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遥想小白当年,九合诸侯,雄姿英发,奈何五子夺嫡,活活饿死

作者:般木丁丁

春秋五霸之首,当属齐桓公,在位44年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雄姿英发。

富国强兵,打遍诸侯无敌手;施行仁义之道,北上扶燕灭孤竹,丝毫不取;西骋协卫驱北狄、修城墙,再造爹娘。南下陈兵攻楚尊周王,凌然正义。天子赐胙肉,葵丘会盟立霸主。然而晚年却落得生生饿死,停尸七十多天,直至蛆虫咬烂的田地,这究竟为何?

公元前645年,桓公最重要的小伙伴,管仲离世,鲍叔牙、隰鹏等,身边的能臣干将一个个离他而去。管仲临终前,奉上最后的建议:远离“竖刁”、“易牙”、“开方”这些伪忠臣,处理好身后事。桓公不置可否。

为何一向对管鲍言听计从的桓公这次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原来这几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心耿耿”。先说竖刁,为了时时能伺候桓公,挥刀自宫,比起“大明1566”的吕芳不遑多让,够狠;还有更绝的,易牙听说桓公想吃孩童肉,竟杀子烹煮俸给桓公;再说开方,本是卫国卫懿公的儿子,国君继承人,不回卫国,一心一意伺候桓公。事出反常必有妖,可即便再英明的国君,身在局中,也难辨真假。刀子能伤自己,也能刺痛他人。裤子口袋里藏锥子,一为扎人,二为露头,此时不听管仲言,到头落得凄凉身。

孟子云:春秋无义战,其实春秋也是礼乐崩塌的时期,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有像周幽王,娶了漂亮媳妇就废掉夫人,废掉太子,立宠姬之子;也有像春秋开篇公子州吁一样杀兄夺位。晚年的桓公也面临即位人的难题,在桓公的暮年上演了一幕五子夺嫡的大戏。

俗话讲,虎父无犬子,桓公有五子,公子无亏、公子元、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商人,各个人中龙凤,却无一位是嫡出,这让储君之位变得扑朔迷离。按习惯立长不立幼,应是公子无亏即位,而桓公却非常喜爱公子昭,其最贤能,偷偷嘱咐其小弟宋国国君宋襄公多多关照,将来能帮一把。

男人在一起最怕的是一个争字,五头猛虎面对当时最最强胜的齐国国君之位,皆虎视眈眈,各自有自己的势力支持。竖刁、易牙支持公子无亏,实力雄厚;有老爹打招呼,宋襄公是公子昭的坚强后盾;开方也有后路,公子潘的坚定支持者。

前643年,管仲去世两年后,桓公病重。其身边护卫,伺候的宫女都已被竖刁、易牙控制,公子无亏挟父亲以令群臣,桓公政令不出宫门。到后来直接把桓公居住的宫殿砌墙封死,只留一狗洞。你以为是送饭用的?留狗洞是为了时不时的去看看,啥时候死。桓公被封在牢笼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没水喝、没饭吃,活活饿死。

桓公死后,其余四位公子纷纷来闹事,带着家丁奴仆跟公子无亏干仗,浑然不顾还躺在宫殿里父亲的尸体。整整打了两个多月,公子昭逃去宋国,大臣们也只能立长,公子无亏即位。这时才想起老爹,已是尸臭熏天。

可怜一代明君霸主,落得凄凄惨惨。遥想小白当年,横槊赋诗,酾酒临江,多少英雄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