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地球科学发展史-大事年表

作者:晓医时代
地球科学发展史-大事年表

公元前60世纪:保加利亚的古人开始使用黄金【化】。

公元前43世纪:人类掌握铜矿的开采【化】。

公元前40世纪:土耳其加泰土丘出现最早的城市地图壁画【图】。

公元前40世纪:人类开始使用银【化】。

公元前40世纪:古埃及人开始观察尼罗河的水文【貌】。

公元前35世纪:人类掌握对铅的使用【化】。

公元前30世纪:意大利北部的卡穆尼人绘制贝多莱纳地图【图】。

公元前30世纪:古印度人讨论了云的形成和降雨的过程以及季节循环的原理【气海】。

公元前1750年:人类掌握了锡矿的使用【化】。

公元前1500年:人类掌握了铁矿的开采和冶炼【化】。

公元前7世纪:古巴比伦人制作了最早的世界地图【图】。

公元前8世纪:人类掌握了汞的提取,至此集齐了七大古董金属【化】。

公元前5世纪:《尚书》中的《禹贡》成书,记录了中国的山川河流并分天下为九州【貌】。

公元前7世纪:米利都的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开始根据气候来预测农作物的收成【气海】。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Xenophon)认为,海洋生物的化石表明目前的陆地曾经位于水下【沉】。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阿纳克西曼德(Anaximander)绘制了亚非欧三大洲的详细世界地图【图】。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观察到尼罗河三角洲在不断生长【貌】。

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撰写《空气、水和地点》,这是已知最早的讨论天气的著作,并总结了在特定地点、季节、风和空气中发生的常见疾病【气海】。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Empedokler)提出世间万物是由土、空气、火和水四种元素组成的,而火山是火元素的体现【构】。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编写《气象学》,正式地定义了“气象学”的概念【气海】。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泰奧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os)编写《征兆之书》,进一步总结了预报天气的方法【气海】。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的学生狄凯尔卡斯(Dicaearchus)绘制了最早的带有坐标系的世界地图,以地中海罗德岛为坐标原点【图】。

公元前4世纪:中国发明指南针【图】。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认为化石的成因和水蒸气的脱离有关【沉】。

公元前308年:中山国为中山王厝的陵墓绘制《兆域图》,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带比例尺的平面规划图【图】。

公元前3世纪:《管子》中出现了关于水文和地貌的内容,以及有关矿物共生现象的记录【化】。

公元前3世纪: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竹书纪年》记录了发生于夏朝的“泰山震”,被视作中国最早的地震记录【构】。

公元前3世纪:秦国的蜀郡郡守李冰在自贡开凿盐井【化】。

公元前3世纪:埃及人埃拉托特尼(Eratosthenes)尝试测算地球的周长,并正式提出了“地理学”的概念【图】。

公元前2世纪:汉朝已经出现早期的纸质地图【图】。

公元前2世纪:伊巴谷(喜帕恰斯 Hipparchus)尝试用天文测量来提高世界地图的精度,并对地图投影进行了早期尝试【图】。

公元前168年:汉朝时期的马王堆地图上疑似出现等高线的雏形【图】。

公元前139年:汉朝的张骞离开长安,第一次出使西域【探】。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的卢克莱修(Lucretius)观察了埃特纳火山,提出它是空心的,而其喷出的火焰是由海平面附近循环的风驱动的【构】。

公元前1世纪后期:汉朝的刘向、刘歆父子汇总并校对了《山海经》【其他】。

公元25年:罗马帝国地理学家庞波纽斯·梅拉(Pomponius Mela)划分了气候带【气海】。

公元79年:罗马帝国的海军将领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近距离观察了维苏威火山的喷发并在施达比城的火山灰中丧命,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记录了喷发的细节【构】。

公元1世纪后期:汉朝的王充编写《论衡》,其中包括描述蒸发和降水循环的内容【气海】。

公元1世纪后期:汉朝的班固编写《汉书·地理志》,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地理志,也是中国第一部全国性的地理总志【其他】。

公元1世纪后期:小普林尼描述了方解石和绿柱石【化】。

公元2世纪:根据《后汉书》记载,张衡发明了地动仪【物】。

166年:汉朝的张衡绘制了《地形图》并可能采用了网格法,该图于唐朝失传【图】。

150年:罗马帝国埃及行省的克劳迪乌斯·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出版《地理学指南》,其中附有著名的托勒密世界地图【图】。

4世纪前期:晋朝的郭璞编撰《水经》,记录了137条河流的水文情况【貌】。

4世纪中后期:晋朝的裴秀完成中国古代著名的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并提出了“制图六体”,即绘制地图的六大基本理论【图】。

5世纪:印度诗人迦梨陀娑(Kalidasa)在他的作品中描述了印度的季风现象,并描绘了季风云的移动路径【气海】。

6世纪前期:北魏的郦道元编著《水经注》,记录大小河流1250条【貌】。

621年:西班牙神学家圣伊西多禄(Isidore of Seville)编著《词源》,其中地理章节里附有T-O型世界地图,让这种地图在中世纪风靡欧洲【图】。

642年:唐朝皇子李泰(唐太宗之子)主编的地理全书《括地志》完成【其他】。

7世纪后期:阿拉伯倭马亚王朝的将领哈查吉·伊本·优素福(Al-Hajjaj ibn Yusuf)绘制了里海沿岸的军事地图【图】。

9世纪:阿拉伯科学家肯迪(Al-Kindi)撰写了关于水流和潮汐的论文【气海】。

9世纪:阿拉伯帝国的波斯科学家迪纳瓦里(Abu Hanifa Dinawari)编写了关于植物的书,讨论气象学在农业中的应用【气海】。

9世纪前期: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君主马蒙在著名学者花拉子米(Al-Khwarizmi)的协助下,完成了他的政绩工程《马蒙世界地图》【图】。

801年:唐朝的贾耽绘制《海内华夷图》【图】。

813年:唐朝的李吉甫编撰《元和郡县图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理总志【图】。

9世纪后期:北欧航海家奥瑟尔(Ohthere)对欧洲北部进行了探险,并命名了挪威【探】。

9世纪后期:塔希尔王朝的学者巴尔希(Abu Zayd al-Balkhi)来到了巴格达,并创建了影响力远及欧洲的巴尔希地理学派,汇集了当时伊斯兰世界最优秀的地理学家【其他】。

10世纪后期:中国宋朝的乐史编撰《太平寰宇记》,记录宋朝境内的山川地貌【其他】。

1021年:埃及法蒂玛王朝的阿拉伯科学家海什木(Ibn al-Haytham)分析了光的大气折射以及晨光和暮光的成因【气海】。

1025年:为伽色尼王朝效力的花剌子模学者比鲁尼(Al-Biruni)提出印度曾经是一片海洋【构】。

1027年:波斯学者伊本·西那(Ibn-Sina)出版百科全书《治疗书》,提出了山脉诞生的两种形式,同时重新阐释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化石成因的猜想【沉】。

1030年:比鲁尼着手绘制伽色尼王朝的全图,并开始重新编制地理坐标参考系,以测量中亚各地的经纬度,开启了“大地测量学”【图】。

11世纪前期:英格兰有人绘制了著名的《盎格鲁·萨克森地图》【图】。

1070年:宋朝的苏颂编写《本草图经》,其中包括诸多关于矿物内容【化】。

1076年:宋朝的沈括奉旨编绘《天下州县图》【图】。

1088年:沈括完成《梦溪笔谈》,他记载了延安一带的石油资源、竹化石(论证气候变化)、太行山的海洋生物化石(推断海岸会不断变化)以及龙卷风和彩虹的观察记录等【气海】。

1121年:塞尔柱帝国的科学家哈兹尼(Al-Khazini)编写《智慧平衡之书》,这是最早的关于静水平衡的研究【貌】。

1136年:《禹迹图》原图完成,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石刻地图【图】。

1155年:《十五国风地理之图》出版,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地图【图】。

1275年:《比萨航海图》完成,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波尔图兰型航海图,标志着地图从中世纪的象征性向着实用性的转变【图】。

13世纪后期:《赫里福德地图》完成,是中世纪保留至今的画幅最大的世界地图【图】。

13世纪后期:元朝的郭守敬发明“弧矢割圆术”来处理黄道和赤道的坐标换算【图】。

14世纪前期:郑思肖在《所南文集》里记载了地下水在岩石裂缝中析出矿床的设想【化】。

1337年:英国迪尔比的教会官员威廉·梅尔(William Merle)开始记录每日的天气情况,直到1344年为止,这是现存最早的天气记录【气海】。

1389年:中国古典地图集的集大成之作《大明混一图》完成【图】。

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探】。

1418年:葡萄牙的昂·贡萨尔维斯·扎尔科(João Gonçalves Zarco)发现了马德拉群岛的圣港岛【探】。

1431年:葡萄牙的迪奥戈·德锡尔维什(Diogo de Silves)发现亚速尔群岛【探】。

1434年:葡萄牙的吉尔·伊恩斯(Gil Eanes)通过诺角,成为第一个航行到博哈多角以外并活着返回的人【探】。

1441年:李氏朝鲜王朝的世宗国王之子李珦(后来的文宗)发明了标准化雨量计【气海】。

1446年:葡萄牙人到达佛得角半岛和冈比亚河【探】。

1450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全能建筑师利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Leon Battista Alberti)发明了翻转式风速计【气海】。

1456年:威尼斯人阿尔维塞·卡达莫斯托(Alvise Cadamosto)发现佛得角群岛【探】。

1473年:葡萄牙的洛佩斯·贡萨尔维斯(Lopes Gonçalves)成为第一位穿越赤道的欧洲航海家【探】。

1482年:第一张以北欧诸国为中心的印刷地图诞生【图】。

1482年:葡萄牙的迪奥戈·康(Diogo Cao)发现刚果河【探】。

1488年:葡萄牙的迪亚士(Bartolomeu Dias)绕过好望角【探】。

1490年:纽伦堡的马丁·贝海姆(Martin Bergheim)制作了最早的地球仪,但是这个地球仪的半径有问题,因此误导了哥伦布【图】。

1492年:为西班牙效力的意大利人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发现了新大陆,但他自己以为到达了印度【探】。

1497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委托意大利航海家约翰·卡博特(John Cabot)探索了纽芬兰【探】。

1497年:葡萄牙的达伽马(Vasco da Gama)绕过非洲抵达了印度【探】。

1499年:葡萄牙的加斯帕尔·科尔特雷亚尔(Gaspar Corte-Real)测绘格陵兰岛【图】。

1499年:意大利人阿美利哥(Amerigo Vespucci)来到美洲海岸并探索了亚马逊河口,确认这里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陆,命名为美洲【探】。

1499年:西班牙探险家阿隆索·德·奥赫达(Alonso de Ojeda)到达奥里诺科河河口并进入马拉开波湖【探】。

1499年:葡萄牙的若昂·费尔南德斯·拉夫拉多(João Fernandes Lavrador)考察拉布拉多地区【探】。

1500年: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Pedro Álvares Cabral)命名了巴西【探】。

1500年:若昂·费尔南德斯(João Fernandes)到达格陵兰岛最南端的菲尔维尔角【探】。

1500年:意大利的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提出了化石的生物成因【沉】。

1505年:胡安·德·百慕德斯(Juan de Bermudas)发现百慕大群岛【探】。

1506年:洛伦索·德·阿尔梅达(Lourenço de Almeida )到达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探】。

1506年:特里斯坦·达库尼亚(Tristan da Cunha)在南大西洋发现了偏远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探】。

1507年:弗莱堡的中学老师马丁·瓦尔德泽米勒(Martin Waldseemüller)将新旧大陆的所有地理知识整理起来,出版了《宇宙学入门》,同年出版了被称为“美洲的出生证明”的瓦尔德泽米勒地图【图】。

