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有BOY,不仅“费妈”,更要“拼爹”

作者:墨妈谈育儿
家有BOY,不仅“费妈”,更要“拼爹”

图片源于网络

对于男孩来说,

如果妈妈的爱是根,是基石;

那么爸爸的爱就是翅膀。

他支撑起男孩翱翔九天的高度,

让男孩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

(编辑 | MOMO)

“我真的快被儿子搞疯了!”

“有了儿子,我简直要少活几年了。”

男孩的妈妈大多会这样诉苦。

于是,我忽然好奇起来:

儿子真的会对妈妈的寿命产生影响吗?

我找到的答案是:是的。

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研究团队针对17-20世纪的11166位女性和6360位男性做了一项人口统计学资料分析。

结果表明,生男孩的妈妈比生女孩的妈妈寿命短,并且“妈妈生的儿子越多,寿命越短。”

……

真相,总是直戳要害。

家有BOY,不仅“费妈”,更要“拼爹”

图 | 仓叶四井

自从拥有一枚男宝,我便不再是我。

几乎每天早上都很难正常醒来,睡到自然醒更是天方夜谭。

每天都是在小屁孩的拍、打、锤、踩、吼、叫……花式蹂躏中惊醒,不是碎碎念让你读绘本,就是被各种工程车轰炸,最后,你还得压制体内的洪荒之力,眯着眼睛强忍着泪水与被窝说拜拜,告诉自己亲生的,该……

很多时候,为了消耗他无处安放的精力,去公园、去爬山、去攀岩、去跳蹦床……一切能让他这个年龄消耗体力的方式,【身心+钱包】我都全力以赴。

奈何,到最后累瘫下的是老母亲我自己。

作为一个妈妈,我一直觉得养儿子是个棘手活儿。

他们精力旺盛,学习开窍慢、专注力差、脾气臭、爱闹腾、搞破坏……

养儿不易,养好更难!

他们就是“冬天不挡风,夏天不透气,价格还很贵,扔了太可惜,只能装门面,留下吹牛皮。”

最后,血泪的教训告诉我,家有男孩,为娘的一定眼要“瞎”,心要“大”。

此乃保命之道!

家有BOY,不仅“费妈”,更要“拼爹”

很多时候我都傻傻地认为,他白天蹦跶了一天,晚上定能乖乖地早睡了吧,但是,我错了!

每天晚上8点喝完奶,我就开始催眠式的复读念咒:“幺儿,我们要准备睡觉了哦,你看天黑了,月亮出来了,狗狗睡了,你眼睛是不是开始打架了?”

然后便开始一系列地“睡前仪式”:刷牙、换睡衣、读绘本、堆积木……

两个小时后,我嗓子冒烟、眼皮打架,瘫软如泥,儿子却突然从床上蹦起来,眼神澄澈:“妈妈,我要拉粑粑……”

我瞬间石化。

这哪里是养儿子,分明是养了个“孙悟空”。

玩个游戏,不是被儿子“钢爪”抓得面目全非,就是被他的“铁头”撞得鼻青眼肿,要不就是被他的“无影飞毛腿”踩到肋骨“断裂”……

我曾一度绝望地以为,养儿是来报仇的。

后来,翻阅资料才发现:

科学研究表明: 1、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更高,多巴胺可增加冲动、冒险行为的概率; 2、男孩脑干含有更多的脊髓液,这使他们体力更旺盛,精力更折磨人; 3、男孩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比较晚,更容易冲动、发怒,出现过激情绪; 4、男孩主要的雄性激素是睾酮,会带来更高的攻击性;

心理学博士叶斌教授曾说:“养育男孩,就要扛得住‘虐’。”

养育男孩的痛,他都经历过,把儿子从学渣培养成学霸后,他总结了一句话:

不要太在意和别人比结果,要根据男孩的特性来教育。

男孩大脑对语言的重视度不高,在静坐或谈话时的学习效果不佳,我们就动起来学习。

男孩好动,静不下来,我们就让他把过剩的精力先消耗完。男孩比不过女孩,我们就跟自己比,多鼓励他……

家有BOY,不仅“费妈”,更要“拼爹”

图 | 来源于网络

老公说,自从有了儿子,我就变成了“河东狮吼”:

一句话说三遍,每一遍的分贝都在螺旋式上升,有时候吼到连自己都语无伦次,可儿子却表示听不见。

我能怎么办?只能无力地咆哮!

以前,我总以为儿子是故意听不见,后来才知道,原来男孩的胼胝体(连接两个半球的纤维素束)体积小,无法处理更多的交叉信息。这也就意味着男孩同时只能做一件事。瞬间豁然开朗,往好了想,这就是专注啊!

