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长能集中注意力多久?集中注意力比以前容易了,还是更难了?陈丹青曾经说过“当人的注意力越来越少,人的一生也变得越来越短。”
在碎片化时代,高度集中是一种需要习得的状态。“N倍速”、“X分钟看完XXX”已经改变了一代人吸收信息的习惯,一种新人类正在诞生,一种旧经验正在褪色。
要将日常的脚步放缓,从匆忙中找回“慢”的步调,我们何不用一个更加放松的方式重新尝试,本周末就用一部“慢节奏”的电影,开启时间的0.5倍速吧~

No.1 我们都是时间的炮灰
《江湖儿女》
中国 / 剧情
故事开始于2001年的山西大同,巧巧(赵涛 饰)和斌斌(廖凡 饰)相恋多年,巧巧一心希望能够和斌斌成家过安稳的生活,但斌斌身为当地的大佬,有着自己更高远的志向。一场意外中,斌斌遭人暗算危在旦夕,巧巧拿着斌斌私藏的手枪挺身而出救了斌斌,自己却因为非法持枪而被判处了五年的监禁。
一晃眼五年过去,出狱后的巧巧发现整个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她对斌斌真挚的感情。巧巧跋山涉水寻找斌斌的下落,但此时的斌斌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锋芒,而且身边已有了新的女友。身无分文的巧巧靠着自己的智慧摸爬滚打,终于为自己挣得了一片天地。
推荐理由
对好的电影来说,时代感越强,越可以超越时代,因为它根植于那个时代的人和事,经历过的都会懂,而那些没经历过的,日后可借此了解那个时代的样子。片中的四季十分分明,在时代的特定与四季的永恒之间,这故事相信你一定会懂。
No.2 看见一代人的峥嵘岁月
《孤味》
台湾 / 家庭
“孤味”即是独沽一味,指餐厅只专卖一道料理,致力把这道料理做到最好。台湾很多小吃店就是只写一道菜的名字,并作为它的招牌。在《孤味》这部短片里,身为主角之一的林秀英有一句台词说道:“不管做什么事情就要专心、要用心,这样所有事情才会顺利,这就叫做‘孤味’。”
电影《孤味》以离家许久的父亲过世一事拉起序幕,透过三代的女性观点去探讨家庭里的情感冲突,并细腻呈现台湾女性的生活样貌。《孤味》首位投资人吴明宪曾在采访中说道:“看到《孤味》的时候,我看到我的生活经验,就是身边这些女人、这些故事好像都发生在我们家里。”《孤味》诉说的,不只是单一个台湾家庭的故事,或许是曾经的年代里许多家庭的缩影。
“每个人都有脆弱与坚韧的一面。”许承杰说。就像《孤味》将日文片名取作《弱くて强い女たち》,即为柔弱又坚强的女性。而英文片名取为《Little Big Women》,就是在讲大大小小的女人们,大女人有小女人那一面,小女人也有大女人隐藏的那一面。
No.3 中年女性的爱情与友谊
《秋天的故事》
法国 / 爱情
《秋天的故事》是法国导演埃里克·侯麦“人间四季”系列的收官之作。电影当中,丧夫多年的玛嘉莉在乡间生活,料理着一片葡萄园,与儿子关系疏远。她的好友伊莎贝拉是一名书商,因不愿看到玛嘉莉孤独终老,就以其名义在报纸上刊登征婚广告,成功地吸引了应征者热拉尔。
与此同时,玛嘉莉儿子莱奥的女友罗欣也计划将自己的哲学老师艾提恩介绍给她。三个女人和两个男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在葡萄成熟的季节里,如藤蔓一般交织缠绕在一起。
电影保持着侯麦一贯慵懒、恬淡的叙事风格,充斥着法国乡间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大段冗长、絮叨、喋喋不休的对话。我过去曾看过一个精妙的点评,用于形容侯麦的电影最为恰当:“没有故事,从来不曾有过故事。只有无头无尾的情境,既无开始,又无中段,也无结尾。只有生活在银幕上流动。”
No.4 我们都曾受过伤
才能成为彼此温暖的太阳
《阳光普照》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不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24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 ,阳光普照。
——电影《阳光普照》
平凡的一家人阿文(陈以文饰)和琴姐(柯淑勤饰)育有两个儿子.叛逆的小儿子阿和(巫建和饰)与好友菜头(刘冠廷饰)砍伤人进了少年辅育院,但阿和的女友小玉(吴岱凌饰)却带著身孕来家里。琴姐不顾阿文反对,将小玉留下来照顾。此时,被砍伤者家属也来找阿文求取巨额赔偿,阿文受不了总是带来麻烦的小儿子,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资优生大儿子阿豪(许光汉饰)身上,却不知道温暖善良的阿豪心中也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一家人就是传统家庭的一个缩影:下一代仰望上一代,沉重且无奈;上一代俯瞰下一代,满怀期望,有心无力。