1510年:纽伦堡的天文学家莱昂哈德·雷曼(Leonhard Reynman)总结了关于天气的谚语和知识并汇编出版【气海】。

1513年:西班牙航海家胡安·庞塞·德莱昂(Juan Ponce de León)发现了墨西哥湾的洋流,后来由美国国父本杰明·富兰克林命名为墨西哥湾流,即北大西洋暖流的源头【气海】。

1513年:葡萄牙人豪尔赫·阿尔瓦雷斯(Jorge Álvares)抵达珠江口,成为第一个通过海路到达中国的欧洲人【探】。

1513年:西班牙人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Vasco Núñez de Balboa)穿过了巴拿马地峡,从陆路到达太平洋沿岸【探】。

1513年:胡安·庞塞·德莱昂探索了佛罗里达半岛和尤卡坦半岛【探】。

1514年:葡萄牙的安东尼奥·费尔南德斯(Antonio Fernandes)探索津巴布韦等非洲南部地区【探】。

1519年:西班牙的阿隆索·阿尔瓦雷斯·德皮内达(Alonso Álvarez de Piñeda)探索墨西哥湾并发现了密西西比河【探】。

1519年:葡萄牙的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开始了环球航行【探】。

1521年:葡萄牙的克里斯托万·雅克(Cristóvão Jacques)探索了普拉特河和巴拉那河【探】。

1524年:在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的委托下,意大利探险家乔瓦尼·达·韦拉扎诺(Giovanni da Verrazzano)探索了哈德逊河及北美东北海岸【探】。

1526年:西班牙的阿隆索·德萨拉查(Alonso de Salazar)抵达马绍尔群岛【探】。

1526年:西班牙的皮萨罗(Francisco Pizarro)探索南美洲西海岸【探】。

1526年:葡萄牙的豪尔赫·德·梅内塞斯(Jorge de Menezes)到达新几内亚【探】。

1527年:摩鹿加群岛事件,为西班牙效力的里贝罗(Diogo Ribeiro)利用地图的曲率绘制新的世界地图,让葡萄牙在《萨拉戈萨条约》摩鹿加群岛归属的谈判中吃亏【图】。

1530年:德国科学家格奥尔格·阿格里科拉(Georgius Agricola)发表《冶金论》,正式开启了“矿物学”,他被誉为“矿物学之父”【化】。

1535年:西班牙的弗雷·托马斯·德博朗加(Fray Tomás de Berlanga)探索加拉帕戈斯群岛【探】。

1537年: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的航海家佩德罗·努内斯(Pedro Nunes)发表《球体论》,提出了斜航线,即在二维地图上表示的球体表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线【图】。

1540年:西班牙探险家科罗纳多(Francisco Vázquez de Coronado)探索了北美洲的西南部【探】。

1550年:矿物学之父格奥尔格·阿格里科拉完成《论矿冶》,于他死后出版,后在明末由汤若望等传入中国,即《坤舆格致》【化】。

1553年:法兰克福地图展上,安特卫普的学徒工亚伯拉罕·奥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和鲁汶大学的杰拉杜斯·麦卡托(Geraldus Mercator)进行了历史性的谈话,决定以各自的方式绘制能反应陆地真实轮廓形状的地图【图】。

1553年:荷兰数学家杰马·弗里修斯(Gemma Frisius)正式提出了现代意义的三角测量法【图】。

1553年:休·威洛比(Hugh Willoughby)比寻找俄罗斯以北的东北航道,发现新地岛【探】。

1558年:威尼斯人绘制了《泽诺地图》,是最早的宣传地图之一,用于提升国内的凝聚力,以应对步步紧逼的奥斯曼帝国【图】。

1569年:杰拉杜斯·麦卡托发明了著名的麦卡托投影,让世界地图能反映出全球陆地的真实轮廓,但让高纬度地区的面积被放大【图】。

1570年:亚伯拉罕·奥特柳斯绘制了第一部现代意义的全球地图集,以分幅绘图的方式还原每个区域的陆地轮廓【图】。

1571年:法国修士让·德·豪特费耶(Jean de Hautefeuille)设计了最早的地震波记录仪,但并没有被造出来【物】。

1577年:英国探险家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完成了第二次环球航行【探】。

1581年:叶尔马克·季莫费耶维奇(Yermak Timofeyevich)越过乌拉尔山脉,探索西伯利亚并抵达厄尔齐斯河流域【探】。

1584年:利玛窦在肇庆绘制了《万国全图》,是第一张用中文标注的世界地图【图】。

1586年:流体静力学悖论被提出【貌】。

1595年:根据他自己汇编的地图册,亚伯拉罕·奥特柳斯提出了大陆漂移论的雏形【构】。

16世纪后期:丹麦·挪威联合王国开始了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三角测绘【图】。

17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科学家和音乐家阿塔纳修斯·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在考察了埃特纳、斯通波利和维苏威等火山后猜测地球有一个燃烧着的核心【构】。

1600年:英国的威廉·吉尔伯特(William Gilbert)发表《论磁石》,被认为是近代科学开端的标志,其中指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物】。

1601年:利玛窦在北京把《万国全图》进献给万历皇帝,皇帝让太仆寺刊印,第二年正式出版为《坤舆万国全图》【图】。

1603年:意大利人乌利塞·阿尔德罗万迪(Ulisse Aldrovandi)正式提出了“地质学”概念【其他】。

1603年:博洛尼亚的鞋匠文森佐·卡斯卡里奥罗(Vincenzo Cascariolo)发现煅烧的重晶石会发出荧光【化】。

1606年:荷兰人威廉·扬松(William Jansson)发现澳大利亚【探】。

160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发明测量气温变化量的测温仪【气海】。

1607年:葡萄牙的若昂·卡布拉尔(João Cabral)探索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探】。

1609年:英格兰航海家亨利·哈德逊(Henry Hudson)探索了哈德逊河流域【探】。

1610年:比利时地区出版的测绘手册中对地图颜色的使用作出了早期的总结【图】。

1610年:亨利·哈德逊探索哈德逊湾【探】。

1610年:法国探险家艾蒂安·布鲁莱(Étienne Brûlé)开始探索五大湖和北美洲东部【探】。

1611年:德国物理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撰写了第一篇关于雪花晶体的科学论文《六边形雪的新年礼物》【化】。

1615年:荷兰莱顿大学的天文学家威理博·斯涅尔(Willebrord Snellius)利用三角测量法测算了地球的周长,获得了比较正确的结果【图】。

1622年:英格兰文学家亨利·皮亚姆(Henry Peacham)出版《有造诣的绅士》,指出地图着色游戏对儿童教育有益,并间接促进了彩色地图印刷业的发展【图】。

1629年:阿塔纳修斯·基歇尔出版《中国图说》,为欧洲人介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其中包括中国的制图学【图】。

1637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详细描述了高岭石【化】。

1642年:荷兰人阿贝尔·塔斯曼(Abel Tasman)发现塔斯马尼亚、新西兰和斐济【探】。

1642年:明朝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完成《徐霞客游记》的原稿【探】。

164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发明水银气压计【气海】。

1644年: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提出地球是由类似于太阳一样的炽热星体冷却而成的【构】。

1647年:布鲁日的安塞尔缪斯·德布特(Anselmus de Boodt)编写《宝石故事》,是现代矿物学第一部权威著作【化】。

1648年:法国科学家布莱兹·帕斯卡(Blaze Pascal)发现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并推断大气上方是真空【气海】。

1650年:德国地理学家伯恩哈德·瓦雷纽斯(Bernhardus Varenius)编写《普通地理》【其他】。

1654年:美第奇家族的托斯卡纳大公费迪南多二世(Ferdinando II de' Medici)创办了第一个天气观测网,由佛罗伦萨、博洛尼亚、帕尔马、米兰、因斯布鲁克、巴黎和华沙等十个气象站组成【气海】。

1654年:爱尔兰主教詹姆斯·乌雪(James Ussher)通过《圣经》得出地球的年龄大约为6000岁,引起了人们对推测地球年龄和起源的兴趣【沉】。

1662年:英国天文学家克里斯托弗·雷恩(Christopher Wren)发明了机械翻斗式雨量计【气海】。

1665年:英格兰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提出了化石的有机起源和生物灭绝的理论【沉】。

1667年:罗伯特·胡克制造了压力板风速计【气海】。

1668年:丹麦物理学家拉斯穆·巴多林(Rasmus Bartholin)发现光通过方解石时会出现双折射现象【化】。

1669年:德国炼金师亨尼格·布兰德(Hennig Brand)发现磷【化】。

1669年:法国探险家勒内-德·拉萨勒(Rene Robert Cavelier Sieur de La Salle)探索了美洲大陆中部,发现俄亥俄河【探】。

1669年:丹麦人尼古拉斯·斯坦诺(Nicholas Steno)提出斯坦诺定律,为叠覆律的原型,为沉积学奠基【沉】。

1673年:法国探险家路易斯·乔利特(Louis Jolliet)和传教士马凯特(Marquette)探索了整个密西西比河中上游,直到阿肯色河【探】。

1674年:法国科学家皮埃尔·佩罗(Pierre Perrault)考察了塞纳河的水文情况,发表了《论泉水的源头》,被视为水文学研究的开端【貌】。

1679年:法王路易十四命令法国科学院开展大规模的国家测绘工程,由皮卡尔(Jean Picard)和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等科学家领导【图】。

1680年:英格兰的约翰·博蒙特(John Beaumont)对萨默塞特郡的门迪普洞穴进行了考察,是有记载的第一位洞穴学家【貌】。

1686年:法国科学家埃德姆·马略特(Edme Mariotte)发表《论水和其他流体的运动》,讨论了水的摩擦问题,是水文学早期的重要著作,他还绘制了塞纳河流速的截面图【貌】。

1686年:英格兰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Edmund Halley)对信风和季风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它们的成因和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有关,并分析了海拔和气压之间的关系【气海】。

1687年:牛顿(Isaac Newton)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奠定了经典力学【其他】。

1689年:斯洛文尼亚科学家冯·瓦尔瓦索(Johann Weikhard von Valvasor)提出了“喀斯特”的概念来描述切尔克尼察湖附近的地下河【貌】。

1698年:传教士巴多明和雷孝恩送给康熙皇帝一幅《亚细亚全图》,让康熙皇帝对地图产生了兴趣,进而决定绘制清朝全境的详细地图【图】。

17世纪后期:英国医学作家威廉·萨尔蒙(William Salmon)总结出了地图上道路标注的颜色选择方法【图】。

18世纪前期:法国工程师亨利·皮托(Henry Pito)发明测量流速的皮托管【貌】。

1701年:埃德蒙·哈雷系统地研究了英吉利海峡的潮汐【气海】。

1701年:埃德蒙·哈雷率先提出用地中海的盐度来测算地球的年龄【沉】。

1705年:康熙皇帝委托白晋、费隐、山遥瞻、雷孝思等传教士走遍全国各地,用先进的三角测量法进行测绘,并绘制《皇舆全览图》【图】。

1714年:作为《皇舆全览图》绘制计划的一部分,雷孝思登上台湾岛,对该岛进行了史上第一次详细的官方测绘【图】。

1716年:埃德蒙·哈雷认为极光是由沿地球磁场线移动的“磁流”引起的【物】。

1717年:《皇舆全览图》的主体部分完工,呈交给康熙皇帝【图】。

1718年:康熙皇帝派理藩院的官员胜住和雷孝思手下的藏族学生楚儿泌藏布等进入刚并入清朝的西藏,对从拉萨到阿里的广大地区进行了史上第一次详细的测绘,并将成果纳入《皇舆全览图》【图】。

1719年:苏格兰的投机商人约翰·劳(John Law)绘制了臭名昭著的《路易斯安纳地图》,开启了历史上一场经典的地图骗局,最终导致了史称“密西西比泡沫”的经济危机【图】。