教育家说:“提升孩子专注力最好的方式,就是从有趣的游戏中去培养。”

所以,即便男孩刨了一小时的泥土,拼了一下午的乐高,也尽量不要去打搅他,他正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畅游呢。

要知道,投入是孩子走向专注的通道。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给他多一点时间和空间,给他多一点理解和包容。唯有如此,才是对男孩专注力最好的保护。

家有BOY,不仅“费妈”,更要“拼爹”

因此,我们管教男孩时更加需要避免简单粗暴,而是利用机会帮助他们认识情绪、发展语言:

为啥不能玩这个?因为这个很危险,妈妈会担心(情感的理解) 为啥不能玩这个?因为你打扰了他人(换位思考的能力) 看到孩子做作业扭个不停,主动问,你是不是累了?要不要休息一下?(语言表达需

就如前面提到的,男孩的情商和语言发展相对女孩天生弱,而管教过程也是在帮助男孩表达自己的需求,发展他们的换位思考能力。

如果总是粗暴对待,男孩子很难正确理解父母的需求,加上语言表达的短板,只会在行为表现上越来越糟糕。

家有BOY,不仅“费妈”,更要“拼爹”

图 | 源于网络

养育男孩的过程,道阻且长,他就像块狗皮膏药,黏人,没有安全感。

因此,养育男孩往往需要父母耗费更多的心力。

平时只要我在家,准是我走哪跟哪,儿子就像个小尾巴一样,甩都甩不掉。

平时吃饭,睡觉要我陪着也就算了,我上个厕所,他也要黏着,不停地敲门问:“妈妈你在干嘛?”“妈妈好了没有啊”“妈妈你快过来”“妈妈你坐这里”……

我的生活日常被他安排得妥妥当当!

不仅如此,他还特别“矫情”,做错事了,说他两句,他立马委屈给你看。

然后,又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问我:“妈妈你是不是要走了,不要我了?”

我只能重复那句:“妈妈最爱你了,不会走的。”

他立马眉开眼笑地张开双臂:“妈妈,爱你!”

比划完感觉还是不够,又要往我身上爬,要我抱住他,然后对着我又是一顿猛亲。

养儿子,就是你受够了他,但你依然爱他爱到心窝窝。

有研究表明:男孩的心智发育晚于女孩,所以同年龄的男孩,总比女孩更“孩子气”,比女孩更需要你,更依赖你,也会流露出更多的爱。

有人说,从“妈妈”到“妈”是一个孩子脱变的过程,当你的孩子只喊你“妈”的时候,你就会怀念现在,天天跑向你,抱着你喊“妈妈”的儿子了。

想想真是,“孩子气”的男孩,虽然比较费妈,却一直很暖心。

家有BOY,不仅“费妈”,更要“拼爹”

在生命的头3年,男孩和女孩在养育方式上没什么区别,都需要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培养亲密的母子关系,让他们拥有充足的安全感。

但3~4岁之后,随着雄性激素激增,男孩的特点就冒出来了。

他们不能像女孩一样,安安静静坐在那玩游戏。发起脾气来像爆发的小火山,哪有女孩那么乖巧听话。

这一切跟雄性激素有关,它让男孩身强力壮、精力旺盛,热衷于冒险和竞争;也让他们冲动易怒,攻击性强。

妈妈温柔、细腻的教养方式不再受欢迎,他更热衷于和爸爸一起打闹嬉戏,更仰慕高大、强壮的爸爸。

如果在家庭中,妈妈霸占了这个席位,在家表现得像“老大”,而爸爸却“俯首称臣”,没有话语权,你其实就是在告诉他,男人就该是这样的。

要让恋母不变成男孩的一个情结,家庭的三角关系就必须变化,妈妈要懂得“屈尊”,让爸爸变成家庭里的中坚力量——爸爸是男性、属阳的太阳,妈妈是女性、阴性的月 亮。一个男孩很难沐浴着月光长成一个阳光少年,他必须吸收来自爸爸的太阳光辉,才能形成开朗的心态。

每一个妈妈,都是家里的定海神针。

好的妈妈,永远不停下成长的脚步。

关于养育孩子的干货,这里都有;

关于经营家庭的苦甜,我们都懂。

妈妈抱团,和千万妈妈一起成长。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

喜欢今天的文章,可以点个【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谢谢!

作者:MOMO妈,一个内心浪漫,外表马虎的80后女汉纸,偶尔写点育儿感悟,研究0-18岁家庭教育新知识,期待与你一起聊聊孩子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