影片用155分钟,耐心描摹出了一个“家”应有的模样:有阳光,就必定会有阴影,阴影就是阳光存在的最好证明。没有人完美,我们都有自己的阴暗面,但正因为如此,才能成为彼此的太阳。
No.5 人生的每一次离别
希望都攒足了说再见的勇气
《第一次的离别》
中国 / 家庭
顾名思义,这是一部关于“离别”主题的影片。以讲述了一位新疆维吾尔族少年艾萨的成长故事,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母亲的患病,丧失语言功能,经历了哥哥念大学的离开,经历了小伙伴凯丽的告别,也经历了小羊的丢失。
在艾萨和凯丽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自己的童年:青梅竹马搬家、同桌转学、宠物失踪、亲人离世…我们也和艾萨和凯丽一样,在难过与不舍中,一点点被时光推着长大成人…
在人的一生中,聚少离多是常态,所以还能够陪伴彼此的时候更应该好好珍惜。影片中的离别,也许不能包含人生中所有的离别,但至少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告别之时的依依不舍没有一模一样的,每一种告别都像是一种成长的洗礼,让人们从固有的暖房、安逸的环境中跳出,阔步前行面对更加复杂、多变和残酷的世界。
No.6 我们互相取暖
每次都有新感触
《小偷家族》
日本 / 家庭
讲人性的文艺电影,一半是说人性之丑陋的,还有一半是讲人性之温暖的,日本电影《小偷家族》属于后者。
这个家由6口人组成,彼此埋怨也彼此照顾。奶奶初枝(树木希林)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每个月有固定的养老金,6口人住的房子是她前夫的遗产;爸爸柴田治(中川雅也)是一个建筑工人;妈妈信代(安藤樱)在洗衣店工作;姐姐亚纪(松冈茉优)在风俗店打工;弟弟祥太(城桧吏)没上学,和爸爸一起偷点东西补贴家用;妹妹树里(佐佐木美雪)跟着哥哥学习偷东西。
喜欢梁文道说过的一句话:
人生如此孤独,以至于我们太需要与人分享。爱就是人活在世界上让我们觉得不是那么孤独的很重要的东西。
因为这样的需要,我们愿意去冒险,做世界上最不理性的投资。所以爱是让人成为人,又几乎要超越人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这也是《小偷家族》想向大家传递的其中的一个理念:爱,让我们成为我们;爱,让我们更鲜活;爱,也是我们人生的意义之一。
No.7 比起被爱
你更需要爱的能力
《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法国 / 纪录片
有一位老先生在时尚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被大家称为“街拍鼻祖”,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时尚,而时尚界也因他的存在而变得有意义。
他就是比尔·坎宁汉(Bill Cunningham),从1966年就开始在纽约街头抓拍路人们的时尚穿搭,对于用镜头捕捉时尚这件事情,他一做就是几十年,风雨无阻。即便是坚持一件事情几十年,他的眼神里依然满是光亮。这部纪录片记录了Bill工作的日常和Bill对于时尚的看法,感谢这部纪录片的存在,让我们能在今天再次走进Bill的生活。
能够做热爱的事情,他就感觉自己像百万富翁一样。“在我看来,时尚它像是远离现实生活的避难所,我无法想象我生活中没有它的存在。如果我的生活中没有时尚,就像人类文明没有开启一样。”
在当代社会里,多数人感到不满足或许只是因为欲望太大,能力太小。因此,与“街拍皇帝”的头衔相比,Bill身心沉浸的自由魂魄更加难能可贵。
聊起慢节奏电影,大家的第一感觉都是有昏昏欲睡的抗拒。相较于刺激的打斗、起伏的剧情、分贝高的喊声,好像细水长流的叙说不大能调动起肾上腺素。甚至有些电影需要在看完之后翻影评才能了解其中暗含的深意。
电影中画面的真实和干净、纪录片形式的叙事结构、诗意一般的画面、恰如其分的配乐和远近交替镜头的切换……慢节奏的生活化电影恰恰启示我们,给平淡的生活加上属于自己的滤镜,生活就变得热气腾腾起来,这份鲜活既在日常琐碎里的自在欢喜,也在水泥森林中的“诗和远方”。
从生活出发再升华,这或许就是慢节奏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