1724年:德国的加布里尔·华伦海特(Daniel Gabriel Fahrenheit)为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创建了可靠的刻度【气海】。

1728年:为俄国效力的丹麦人维图斯·白令(Vitus Bering)发现白令海峡【探】。

1735年:英国律师乔治·哈德利(George Hadley)对信风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全球环流的早期理想模型【气海】。

1738年:瑞士科学家丹尼尔·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编写《流体动力学》,提出了伯努利定律【貌】。

1742年:瑞典科学家安德斯·摄修斯(Anders Celsius)提出了摄氏度温标【气海】。

1742年:谢苗·切柳斯金(Semyon Ivanovich Chelyuskin)抵达亚洲最北点切柳斯金角【探】。

1743年:美国国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 Franklin)发现热带气旋的移动方向与周围的风相反【气海】。

1743年:克里斯托弗·帕奇(Christopher Packe)绘制了英格兰东南部的地质图【沉】。

1746年:让-艾蒂安·盖塔尔(Jean-Étienne Guettard)绘制了法国的矿物分布图【化】。

1749年: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布格(Pierre Bouguer)发现秘鲁高海拔地区测得的重力值小于理论计算值,即“布格重力异常”【物】。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后,庞巴尔侯爵(1st Marquis of Pombal)采集了有关地震震动的数据,被视为地震学的开端【物】。

1759年:意大利的采矿工程师乔瓦尼·阿杜诺(Giovanni Arduino)根据地层把地球历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命名为第一纪、第二纪和第三纪【沉】。

1760年:剑桥大学的约翰·米歇尔(John Michell)研究了庞巴顿侯爵记录的里斯本地震资料,提出地震是由一层岩石与另一层岩石摩擦引起的【构】。

1761年:苏格兰化学家约瑟夫·布莱克(Joseph Black)发现冰在融化时会吸收热量但不改变温度【气海】。

1768年: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邀请普鲁士科学家彼得·西蒙·帕拉斯(Peter Simon Pallas)率队考察西伯利亚,帕拉斯观察了乌拉尔山后,提出了山脉的成因是隆起及侵蚀【构】。

1770年: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附近的一个采石场中发现了一种巨大动物的骨骼化石,后来被居维叶(Georges Cuvier)确定为一种已灭绝的海洋爬行动物,并于1822年被命名为沧龙【沉】。

1772年:约瑟夫·布莱克的学生丹尼尔·卢瑟福(Daniel Rutherford)发现了大气中的氮【气海】。

1773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进入了南极圈【探】。

1774年:路易·孔特(Louis Cotte)创建了一个由法国的兽医和医生组成的“医学气象”团体,以调查瘟疫与天气之间的关系【气海】。

1774年:法国的尼古拉斯·德斯马雷斯特(Nicolas Desmarest)在考察了不列颠和爱尔兰后,提出山谷是由河流侵蚀造成的【貌】。

1776年:苏格兰人詹姆斯·凯尔(James Keir)提出某些岩石可能是由熔岩结晶形成的【化】。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发现了氧气并对燃烧做出了解释【其他】。

1777年:詹姆斯·库克发现夏威夷和圣诞岛【探】。

1779年:布冯伯爵(Georges Louis Leclerc, the Comte de Buffon)重新推测了地球的年龄,认为地球比《圣经》所载更古老【沉】。

1780年:巴伐利亚选帝侯卡尔·特奥多尔(Charles Theodore, Elector of Bavaria)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气象观察网络【气海】。

1785年:苏格兰的詹姆斯·赫顿(James Hutton)发表《地球理论》,成为现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他】。

1791年:法国地质学家德奥达特·多洛米厄(Déodat de Dolomieu)发现了白云岩,引出了其常温成因的难题,白云岩的英文名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化】。

1791年:英国的海军将领乔治·温哥华(George Vancouver)开始探索今天美国的西北部和加拿大西部【探】。

1794年:芬兰矿物学家约翰·加多林(Johan Gadolin)发现了第一种稀土金属元素钇【化】。

1796年:居维叶发现猛犸象化石不属于现存的任何大象,他认为这证明了生物的灭绝,并将其归因于地质灾难【沉】。

1796年:英国早期地质学家威廉·史密斯(William Smith)发现相似的岩层里所含的化石类别也很相似【沉】。

1798年:地震学之父约翰·米歇尔的学生亨利·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完成了测量地球重力的实验【物】。

1799年:威廉·史密斯考察了英国巴斯的沉积岩层,并绘制了史上第一张大比例尺地质图【沉】。

1799年:德国博物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定义了侏罗系【沉】。

18世纪后期:基于约翰·米歇尔和彼得·西蒙·帕拉斯的观察而总结的“收缩论”成为解释地表高低变化成因的流行理论【构】。

18世纪后期:德国人亚伯拉罕·维尔纳(Abraham Gottlob Werner)提出“水成论”,并改进了阿杜诺的三段划分,把全球的地层大致分为五个连续的系列【沉】。

1800年:巴伐利亚发现一种会飞的爬行动物化石,后于1809年被居维叶命名为翼手龙【沉】。

1802年:英国人在其殖民地印度开始了历时百年的三角大测绘工程【图】。

1803年:英国业余气象学家卢克·霍华德(Luke Howard)在《论云的变化》中为云的类型指定了沿用至今的拉丁名称【气海】。

1803年:亚伯拉罕·维尔纳的学生让-弗朗索瓦·德奥比松·德瓦桑(Jean François d'Aubuisson de Voisins)出版《萨克森玄武岩记录》,是最早的系统性研究火成岩的著作【化】。

1803年:英国的马修·弗林德斯(Matthew Flinders)完成环绕澳大利亚的航行,基本确定了澳大利亚的轮廓【探】。

1805年:梅里韦瑟·刘易斯(Meriwether Lewis)和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开始对美国西部腹地进行大规模探险【探】。

1806年:爱尔兰地理学家弗朗西斯·蒲福(Francis Beaufort)提出了对风速的分类方法,即沿用至今的蒲氏风级【气海】。

1807年:亚历山大·冯·洪堡出版《新大陆热带地区行记》【探】。

1807年:伦敦地质协会(GSL)成立【其他】。

1808年:居维叶和亚历山大·布隆尼亚尔(Alexandre Brongniart)使用在不同地层中发现的化石,重建了巴黎盆地的地质史【沉】。

1809年:威廉·马克鲁尔(William Maclure)对美国东部进行了第一次地质调查,并绘制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地质图【探】。

1810年:英格兰地理学家詹姆斯·雷内尔(James Rennell)总结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洋流分布,被誉为“海洋学之父”,他同时因为早年在印度的测绘工作,被誉为“印度地理之父”【气海】。

1811年:亚历山大·冯·洪堡出版《新西班牙地理和自然地图集》【图】。

1811年:英国的“化石女侠”玛丽·安宁(Mary Anning)发现了鱼龙的化石【沉】。

1812年:罗伯特·斯图亚特(Robert Stuart)发现风河山脉南口,打通了贯穿北美大陆的通道,此后对美西荒野的地质科考开始兴盛【探】。

1813年:居维叶总结并发表了“灾变论”【沉】。

1815年:爱丁堡大学的威廉·尼科尔(William Nicol)发明了岩石和矿物样本的薄切片,以及使用偏振光观察薄切片的方法【化】。

1816年:威廉·史密斯提出了叠覆律,即史密斯第一定律,在没有构造作用等改变的情况下,较新的地层位于较旧的地层之上【沉】。

1817年:亚历山大·冯·洪堡绘制了全球平均气温分布图,这是最早的全球尺度的气候研究成果【气海】。

1818年:瑞士土木工程师伊格纳茨·韦内茨(Ignaz Venetz)在阿尔卑斯山发现冰川能把巨大的石块移动到很远的地方,提出了冰川漂砾的概念,并且提出当地的冰川在以前的长度更大【气海】。

1819年:挪威的克里斯托弗·汉斯汀(Christopher Hansteen)绘制了第一幅地磁强度图【物】。

1819年:清朝的徐松在被贬伊犁期间编写了《西域水道记》,记录了天山南北众河流的水文【貌】。

1819年:威廉·史密斯提出了地层定律,即史密斯第二定律,序列中的每个地层都包含一组独特的化石,且允许同一地层在空间上不连续【沉】。

1820年:德国弗罗茨瓦夫大学的海因里希·威廉·布兰德斯(Heinrich Wilhelm Brandes)制作了第一张天气地图【气海】。

1820年:爱尔兰的水手爱德华·布兰斯菲尔德(Edward Bransfield)发现南极大陆的南极半岛【探】。

1821年:美国在纽约弗雷多尼亚附近挖掘第一口天然气井【物】。

1821年:玛丽·安宁在英国发现了蛇颈龙化石【沉】。

1821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第一次成功开采浅层页岩气【物】。

1822年:法国数学家约瑟夫·傅里叶(Joseph Fourier)发表《热的解析与理论》,有人认为这本书也是“温室效应”概念的最早出处【气海】。

1822年:吉迪恩·曼特尔(Gideon Mantell)发现了禽龙牙齿化石,是世界上最早被正式认可的恐龙化石【沉】。

1822年:比利时人奥玛柳斯·哈罗伊(d'Omalius d'Halloy)定义了白垩系【沉】。

1822年:法国人杜克罗泰(Henri Marie Ducrotay de Blainville)提出了“古生物学”的概念【沉】。

1822年:威廉·康尼比尔(William Daniel Conybeare)出版了《英格兰和威尔士地质概况》,详细地描述了这一区域石炭以上的所有地层,并定义了石炭系【沉】。

1823年:英国矿物学家亨利·詹姆斯·布鲁克(Henry James Brook)总结了矿物的六种晶系【化】。

1823年:英国的迪克森·德纳姆(Dixon Denham)等考察非洲西部腹地并发现乍得湖【探】。

1823年:亚历山大·冯·洪堡出版《两大洲岩石沉积的地质对比试验》【沉】。

1823年:英国的威廉·巴克兰(William Buckland)在高尔半岛发现了一具带有猛犸象遗骸的古人类化石【沉】。

1824年:威廉·巴克兰发现了斑龙化石,使其成为第一种被正式命名的恐龙【沉】。

1830年:负责测绘印度的英国人埃佛勒斯(George Everest)完成了从科摩林角一直到克什米尔的经向测绘,发现了大地水准面的异常值,为大陆均衡补偿理论提供了证据【物】。

1830年:约翰·赫歇尔(John Herschel 天王星发现者威廉·赫歇尔之子)研究了地球的公转轨道,发现轨道有所偏差,他认为这在过去可能引起过气候的变化【气海】。

1830年:英国的理查德·兰德尔(Richard Lander)探索尼日尔河【探】。

1830年:查尔斯·莱尔(Charles Lyell)发表《地质学原理》,阐释了地球历史的“均变论”,他被誉为“现代地质学之父”【沉】。

1830年:居维叶和艾蒂安·若弗鲁瓦·圣伊莱尔(Étienne Geoffroy Saint-Hilaire)在巴黎展开了一场关于如何确认化石动物结构的学术大辩论【沉】。

1830年:英国皇家地理协会(RGS)成立【其他】。

1831年:亨利·斯库尔克拉夫特(Henry Schoolcraft)率队考察五大湖和美国中西部,队伍中包括道格拉斯·霍顿(Douglass Houghton)【探】。

1831年:吉迪恩·曼特尔发表《爬行动物时代》,提出爬行动物曾占主导地位【沉】。

1832年:亨利·斯库尔克拉夫特发现密西西比河源头【探】。

1832年:吉迪恩·曼特尔发现了林龙化石【沉】。

1833年:瑞士地质学家让·德·夏庞蒂埃(Jean de Charpentier)进一步完善了伊格纳茨·韦内茨关于冰川漂砾的想法【貌】。

1833年:查尔斯·莱尔把地球历史划分为第一、二、三纪和后第三纪,其中第二纪细分为石炭、新红砂(和位于石炭以下但此时尚未完全定义的“旧红砂”对应)、莱亚斯、侏罗、威尔登和白垩六组,第三纪细分为始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沉】。

