穿梭。别看它们体型小巧,飞行技艺可是十分高超,不仅能上下飞、侧飞和倒飞,还可以悬停在花前吸食花蜜
相信很多人都想亲眼看看美丽神奇的蜂鸟,但很遗憾的是,蜂鸟只生活在美洲,中国是没有蜂鸟的。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我明明就见过“蜂鸟”呀,怎么能说中国没有蜂鸟呢?其实那很可能并不是蜂鸟,而是其他的动物。
太阳鸟和啄花鸟被称为东方的“蜂鸟”,在我国的南部和西南部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些鸟儿和蜂鸟一样主要以花蜜为食,而且羽色艳丽,体型也很小,经常被误认为是蜂鸟。其实它们属于雀形目太阳鸟科,与蜂鸟的亲缘关系并不近,习性上也有所不同。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它们并不会像蜂鸟一样长时间悬停在空中,而通常是停歇在花梗上进食的。
一些天蛾科的大型飞蛾也常常被误认为是蜂鸟,常见的有小豆长喙天蛾、咖啡透翅天蛾等,由于形似蜂鸟,也被称为“蜂鸟鹰蛾”或“蜂鸟蛾”,其实“蜂鸟鹰蛾”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名,而是小豆长喙天蛾英文名的直译。国内很多“蜂鸟”的目击新闻中,主角都是各种天蛾,与太阳鸟和啄花鸟相比,它们更加常见,分布也更为广泛,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这些天蛾有着毛茸茸的身躯和狭长的翅膀,飞行速度较快,在花丛中时而悬停,时而后退,还时不时地伸出长长的嘴巴吸食花蜜,简直像极了蜂鸟。很多营销号把它们描述成“主要分布在南欧、北美等地,是一种产于美国的稀有物种”,认为中国的“蜂鸟蛾”是外来物种,20 世纪 80 年代初才首次发现,甚至连一些杂志媒体也人云亦云。其实它们自古以来就广布于亚欧大陆,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本地物种,而且也并不算罕见。
本来并无太大关系的生物却进化出了相似的外表,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虽然中国并没有真正的蜂鸟,当人们看到太阳鸟、啄花鸟和天蛾时,首先想到的却往往都是蜂鸟。这也许与近年来媒体对蜂鸟的科普与宣传有关,毕竟美丽、神秘、特别,又占据了“世界之最”的蜂鸟,简直就是天生带有明星光环的生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