1834年:德国人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阿尔贝蒂(Friedrich August von Alberti)定义了三叠系【沉】。

1835年:法国工程师贾斯帕-古斯塔夫·科里奥利(Gaspard-Gustave de Coriolis)总结出了“地转偏向力”的概念【气海】。

1835年:英国的罗德里克·默奇森(Roderick Murchison)和亚当·希德维克(Adam Sedgwick)定义了寒武系和志留系【沉】。

1835年:英国地调局(BGS)成立【其他】。

1836年:英国的小罗伯特·福克斯(Robert Were Fox the Younger)发现地温梯度【物】。

1836年:美国的爱德华·希区柯克(Edward Hitchcock)发现康涅狄格侏罗纪地层有“巨鸟”的脚印,后来它们被确认为恐龙足迹化石【沉】。

1837年:瑞士纳沙泰尔大学的路易·阿加西(Louis Agassiz)开始研究冰川,他认为地球至少经历过一个冰河时代【气海】。

1838年:燃料电池的发明人克里斯蒂安·舍恩拜因(Christian Schmid-Schoenbein)发明了“地球化学”一词,提出地质学和化学相结合将是一个有用的研究方向。两年后他发现了臭氧【其他】。

1839年:摄影技术出现【图】。

1839年:英国的罗德里克·默奇森和亚当·希德维克定义了泥盆系【沉】。

1839年:查尔斯·莱尔把后第三纪重新定义为第四纪更新世【沉】。

1840年:法国科学家让·泊肃叶(Jean Léonard Marie Poiseuille)发表描述细管中流体的压力变化的哈根-泊肃叶定律【貌】。

1840年:弗吉尼亚大学的地质学家威廉·巴顿·罗格斯(William Barton Rogers)创建了美国地质和自然科学协会,后于1848年改组为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1880年开始运营《科学》期刊;他在1861年创建了麻省理工学院【其他】。

1841年:德国人奥古斯特·布雷索普特(August Breithaupt)出版《矿物指南手册》【化】。

1841年:密歇根大学的道格拉斯·霍顿在五大湖沿岸发现了纯铜矿,被誉为“美国铜矿之父”【化】。

1841年:英国的海军将领詹姆斯·克拉克·罗斯(James Clark Ross)抵达南极罗斯海,发现罗斯冰架【探】。

1841年:理查德·欧文(Richard Owen)为禽龙、斑龙和林龙创建了一个新的目——恐龙【沉】。

1841年:约翰·菲利普斯根据在不同岩层中发现的化石类型定义了第一份全球范围的地质时间尺度表,并为曼特尔所说的“爬行动物时代”创造了“中生代”的概念【沉】。

1841年:英国的罗德里克·默奇森完成了前往俄罗斯的探险,并以俄罗斯佩米尔山的地层定义了二叠系【沉】。

1841年:魏源完成介绍世界地理知识的《海国图志》【其他】。

1842年:路易·阿加西前往北美的哈佛大学任教,开始广泛研究北美洲的冰川遗迹【貌】。

1842年:苏格兰业余地质爱好者查尔斯·麦克拉伦(Charles Maclar)提出,如果路易·阿加西关于冰河时代的理论正确,那么曾经的海平面就应该远远低于现在【气海】。

1842年:法国人埃利·德·博蒙特(Elie de Beaumont)发表《矿产资源调查》,其中列举了全球各地山脉中的矿产资源分布,并以此提出了造山运动的新模型,成为了板块构造论的早期雏形【构】。

1842年:加拿大地调局(G图)成立【其他】。

1843年:弗吉尼亚大学的威廉·巴顿·罗格斯和他的兄弟亨利·罗格斯(Henry Rogers)发表了对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详细考察报告,证实了阿巴拉契亚山是一座褶皱山,他们的剖面图成为了后来地质学界的作图标准【构】。

1844年:苏格兰的詹姆斯·福布斯(James David Forbes)制造出第一台现代意义的地震记录仪【物】。

1844年:法国科学家吕西安·维迪(Lucien Widi)发明了无液气压计【气海】。

1846年:爱尔兰的罗伯特·马莱特(Robert Mallet)发表《论地震的动力》,提出了“地震学”及“震中”的概念,被誉为“地震学之父”【物】。

1846年:德国化学家罗伯特·本生(Robert Bunsen)研究了冰岛的火成岩,认为可以通过硅酸盐含量把火成岩分为酸性、中性和基性【化】。

1847年: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提出了关于能量守恒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气海】。

1848年:美国的詹姆斯·德怀特·丹纳(James Dwight Dana)出版《矿物学手册》【化】。

1848年:美国木匠詹姆斯·马绍尔(James Marshall)在加利福尼亚的亚美利加河发现金砂,引发了1849年淘金热【化】。

1848年:德国的约翰内斯·雷布曼(Johannes Rebmann)考察非洲东部并发现乞力马扎罗山【探】。

1851年:理查德·欧文复原的恐龙模型在伦敦水晶宫展出【沉】。

1851年:剑桥大学的乔治·斯托克斯(George Stokes)提出了表示流体的惯性力与黏性力之比的参数,后于1883年被曼彻斯特大学的奥斯本·雷诺(Osborne Reynolds)推广,因此被称为雷诺数【貌】。

1852年:在印度负责测绘的英国人安德鲁·沃夫(Andrew Scott Waugh)的团队对珠峰进行了测绘,队中的印度本土数学家西克达尔(Radhanath Sikdar)确定了它是世界最高峰。沃夫提议以他的前任埃佛勒斯来命名,埃弗勒斯本人谢绝,但被英国官方采纳【探】。

1854年:伦敦的医生约翰·斯诺(John Snow)利用地图作业找到了西敏地区的霍乱源头,被视作空间分析的开端【信】。

1854年:德国科学家把始新世和中新世之间的过渡期定义为渐新世【沉】。

1854年:约西亚·惠特尼(Josiah Whitney)发表《美国的金属财富》,是经济地质学的经典著作【其他】。

1854年:在中国清朝传教的英国人慕维廉编写了第一本中文的地学百科全书《地理全志》【其他】。

1855年:英国牧师约翰·普拉特(John Pratt)在埃弗勒斯的印度测量结果误差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推演,提出了大陆均衡理论【物】。

1855年:美国海军的马修·方丹·莫里(Matthew Fontaine Maury)编写《海洋的自然地理》,是第一本系统性的海洋学专著,他被誉为“海洋探索者”和“海洋军事气象学之父”【气海】。

1855年:格林威治天文台的乔治·比德尔·艾里(George Biddle Airy)在埃弗勒斯的印度测量结果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像喜马拉雅山脉那样的大型山脉,有很深的根部【构】。

1856年:法国工程师亨利·达西(Henry Darcy)提出达西定律,描述液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情况,为地下水的计量化研究奠定了基础【貌】。

1856年:美国地理学家威廉·费雷尔(William Ferrell)发表《关于风和洋流》,定义和描述了中纬度大气环流【气海】。

1856年:沃夫在印度的测绘团队在喀喇昆仑山脉发现了五座超级高峰,由西往东分别以K1到K5来编号,其中K2是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探】。

1856年:德国发现尼安德特人化石【沉】。

1857年:德国税务律师弗里德里希·阿尔伯特·法卢(Friedrich Albert Fallou)业余时间研究土壤,开启了“土壤学”【貌】。

1857年: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地质学会创始人詹姆斯·霍尔(James Hall)测量了美国各地岩层的序列和厚度,并提出了造山运动的垂直模型,形成了“槽台论”,并于1883年正式发表【构】。

1858年:巴黎摄影师加斯帕德·菲利克斯·图尔纳雄(Gaspard-Félix Tournachon,绰号纳达尔)乘坐热气球升空80米,拍摄了法国比弗尔上空的照片,这是第一张航空照片【图】。

1858年:英国人亨利·索尔比(Henry Clifton Sorby)开始在矿物学和岩石学界推广威廉·尼科尔的偏振光显微镜【化】。

1858年:英国的理查德·伯顿(Richard Francis Burton)和约翰·斯皮克(John Hanning Speke)在考察尼罗河源头时发现坦噶尼喀湖和维多利亚湖【探】。

1858年:英国火山学家乔治·斯克罗普(George Julius Poulett Scrope)发表了火山研究史上的名著《法国中部的地质和死火山》【构】。

1858年:费城自然科学研究所的约瑟夫·莱迪(Joseph Leidy)在美国发现了第一具恐龙化石,并命名为鸭嘴龙【沉】。

1859年:埃德文·德雷克(Edwin Drake)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泰特斯维尔建造了第一口现代油井,开启了美国石油工业【物】。

1859年: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发表《物种起源》【其他】。

1860年:牛津大学召开英国科学促进会,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和理查德·欧文等古生物学家围绕着达尔文的进化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沉】。

1861年:亨利·索尔比的学生、波恩大学的费迪南德·齐克尔(Ferdinand Zirkel)正式创立了微观岩石学,让地球科学进入微观领域【化】。

1861年:第一只始祖鸟的骨架在德国巴伐利亚出土,被认为是爬行动物和鸟类之间的过渡品种【沉】。

1861年:法国的岩石学家路易·科迪尔(Louis Cordier)去世,他一生在欧洲和北非研究火成岩,定义并命名了337种岩石【化】。

1862年:理查德·欧文让大英博物馆强行买下了巴伐利亚的始祖鸟及其它许多化石,防止达尔文和赫胥黎对其进行研究【沉】。

1863年:盖底斯堡战役中,地质条件影响了战局的发展,此战之后军事地质学开始兴起【其他】。

1864年:自学成才的苏格兰科学家詹姆斯·克罗尔(James Croll)提出了所谓的冰河时代应该是地球公转轨道离心率的周期性变化而导致的【气海】。

1864年:开尔文勋爵(Lord Kelvin)试图通过热化学原理来计算冷却时间,从而推测地球的年龄【沉】。

1866年:耶鲁大学的詹姆斯·德怀特·丹纳试图用热胀冷缩的方式解释詹姆斯·霍尔的沉积岩数据,从而试图将“槽台论”和“收缩论”结合起来【构】。

1867年:法国人保罗·热维斯(Paul Gervais)提出了全新世的概念,但直到1960年代才被广泛接受【沉】。

1868年:英国的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在完成了马来群岛的考察后提出了分割马来群岛和澳洲大陆生物类别的华莱士线,他被誉为“生物地理学之父”【貌】。

1868年:美国地质学家查尔斯·惠特尔西(Charles W. Whittlesey)经过计算,证实了曾经的海平面确实会比现在低【气海】。

1868年: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开始在中国考察地理【探】。

1869年:约翰·缪尔(John Muir)进入约塞米蒂山谷,开启了他的环保生涯,后来被誉为“国家公园之父”【探】。

1869年:弗尔森(David E. Folsom)、库克(Charles W. Cook)和彼得森(William Peterson)的探险队发现了黄石【探】。

1869年:伊利诺伊卫斯理大学的约翰·鲍威尔(John Powell)开始对绿河盆地和科罗拉多河流域进行探险和科考【探】。

1869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洛克耶(Joseph Norman Lockyer)创建《自然》期刊【其他】。

1870年:研究海洋学出身的瑞士科学家弗朗索瓦-阿尔方斯·福雷尔(François-Alphonse Forel)把对湖泊的研究命名为“湖沼学”【貌】。

1870年:俄国地理学家瓦西里·多库契夫(Vasily Dokuchaev)研究了土壤剖面与气候类型的关系【气海】。

1871年:耶鲁大学的奥特尼尔·马什(Othniel Marsh)发现了美国的第一具翼龙化石【沉】。

1872年:英国科学家查尔斯·怀伟尔·汤姆生(Charles Wyville Thomson)率挑战者号进行远洋考察,为海洋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气海】。

1872年:费迪南·海登(Ferdinand Hayden)对包括黄石地区的落基山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考察与测绘【探】。

1872年:查尔斯·莱尔再次更新地球历史分期,将第一纪细分为寒武、志留、泥盆、石炭和二叠等五个纪,命名为古生代,第二纪细分为三叠、侏罗和白垩三纪,称作中生代【沉】。

1872年:詹姆斯·德怀特·丹纳命名了太古宙【沉】。

1873年:国际气象组织(IMO)在维也纳成立,1950年改组为世界气象组织(WMO)【气海】。

1873年:美国陆军发布了史上第一次飓风预警【气海】。

1873年:“尤因他兽”事件,即奥特尼尔·马什和爱德华·柯普(Edward Cope)两位古生物学家为了争夺新化石的命名权而进行恶性竞争,导致的一段学术闹剧【沉】。

1874年:美国地质学家克拉伦斯·达顿(Clarence Dutton)在考察了从阿拉斯加到安第斯的美洲的山脉之后,公开反对解释山地形成的“收缩论”【构】。

1874年:阿尔萨斯的植物学家威廉·菲利普·辛佩尔(Wilhelm Philippe Schimper)在查尔斯·莱尔地质年表的基础上,定义了古新世【沉】。

1875年:挑战者号科考船发现马里亚纳海沟【探】。

1875年:奥特尼尔·马什在美国西部发现了一系列马科动物化石,这些化石揭示了马的进化过程【沉】。

1876年:英国人托马斯·米拉尔德·里德(Thomas Mellard Reade)重拾哈雷提出的设想,通过测量当时海水的盐度以及世界主要河流的流量,来测算海洋的年龄,从而推测地球的年龄【气海】。

1876年:赫胥黎访问耶鲁大学,奥特尼尔·马什向他展示了黄昏鸟化石,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沉】。

1877年:法国矿物学家查尔斯·傅里德尔(Charles Friedel)和美国化学家詹姆斯·克拉夫茨(James Crafts)发现傅-克反应【化】。

1877年:英裔美国探险家亨利·史丹利(Henry Morton Stanley)完成对刚果河的探索【探】。

1877年:奥特尼尔·马什和爱德华·柯普分别在科罗拉多州莫里森组发现了大量侏罗纪恐龙化石,包括梁龙、剑龙、腕龙、异特龙等,马什为了抢占命名权不惜炸毁未挖掘的化石,引起众怒【沉】。

1878年:美国地调局(USGS)成立,首任局长为克拉伦斯·金【其他】。

1879年:英国人查尔斯·拉普沃斯在查尔斯·莱尔的基础上,定义了奥陶纪,但直到1960年代才被广泛认可【沉】。

1882年: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建立了标准石油信托基金【物】。

1882年:英国科学家奥斯蒙·费舍尔(Osmund Fisher)在克拉伦斯·爱德华·达顿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数学计算,进一步反对“收缩论”【构】。

1883年:意大利火山学家朱塞佩·麦加利(Giuseppe Mercalli)制定了麦加利地震烈度表,其修订版沿用至今【物】。

1883年:奥地利地质学家爱德华·修斯(Eduard Suess)观察到,阿尔卑斯、喀尔巴阡、喜马拉雅、阿巴拉契亚等山脉都呈弧形,但弧的方向不一样【构】。

1884年:在华盛顿特区召开的国际子午线会议上,格林威治子午线被选为本初子午线【图】。

1884年:俄裔德国科学家弗拉迪米尔·柯本(Wladimir Köppen)提出柯本气候分类法【气海】。

1884年:法国人马塞尔·亚历山大·伯特兰(Marcel Alexandre Bertrand)研究了阿尔卑斯山的构造,提出逆冲断层理论,并否认“收缩论”【构】。

1885年:英国地质学家查尔斯·拉普沃斯(Charles Lapworth)定义了糜棱岩,即一种沿着所有山脉的主要错位面分布的岩石,为进一步研究造山运动打下了基础【构】。

1885年:比利时的路易斯·道罗(Louis Dollo)对布鲁塞尔的一系列恐龙化石进行梳理,开始试图还原恐龙时代的生态环境,引领了古生物学的一次学术态度上的变革【沉】。

1885年:爱德华·修斯提出了“生物圈”的概念【其他】。

1887年:美国的萨姆尔·富兰克林·埃蒙斯(Samuel Franklin Emmons)定义了元古代,后于20世纪初被改认为一个宙,即元古宙【沉】。

1888年:约翰·鲍威尔正式提出了“地貌学”的概念【貌】。

1888年:爱德华·修斯发表《地球的表面》,汇总了当时已知的地理学、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知识,是第一部以全球视角介绍地球的专著,且提出了大西洋两岸化石的关联性【沉】。

1888年:国家地理社(NG)成立【其他】。

1888年:美国地质协会(GSA)成立【其他】。

1889年:哈佛大学的威廉·莫里斯·戴维斯(William Morris Davis)提出地貌和构造、营力作用和侵蚀阶段有关,被称为“侵蚀轮回说”,并将连续且有阶段性的河流地貌发展过程分为幼年、壮年和老年期,他被誉为“美国地理学之父”,并开启了“气候地貌学”【貌】。

1890年:美国地质学家格罗夫·吉尔伯特(Grove Gilbert)在犹他州发现了史前湖泊邦纳维尔湖及史前三角洲的遗迹,这种三角洲类型后来被命名为吉尔伯特三角洲【貌】。

1891年:莱比锡大学的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正式定义了“生物地理学”【貌】。

1891年:荷兰的尤金·杜波依斯(Eugene Dubois)在印尼发现了“爪哇人”的化石【沉】。

1891年: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湖里建设了第一座水上采油平台【物】。

1891年:俄国矿物学家叶夫格拉夫·费多罗夫(Evgraf Fedorov)定义了230种理论上存在的矿物晶体空间群(包括点空间群和非点空间群),如今矿物学中的晶体空间群也被称作费多罗夫空间群【化】。

2007年:中国地调局在中国云南发现三叠纪时期的罗平生物群【沉】。

1893年:贝尔格莱德大学的地理学家约万·茨维季奇(Jovan Cvijić)发表《喀斯特现象》,被誉为“喀斯特地貌学之父”【貌】。

1895年:法国科学家爱德华-阿尔弗雷德·马特尔(Édouard-Alfred Martel)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洞穴研究的组织法国洞穴学联合会,被誉为“现代洞穴学之父”【貌】。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Wilhelm Röntgen)发现X射线【其他】。

1896年:法国科学家亨利·贝可勒尔(Henri Becquerel)发现放射性【其他】。

1897年:柯尼斯堡大学的埃米尔·维舍特(Emil Wiechert)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推测出地球有硅酸岩地幔和铁质的地核【物】。

1898年:同盟会成员谢瓒泰绘制的《时局图》在香港的报纸上刊登,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宣传地图【图】。

1898年:英国人乔治·达尔文(George Darwin 查尔斯·达尔文之子)提出月球和地球最初是一体的【其他】。

1899年:芝加哥大学的托马斯·克劳德尔·张柏林(TC Chamberlin)发表《根据大气条件构建冰川期成因的假设》,并首次提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会导致气候变化【气海】。

1899年:爱尔兰人约翰·乔利(John Jolly)在里德的基础上,详细测算了海水的钠元素含量变化,从而推测海洋的年龄【气海】。

1899年:巴塞尔大学的安德烈亚斯·辛佩尔(Andreas Franz Wilhelm Schimper)定义了热带雨林和硬叶林及其对应的气候类型【气海】。

1900年:挪威的克里斯蒂安·伯克兰(Kristian Birkeland)提出了第一个地电流全球模型,并提出来自太阳黑子的高能电子到达地球后被地磁场引向极区,从而产生极光【物】。

1900年:美国探险家罗伯特·皮里(Robert Peary)抵达格陵兰岛最北点,证明它是世界第一大岛【探】。

1901年:石油地质学家奥尔库特(William Warren Orcutt)从南加州的拉布雷亚焦油坑中发现了大量的冰河时代哺乳动物化石【沉】。

1901年:芝加哥大学的奥利佛·法灵顿(Oliver C. Farrington)指出,球粒陨石的化学构成与早期地球基本相同【化】。

1902年:德国的理查德·阿斯曼(Richard Assmann)和法国的莱昂·泰瑟伦·德波特(Léon Teisserenc de Bort)分别独立发现了平流层【气海】。

1903年:乔治·达尔文和约翰·乔利认为放射性元素是地球热量的部分来源【物】。

1903年:鲁迅发表《中国地质略论》【其他】。

1904年:挪威科学家威廉·皮耶克尼斯(Vilhelm Bjerknes)提出基于数学方法预测天气是可行的,为现代天气预报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气海】。

1904年:阿根廷建立第一个永久性南极科考站奥尔卡达斯站【探】。

1904年: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成立【其他】。

1904年:法国矿物学家阿尔弗雷德·拉克鲁瓦(Alfred Lacroix)发表了关于马提尼克岛火成岩矿物的《培雷火山和它的爆发》,是火成岩矿物领域的重要著作之一【化】。

1905年:苏格兰地质学家欧内斯特·安德森(Ernest Masson Anderson)从力学角度分析断层的形成【构】。

1905年:哥伦比亚大学的亨利·费尔菲尔德·奥斯(Henry Fairfield Osborn)本命名了霸王龙【沉】。

1905年:梁龙化石在伦敦展出,引发了全球性的恐龙热【沉】。

1905年:苏格兰地质学家阿奇博尔德·盖基(Archibald Geikies)出版《地质学的创始人》,是一部经典的早期地质科学史著作【其他】。

1906年:英国海军的李维斯·理察森(Lewis Fry Richardson)发明声呐技术【图】。

1906年:美国地震学会(SSA)成立【物】。

1906年:英国地质学家理查德·奥尔德姆(Richard Dixon Oldham)分辨出了地震波里的P波和S波【物】。

1906年:法国的伯纳德·布鲁内斯(Bernard Brunhes)发现了地磁反转现象【物】。

1906年:俄国的康斯坦丁·格林卡(Konstantin Glinka)发表了第一幅世界土壤分布地图【貌】。

1906年:麦吉尔大学的新西兰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发现了放射性衰变中的α粒子,为后来的放射性测年技术奠定了基础【沉】。

1907年:克罗地亚人安德里亚·莫霍诺维奇确定了地壳和地幔的界限【物】。

1907年:澳大利亚地质学家道格拉斯·莫森(Douglas Mawson)提出了在前寒武纪时期曾经有过全球性的大冰盖时期,被认为是“雪球地球”猜想的雏形【气海】。

1907年:美国人贝特拉姆·伯尔特伍德(Bertram Boltwood)提出铀铅测年法【沉】。

1908年:乌克兰数学家格奥尔吉·沃罗诺伊(Georgy Voronoy)正式定义了沃罗诺伊图,一种基于最邻近原则的空间分割算法【信】。

1908年:芝加哥大学的约翰·保罗·古迪(John Paul Goode)发明了古迪等面积投影,为目前最流行的世界地图册投影之一【图】。

1908年:瑞典科学家斯万特·阿列尼乌斯(Svante Arrhenius)提出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半,全球气温将下降5摄氏度【气海】。

1908年:从哈佛大学退学后自学成才的五大湖冰川学者弗兰克·泰勒(Frank Bursley Taylor)提出,大陆也许是可以在地球表面移动的,而两块陆地撞在一起,会形成山脉【构】。

1908年:中国现代地理学的早期代表人物张相文编写《地文学》,是中国最早的现代自然地理学专著【其他】。

1909年:英国岩石学家阿尔弗雷德·哈克尔(Alfred Harker)发表《火成岩的自然历史》,提出用横轴表示硅酸盐含量、纵轴表示其他氧化物含量的经典可视化方法,来表达火成岩的化学成分【化】。

1909年:美国探险家弗雷德里克·库克(Frederick Cook)和罗伯特·皮里抵达北极点【探】。

1909年:美国卡内基研究所的查尔斯·沃尔科特(Charles Doolittle Walcott)在加拿大的伯吉斯页岩中发现了寒武纪化石。【沉】。

1909年:张相文创办中国地学会【其他】。

1910年:邝荣光绘制《直隶地质图》,是中国人自己绘制的第一幅现代意义的地质图【图】。

1910年:旧金山大地震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哈里·里德(Harry Fielding Reid)提出了弹性回跳理论来解释地震的成因【构】。

1911年:美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泰森(Alfred Thiessen)将沃罗诺伊图应用到了气象学研究中,因此沃罗诺伊图也被称为泰森多边形【信】。

1911年:马尔堡大学的奥托·克鲁梅尔(Otto Krummel)发表《海洋学手册》,开启了海洋学科研的热潮【气海】。

1911年:约翰·乔利用放射热源分析了阿巴拉契亚山的构造,认为詹姆斯·丹纳的解释在热学角度有误,从此詹姆斯·霍尔的“槽台论”占据上风【构】。

1911年: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本科学生亚瑟·霍尔姆斯(Arthur Holmes)率先使用放射性测年法对岩石进行测年,打开了放射性地质测年的大门【沉】。

1912年:加拿大地理学家约翰·穆雷(John Murray)和挪威人约翰·霍特(Johan Hjort)合著了海洋学经典著作《海洋的深度》【气海】。

1912年:乔治·巴罗(George Barrow)绘制了苏格兰南部变质岩区的地质图【化】。

1912年:“中国矿藏之父”王宠佑在英国编写了《中国矿藏和地质文献目录》【化】。

1912年: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和英国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先后抵达南极点【探】。

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提出了“大陆漂移论”,有人认为自学成才的弗兰克·泰勒也是理论的提出者之一,但是被泰勒本人拒绝了【构】。

1912年:英国业余古生物学家查尔斯·道森(Charles Dawson)声称他在英格兰发现了“皮尔当人”,开启了科学史上的一场著名的骗局【沉】。

1912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汤姆孙(Joseph Thomson)发现稳定同位素【其他】。

1913年:芝加哥大学的阿尔伯特·迈克尔逊(Albert A. Michelson)和亨利·盖尔(Henry Gale)通过测量地球固体中的潮汐来研究地球的刚性程度【物】。

1913年: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的岩石学家撒母耳·詹姆斯·杉德(Samuel James Shand)发现某些矿物(比如橄榄石和石英)在火成岩里一般不会共存,并提出了矿物饱和和过饱和的概念【化】。

1913年:中华民国工商部地调所成立,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位地质学讲师章鸿钊担任所长【其他】。

1913年:翁文灏从比利时返回中国,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其他】。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期间,航拍照片分析的职业诞生【图】。

1914年:德国人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发现了地核与地幔的交界面【物】。

1914年:在哈佛大学工作的加拿大人雷金纳德·奥德沃思·戴利(Reginald Aldworth Daly)发表了影响深远的《火成岩及其成因》【化】。

1914年: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冯·劳厄因(Max von Laue)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而获得诺贝尔奖,他的发现给XRD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化】。

1915年:芬兰人彭蒂·埃斯科拉(Pentti Eskola)提出了变质相的概念【化】。

1915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出版《海陆的起源》,正式发表了他的“大陆漂移论”【构】。

1916年:荷兰科学家西蒙·斯特文(Simon Stevin)从数学的角度描述了流体静力学悖论【貌】。

1916年:瑞典的伦纳特·冯波斯特(Lennart von Post)提出了定量研究孢粉来辅助重建地质层序的设想【沉】。

1917年: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成立【物】。

1917年:芝加哥大学的阿尔弗雷德·约翰森(Albert Johannsen)提出通过石英、斜长石和钾长石的比例来给火成岩分类,并提出了著名的QAPF三角图的雏形【化】。

1918年:李四光在英国发表《中国地质大纲》,首次系统性总结了中国的地层分布【沉】。

1919年:美国地球物理联盟(AGU)成立【物】。

1919年: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成立【物】。

1919年:美国矿物学会(MSA)成立【化】。

1919年:经济地质学家协会(SEG)成立【其他】。

1919年:英国化学家弗朗西斯·阿斯顿(Francis William Aston)发明质谱仪,为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0年:塞尔维亚人米兰科维奇(Milutin Milanković)发表《太阳辐射造成的热现象数学理论》,提出了“米兰科维奇旋回”,总结了地球轨道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这是他在一战期间被奥匈帝国拘禁时的科研成果【气海】。

1920年:亚利桑那大学的安德鲁·道格拉斯(A. E. Douglass)提出了树轮测年法【沉】。

1921年:在俄克拉荷马城附近进行的第一次地震波勘探实验【物】。

1921年: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贡纳尔·厄德曼发表博士论文《瑞典西南部泥炭沼泽和海洋沉积物的花粉分析》,正式开启了“孢粉学”【气海】。

1922年: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成立【貌】。

1922年:英国的李维斯·理察森主持了第一次数值天气预报实验【气海】。

1923年:芝加哥大学的奥斯卡·爱德华·梅因泽(Oscar Edward Meinzer)发表了关于美国地下水分布和地下水科研方法的报告,被誉为“现代地下水文学之父”【貌】。

1923年:剑桥大学的吉尔伯特·托马斯·沃克(Gilbert Thomas Walker)对厄尔尼诺现象做出了描述,提出了“沃克环流”【气海】。

1923年:阿塞拜疆在里海里建设了第一座离岸水上采油平台(里海虽然是湖泊,但有海洋的特征)【物】。

1924年:德国地理学家瓦尔特·彭克(Walther Penck)发表《地貌形态分析》,提出地貌演化能反映出地壳运动的性质和过程【貌】。

1924年:南非金山大学的雷蒙德·达特(Raymond Dart)确认了南非采石工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沉】。

1925年: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肖特(Wolfgang Schott)获取了海底沉积物的钻孔,分析了其中的微生物化石变化,印证了冰期-间冰期循环【气海】。

1926年:剑桥大学的哈诺德·杰弗里斯(Harold Jeffreys)提出地球有一个液态的外核【物】。

1926年:苏联矿物学家弗拉基米尔·维尔纳茨基(Vladimir Vernadsky)发表了《生物圈》,提出生命是塑造地球的一种地质力,被视作生物地球化学的创始人【貌】。

1926年:威斯康辛大学的威廉·特温霍夫(William H. Twenhofel)发表《沉积论》,总结了沉积学的原理【化】。

1926年:英国的弗雷德里克·哈奇(Frederick Hatch)和阿尔弗雷德·威尔斯(Alfred Wells)出版了经典教材《火成岩岩石学》【化】。

1927年:阿尔萨斯的康拉德·斯伦贝谢(Conrad Schlumberger)带领团队在法国完成第一口电缆测井【物】。

1927年:沉积地质协会(SE化)成立【沉】。

1928年:加拿大的诺曼·鲍温(Norman Bowen)出版了《火成岩的演化》,总结了鲍氏反应系列【化】。

1928年:奥地利矿物学家费利克斯·路德维希·马哈奇(Felix Karl Ludwig Machatschki)基完善了硅酸盐原子结构的概念并阐述了长石的构造原理【化】。

1928年:日本气象厅的和达清夫观察到了震源深度特别大的地震【构】。

1928年:已在杜伦大学任教的亚瑟·霍尔姆斯提出了地幔对流【构】。

1929年:确立1929年大地测量海平面基准,即NGVD29【图】。

1929年:美国的威尔莫特·布拉德利(Wilmot Hyde Bradley)提出,沉积在湖床上的黏土层可以反映出气候周期【气海】。

1967年:日本的真锅淑郎利用计算机首次详细计算了考虑辐射对流情况下的温室效应【气海】。

1930年:在哈佛大学任教的匈牙利人欧文·莱斯(Erwin Raisz)编写了《制图学基础》【图】。

1930年:乔治·菲尔林(George Failing)发明了第一台便携式石油旋转钻机【物】。

1930年: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成立【物】。

1930年:苏联的安德烈·季洪诺夫(Andrey Tikhonov)等发明了电阻率断层扫描技术【物】。

1930年:英国的悉尼·查普曼(Sydney Chapman)率先开始研究臭氧层的光化学机制【气海】。

1931年:斯伦贝谢公司的亨利·乔治·多尔(Henry George Doll)发明自然电位测井法【物】。

1932年:加州理工学院的胡戈·贝尼奥夫(Hugo Benioff)发明了新型地震记录仪【物】。

1932年:美国水文学家勒罗伊·谢尔曼(Leroy K. Sherman)发明了单位水文图【貌】。

1932年:荷兰科普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发表著名的地理学科普读物《房龙地理》【其他】。

1934年:美国宝石协会(AGS)成立【化】。

1934年:苏联地质学家尤里·亚历山德罗维奇·比利宾(Yuri Alexandrovich Bilibin)测绘了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境内的广大未知区域【探】。

1935年:美国人查尔斯·里特尔(Charles Ritter)提出了里氏震级【物】。

1935年: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菲利普·赫尤斯特罗姆(Filip Hjulstrom)发表了博士论文《菲里斯河》,是历史上第一部用计量化的方法来研究地貌学的著作,发明了表示水流速度和能移动的河床石英颗粒大小之间关系的赫尤斯特罗姆图【貌】。

1935年:美国的科提斯·马尔布特(Curtis F. Marbut)发表了土壤分类法【貌】。

1935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矿物学家保罗·尼格利(Paul Niggli)和他的学生维尔纳·诺瓦奇(Werner Nowacki)一起利用X射线技术确定了73种矿物晶体点空间群【化】。

1936年:英国国家格网参考系上线,即OSGB36【图】。

1936年:丹麦的英厄·莱曼(Inge Lehmann)通过研究地震P波的阴影范围,提出地球有固态的内核【物】。

1936年:湖沼学和海洋学协会(ASLO)成立【貌】。

1936年:国际冰川学协会(IGS)成立【貌】。

1936年:旅德美国科学家阿尔伯特·希尔兹(Albert F. Shields)提出了描述泥沙在水流中运动启动方式的希尔兹公式和希尔兹参数,并将赫尤斯特罗姆图进行了优化,发明了希尔兹图【沉】。

1937年:挪威矿物学家维克多·戈德施密特(Victor Goldschmidt)发明戈德施密特分类法,被誉为“现代地球化学之父”【化】。

1937年:南非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早期支持者亚历山大·杜托伊特(Alexander du Toit)认为泛大陆分裂时是先南北开裂的,南方为冈瓦纳大陆,北方为劳亚大陆,中间为特提斯海【构】。

1937年:哈佛大学的博士后阿尔弗雷德·尼尔(Alfred O. Nier)改进了质谱仪,让同位素测年的精度大幅提高【沉】。

1937年:杜伦大学的亚瑟·霍尔姆斯出版《地球的年龄》,运用放射性测年来给地质年表中的年代赋予时间值【沉】。

1938年:英国发明家盖伊·斯图尔特·卡伦达(Guy Stewart Callendar)正式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将会导致全球变暖【气海】。

1938年:爱因斯坦之子汉斯·爱因斯坦(Hans Albert Einstein)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发表博士论文《从概率的角度分析河床搬运》,是研究沉积物搬运的第一部权威性著作【沉】。

1939年:Well Surveys公司发明测量天然放射性的伽马射线测井法【物】。

1939年:已到明尼苏达大学任教的阿尔弗雷德·尼尔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为后来铀铅测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沉】。

1940:诺曼·鲍文以相图为基础,发明了表示变质矿物的稳定范围与变质作用条件关系的地质相图,即成岩网格【化】。

1940年:斯伦贝谢公司发明了自然电位倾角仪以计算地层的倾角【物】。

1940年:芝加哥大学的哈罗德·尤里(Harold Urey)提出可以用海洋微生物化石中的氧同位素含量变化来反应地球温度的变化【气海】。

1940年:古脊椎动物学会(SVP)成立【沉】。

1941年:中子测井法被发明【物】。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英国皇家工兵部队的拉尔夫·巴格诺德(Ralph Bagnold)发表《风沙和沙丘物理学》,开创了风蚀地貌学领域【貌】。

1941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汉斯·詹尼(Hans Jenny)提出了描述成土作用的CLORPT公式【貌】。

1941年:德国人卡尔·斯特朗斯(Karl Hugo Strunz)提出矿物学斯特朗斯分类法【化】。

1942年:苏联创立SK-42地理坐标参考系【图】。

1942年:挪威海洋学家哈拉尔德·斯维德鲁普(Harald Sverdrup)等人发表了标志性著作《海洋》,目前记录洋流流量的单位斯维尔德鲁普就是纪念他【气海】。

1942年:苏联人埃里希·格林(Erich Gerling)验证了钾氩测年的可行性【沉】。

1944年:哥伦比亚大学的乔治·盖洛德·辛普森(George Gaylord Simpson)出版的《进化中的节奏和模式》,将古生物学的内容整合到现代进化数据集中【沉】。

1945年:美国的罗伯特·霍顿(Robert E. Horton)发表了关于影响地表径流和洪水流量的物理因素的研究成果【貌】。

1945年:太平洋战场的美军约翰逊角号军舰舰长哈里·赫斯(Harry Hess)通过声呐发现了大洋中脊【构】。

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小不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爆炸,人类进入核武器时代,在地质记录中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其他】。

1946年:维也纳大学的费利克斯·路德维希·马哈奇《普通矿物学和晶体化学基础》【化】。

1946年:雷格·斯普里格(Reg Sprigg)在澳大利亚发现了埃迪卡拉纪生物群的化石【沉】。

1946年:已到爱丁堡大学当系主任的亚瑟·霍尔姆斯和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的弗里德里希·格奥尔格·霍特曼斯分别完善了铀铅测年法【沉】。

1946年:已退休的哈佛大学教授雷金纳德·奥德沃思·戴利提出了关于月球形成的大碰撞假说【其他】。

1947年:瑞典人比约尔·库伦伯格(Borje Kullenberg)发明了活塞取芯管,可以从海底抽取更长的芯【气海】。

1947年:哥斯达黎加的植物学家莱斯利·霍尔德里奇(Leslie Holdridge)发现生物类型会随着气候条件而变化,于是提出霍尔德里奇生物带气候分类法【气海】。

1947年:芝加哥大学的威拉德·利比(Willard Libby)发明了碳14测年法【沉】。

1947年:美国建设第一口页岩气井【物】。

1948年:荷兰人菲利克斯·维宁·梅内斯(Felix Andries Vening Meinesz)开始研究重力异常【物】。

1948年:美国科罗拉多的兰格利油田首先在测井时使用油基钻井液 (OBM)【物】。

1948年:美国的罗伯特·米勒(Robert Miller)在俄克拉荷马第一次成功预测龙卷风【气海】。

1948年:哈佛大学的普雷斯顿·克劳德(Preston Cloud)首先发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沉】。

1948年:美国地球科学研究所(AGI)成立【其他】。

1948年:瑞典的哈里·冯·埃克曼(Harry von Eckermann)提出了碳酸岩的岩浆成因,他的理论在1966年坦桑尼亚的伦盖火山喷发后得到证实【化】。

1950年:华盛顿大学的威廉·加里森(William Garrison)开始引领地理学的“计量化革命”【信】。

1950年:澳大利亚统计学家帕特·莫兰(Patrick Alfred Pierce Moran)家发明了表明空间自相关的Moran‘s I 指数【信】。

1950年:西欧多国创建ED50地理坐标参考系【图】。

1950年:普林斯顿大学的团队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首次成功预测天气【气海】。

1950年:法国登山家莫里斯·埃尔佐(Maurice Herzog)和路易斯·拉奇纳尔(Louis Lachenal)登顶安纳布尔纳峰,为人类第一次征服八千米级山峰【探】。

1951年:南非金山大学的硕士生丹尼·克里金(Danie G. Krige)在毕业论文里提出了一种地理空间插值和预测的新方法,后于1960年被法国数学家乔治·马瑟龙重新整理,即克里金插值法【信】。

1951年:埃及亚历山大大学的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里特曼(Alfred Rittmann)将板块俯冲、火山作用和瓦达蒂-贝尼奥夫带联系起来【构】。

1951年:欧内斯特·安德森结合自己之前的研究,利用库仑失败定律解释了地球内共轭断层的方向【构】。

1951年:欧洲地球科学家和工程师协会(EAGE)成立【其他】。

1952年:哥伦比亚大学的亚瑟·斯特拉勒(Arthur Newell Strahler)提出为河流支流分级的斯特拉勒分级法【貌】。

1952年: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罗伯特·迪亚斯(Robert Diaz)在太平洋海底发现了断裂带【构】。

1952年:澳大利亚地质协会成立【其他】。

1953年: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和尼泊尔登山家丹增诺盖(Tenzing Norgay)首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探】。

1953年:毛里斯·欧文(Maurice Ewing)、布鲁斯·希森(Bruce Heezen)和玛丽·萨普(Marie Tharp)发现了沿着大洋中脊分布的全球性大裂谷,为“海底扩张论”奠定了基础【构】。

1953年:威斯康辛大学的斯坦利·泰勒(Stanley Tyler)第一次发现了年龄超过20亿年的微生物化石【沉】。

1954年:爱尔兰统计学家罗伊·盖里(Roy Geary)发明了表明空间自相关的Geary's C 指数【信】。

1954年:英国物理学家帕特里克·布莱克特(Patrick Blackett)发现了地磁反转在岩石中的大规模存在【物】。

1954年:斯克利普斯海洋学院的英国地球物理学家爱德华·巴拉德(Edward Bullard)提出了地球发电机理论【物】。

1954年:加州理工学院的胡戈·贝尼奥夫在汤加附近检测到了深度超过600千米的深层地震,结合之前和达清夫的观测,这一深层地震的发生区被称作和达-贝尼奥夫带【构】。

1955年:在芝加哥大学上学的意大利人切萨雷·埃米利亚尼(Cesare Emiliani)收集了大量海洋微生物化石并测量了它们的氧同位素含量,证明哈罗德·尤里提出的用氧同位素反应温度变化的设想是可行的【气海】。

1955年:普林斯顿大学的诺曼·菲利普斯提出了最早的全球气候模式【气海】。

1955年:卡内基研究所的乔治·韦瑟里尔(George Wetherill)提出了新的铀铅测年法的图形技术,辅助对历史复杂的区域进行测年【沉】。

1955年:加州理工学院的克莱尔·帕特森(Clair Cameron Patterson)用放射性测年法推测出地球的历史大约有45亿年【沉】。

1956年:波兰数学家雨果·施泰因豪斯(Hugo Steinhaus)最先提出空间聚类的K-Means算法【信】。

1956年: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卫星,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同时也进入了遥感时代【图】。

1956年:苏联气候学家米哈伊尔·布迪科(Mikhail Budyko)发表《地球表面热平衡》,给气候学引入了定量思维【气海】。

1956年:中国地质科学院(CAGS)成立【其他】。

1957年:国际地球物理年【物】。

1957年:中国科学院发布第一版中国地震烈度表【物】。

1957年:美国地理学家约翰·哈克(John Tilton Hack)发表描述河流长度和其流域面积关系的哈克定律【貌】。

1957年:耶鲁大学的乔治·伊夫林·哈钦森(G. Evelyn Hutchinson)发表《湖沼学论文集》,被誉为“美国湖沼学之父”及“现代生态学之父”【貌】。

1957年:环境与工程地质学家协会(AEG)成立【其他】。

1958年:麻省理工学院提出数字高程模型(DEM)的设想,由美国地调局于1992年实现【信】。

1958年:美军开始研发子午仪卫星定位系统,为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前身【图】。

1958年:美国太空署(NASA)成立【图】。

1959年:大气科学研究大学联盟(UCAR)成立【物】。

1959年:第一颗气象卫星先锋2号于2月17日发射【气海】。

1959年:乌普萨拉大学的毕奥特(M.A. Biot)和朗姆伯格(H. Ramberg)总结了褶皱波长与其流变性质之间的关系的公式【构】。

1960年: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哈里·赫斯提出海洋地壳诞生于大洋中脊的裂谷处,并在俯冲带消亡【构】。

1961年:光学雷达(LiDAR)技术被发明【图】。

1961年:美国多样性协会组织了第一次远洋钻探科考,在墨西哥附近海域钻取了5口探井【气海】。

1961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成立【其他】。

1961年:东京大学的都城秋穂定义了“成对变质带”,即一组平行的线状岩石单元,有互相对比鲜明的变质矿物组合【化】。

1962年:加拿大的罗杰·汤姆林森(Roger Tomlinson)正式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被誉为“地理信息系统之父”【信】。

1962年:美国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提议建造一个直径62米的超级地球仪GeoScope来展示地球的方方面面,该设想被认为是“数字地球”理念的前身【信】。

1962年:“遥感”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图】。

1962年:哈里·赫斯把有关海底扩张的研究成果总结并发表为《海盆的历史》【构】。

1962年:斯克利普斯海洋学院的博士后阿诺德·鲍马(Arnold H. Bouma)总结了在浊流或海洋浊积岩中沉积物的序列规律,提出了鲍马序列【沉】。

1963年:威斯康辛大学的亚瑟·罗宾逊(Arthur H. Robinson)发明了罗宾逊投影法,是目前最流行的世界地图全图投影之一【图】。

1963年:剑桥大学的博士生弗雷德里克·韦恩(Frederick Vine)和他的导师德鲁蒙·马修斯(Drummond Matthews)发现并解释了海底的反转磁条带,由此“大陆漂移论”完全进化为“海底扩张论”【构】。

1963年:多伦多大学的图佐·威尔逊(Tuzo Wilson)提出了地幔热柱的理论,并提出了海陆循环开闭的威尔逊旋回【构】。

1964年:西北大学的霍华德·费舍尔(Howard Fisher)联合哈佛大学开发出了第一套处理地理信息的专业软件SYMAP【信】。

1964年:夏威夷大学的戈登·麦克唐纳(Gordon A. Macdonald)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桂敬发表《夏威夷熔岩的化学成分》,将玄武岩分为碱性玄武岩和亚碱性玄武岩,其中亚碱性又分为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玄武岩两个系列【化】。

1965年:伊利诺伊大学的迈克尔·戴西(Michael F. Dacey)和杜安·马尔伯(Duane F. Marble)正式确定了“地理信息系统”一词【信】。

1965年:TIROS-9卫星拍摄了480张云图,组成了史上第一幅完整的全球气象地图【气海】。

1965年:第一台商业化的扫描电镜SEM问世【化】。

1965年:图佐·威尔逊总结了地表岩石移动的方向【构】。

1966年:华盛顿大学的约翰·希尔曼(John Shearman)率先开始使用计算机来绘制地图,并参与到哈佛大学SYMAP软件的开发【图】。

1966年:日本人安芸敬一定义了地震矩【物】。

1966年:深海钻探计划(DSDP)开始进行,格罗玛·挑战者号在世界各地钻取海床样本【气海】。

1966年:威斯康辛大学的格伦·托马斯·特雷瓦萨(Glenn Thomas Trewartha)改进了柯本气候分类法,提出了特雷瓦萨气候分类法【气海】。

1967年:利兹大学的约翰·拉姆齐(John Ramsey)出版《岩石的折叠和破裂》,对褶皱进行了分类【构】。

1967年:美国人保罗·马丁(Paul Martin)提出,北美更新世巨型动物群的灭绝是美洲原住民过度捕猎的结果【沉】。

1968年: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IAMG)成立【信】。

1968年:参与开发SYMAP的哈佛大学大一学生唐纳德·谢帕尔德(Donald Shepard)在给程序设计插值算法时,发明了反向距离加权(IDW)算法,后来于1972年被美国气象局完善并推广【信】。

1968年: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国科学家泽维尔·勒皮雄(Xavier Le Pichon)定义出岩石圈的六大主要板块,并首次用麦卡托投影描绘在世界地图上,“海底扩张论”进化为“板块构造论”【构】。

1968年:剑桥大学的布莱恩·伊萨克斯(Bryan Isacks)和杰克·奥利弗(Jack Oliver)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林恩·希克斯(Lynn Sykes)绘制了板块构造的几何解释图【构】。

1969年:密歇根大学的沃尔多·拖布勒(Waldo Tobler)提出了地理学第一定律【信】。

1969年:泛美地理与历史研究所推出南美地理坐标参考系SAD69【图】。

1969年:剑桥大学的大卫·斯托达特(David Stoddart)发文抨击了当时气候地貌学圈中的科研方法和态度,让一度风靡全球的气候地貌学快速降温【貌】。

1970年:堪萨斯大学的乔治·詹克斯(George Jenks)完善了制图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系统计划【信】。

1970年:数字地震波解释被用于油藏勘探【物】。

1970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成立【气海】。

1970年:利兹大学的约翰·拉姆齐和罗德·格拉汉姆(Rod Graham)完成了对剪切带和应变的研究【构】。

1970年:盖洛德·尼尔森(Gaylord Nelson)和丹尼斯·海斯(Denis Hayes)提议创立“世界地球日”【其他】。

1970年:中国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其他】。

1970年:瑞士的阿尔伯特·法尔蒂森(Albert Streckeisen)正式提出了流行版的QAPF三角图【化】。

1971年:针对古气候的远期调查、绘图和预测科研项目(CLIMAP)成立,总部在哥伦比亚大学【气海】。

1971年:日本的藤田哲也提出龙卷风的分级方法,即“藤田级数”,后于2007年更改为“改良藤田级数”【气海】。

1972年:地球资源卫星(ERTS)于7月23日发射,是陆地卫星计划(LANDSAT)的第一颗卫星【信】。

1972年:康奈尔大学的卡尔·萨根(Carl Sagan)提出了“年轻太阳黯淡悖论”【气海】。

1972年:英国的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提出了“盖亚假说”,即包括生物圈在内的地球表面构成了一个能自我调节的整体【气海】。

1972年:英国的约翰·索耶(John Sawyer)发表了《人造二氧化碳排放和温室效应》,从此该话题成为经久不衰的环保和气候话题【气海】。

1972年:中科院的竺可桢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气海】。

1972年:美国的奈尔斯·艾崔奇(Niles Eldredge)和史蒂芬·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提出了间断平衡进化理论【沉】。

1972年:中国四川的自贡市发现恐龙化石,后来发现大山铺恐龙化石群,是世界上出土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沉】。

1972年: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任教的普雷斯顿·克劳德命名了冥古宙【沉】。

1973年:多伦多大学的本科生兰道夫·富兰克林(Randolph Franklin)在西蒙菲沙大学进行暑期交换时发明了用于显示地表模型的不规则三角形格网(TIN)【信】。

1973年:斯坦福大学的阿兰·考克斯(Allan V. Cox)发表了地磁反转历史的时间表【物】。

1973年:詹姆斯·洛夫洛克正式提出氟氯碳化合物会导致全球变暖【气海】。

1973年:利兹大学的马丁·多德森(Martin H. Dodson)提出了放射性测年中的“封闭温度”概念【沉】。

1974年:制图与地理信息学会(CaGIS)成立【图】。

1974年:美国人唐纳德·约翰逊(Donald Johanson)和汤姆·格雷(Tom Gray )在非洲发现了一副350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化石,并命名为“露西”【沉】。

1974年:耶鲁大学的约翰·奥斯特罗姆(John Ostrom)经过长期研究奥特尼尔·马什留下的手稿,正式开启了“恐龙文艺复兴”,即重新提出赫胥黎的主张,认为鸟类是恐龙的后裔【沉】。

1974年:国际地层委员会(ICS)成立【沉】。

1975年:第一颗同步地球环境观测卫星(GOES)进入轨道【气海】。

1975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华莱士·布洛克(Wallace Broecker)发表《气候变化:我们是否处于明显的全球变暖的边缘?》,成为最先呼吁注意全球变暖的科学家【气海】。

1975年:中国测量队测得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8.13米【探】。

1977年:Anaconda矿业公司的小约翰·普罗菲特(John M. Proffett, Jr)提出低角度正断层是存在的【构】。

1977年:第一枚“金钉子”(即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被选中,它是捷克布拉格附近的一处志留系与泥盆系交界地层【沉】。

1977年:女性地球科学家协会(AWG)成立【其他】。

1979年:美国的托马斯·汉克斯(Thomas C. Hanks)和日本的金森博雄提出了矩震级【物】。

1980年:奥地利测量专家赫尔穆特·莫里茨(Helmut Moritz)创建GRS1980参考系及标准椭球【图】。

1980年:北美制图信息协会(NACIS)成立【图】。

1980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周淑贞发表《气候分类刍议》,提出周淑贞气候分类法,及中国初中地理书上采用的分类法【气海】。

1980年: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斯(Luis Alvarez)和其子沃尔特·阿尔瓦雷斯(Walter Alvarez)提出了恐龙灭绝的大碰撞理论【沉】。

1980年:郑文武等在中国安徽发现7.5亿年前成冰纪时期的淮南动物群【沉】。

1980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巴里·沃特(Barry Voight)提前一个月预测出圣海伦火山喷发后会引发灾难性的塌方,但没引起USGS的重视,预言成真后,USGS开始为活火山任命观察员【构】。

1981年:哈佛大学的亚当·齐沃斯基(Adam Dziewonski)和加州理工学院的唐·安德森(Don L. Anderson)发表初步参考地球模型(PREM),是以一维的地震波速度来显示地球平均属性和半径关系的模型【物】。

1982年:ESRI发行第一版地理信息软件ArcInfo【信】。

1982年:装载TM专题制图仪(ThematicMapper)的陆地卫星4号(LANDSAT4)升空,遥感空间分辨率提升到30米【图】。

1982年:苏联及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导航定位系统开始组网【图】。

1982年:日本的上田诚也将俯冲带分为高应力的智力型和低应力的马里亚纳型【构】。

1982年:芝加哥大学的杰克·塞普科斯基(Jack Sepkoski)和大卫·劳普(David Raup)对海洋无脊椎动物化石记录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了进化史上发生过数次大灭绝事件【沉】。

1983年:英国水文学会(BHS)成立【貌】。

1983年:关注度最高的耦合全球气候模式——社区气候系统模型(CCSM)的第一版建成【气海】。

1984年:世界大地测量系统的最新版本问世,即WGS84【图】。

1984年:地震学研究机构联合会(IRIS)成立【物】。

1984年:哈佛大学的海因里希·霍兰(Heinrich Holland)正式提出了“大氧化事件”【气海】。

1984年:侯先光在中国云南发现寒武纪的澄江化石群【沉】。

1985年:大地测量卫星GeoSAT升空【图】。

1985年:Seismic Micro-Technology公司发行了第一版KINGDOM地震数据处理软件【物】。

1985年:深海钻探计划被大洋钻探机会(ODP)取代【气海】。

1985年:哥伦比亚的鲁伊斯火山喷发毁灭了阿尔梅罗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巴里·沃特对火山灾难的预警现状提出了批评,并开始亲自组建预警系统,他的行动提高了各国对火山的重视程度【构】。

1986年:法国SPOT卫星升空,空间成像仪的分辨率为10米【图】。

1986年:成像光谱仪诞生并被运用于遥感【图】。

1986年:北美1983版参考系正式投入使用,即NAD83【图】。

1986年:利物浦大学的胡安·沃特森(Juan Watson)发表了《断层的大小、位移和生长》,引发了学术界对断层几何和物理过程的关注【构】。

1988年: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NCGIA)成立【信】。

198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气海】。

1988年:德国科学家哈特穆特·海因里希(Hartmut Heinrich)通过分析大西洋海底的沉积物,发行了末次冰期的气候波动,即海因里希事件【气海】。

1988年:哥伦比亚大学的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en)正式提出人造二氧化碳已经导致了全球升温【气海】。

1989年:第一颗GPS工作卫星发射升空【图】。

1989年:美国矿物学协会出版专刊,总结利用稀土解决成岩问题的研究和方法【化】。

1989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加尼斯·柯蒂斯(Garniss H. Curtis)改良了钾氩测年法,提出了氩氩测年法【沉】。

1989年:利兹大学的玛乔利·威尔逊(Marjorie Wilson)发表了重要著作《火成岩成因:全球构造的视角》【化】。

1990年:世界海洋环流实验开始,直到2002年结束【气海】。

1991年:以亚利桑那大学的阿兰·希尔德布兰德(Alan Hildebrand)和大卫·克林(David Kring)为首的科学家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现了印证恐龙灭绝撞击说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沉】。

1992年: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学会(EEGS)成立【物】。

1992年:欧洲科考队在格陵兰岛冰盖上钻取了长达3千米的GISP冰芯,用于研究古气候【气海】。

1992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华莱士·布洛克提出“海洋大传送带”的概念,即全球海洋的温盐循环【气海】。

1992年:圣迭戈州立大学的亚瑟·盖蒂斯(《地理学与生活》的作者之一)和乔治城大学的基斯·奥尔德发明了用于空间热点分析的Getis-Ord Gi 检验【气海】。

1992年:加州理工学院的约瑟夫·基什文克(Joseph Kirschvink)正式提出了“雪球地球”猜想【气海】。

1993年:施乐公司开发出第一个交互式网页电子地图【信】。

1993年:美国科考队在格陵兰岛冰盖上钻取了GISP2冰芯,也长达三千米【气海】。

1994年:哈里斯地理空间公司发行第一版ENVI遥感处理软件【信】。

1994年:开放地理空间协会(OGC)成立【信】。

1994年:明尼苏达大学的团队拍摄到了“红色精灵”现象(发生在积雨云上方的大型放电现象)【气海】。

1995年:ESRI推出了Shapefile地理数据格式【信】。

1995年:美国的格拉兹迈尔(Gary A. Glatzmaiers)和罗伯茨(Paul H. Roberts)利用计算机模拟,发现地球的固态内核旋转速度快于其他圈层,并以此解释地磁倒转的现象【物】。

199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卢纳·利奥波德(Luna Leopold)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戈登·沃尔曼(Gordon Wolman)合著了经典文献《地貌学中的河流过程》,当时已故的哈佛大学地质学家约翰·米勒被列为共同作者【貌】。

1995年:日本科考队测得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为10911米【探】。

1996年:纽卡斯尔大学的斯图尔特·福瑟林厄姆(Stewart Fotheringham)和梅努斯大学的马丁·查尔顿(Martin Charlton)及克里斯·布朗斯顿(Chris Brunsdon)发明了地理加权回归(GWR)算法【信】。

1996年:挪威的Technoguide公司开发出第一版Petrel石油地质软件,后于2002年被斯伦贝谢公司收购【物】。

1996年:中国辽宁发现中华龙鸟化石,显示了部分恐龙有羽毛【沉】。

1997年:华盛顿大学的团队发现了太平洋十年涛动现象【气海】。

1997年:哥伦比亚大学的杰拉尔德·邦德(Gerald Bond)发现了更新世期间的1500年一组的气候循环,即邦德事件【气海】。

1997年:国际珊瑚礁年【气海】。

1997年:中科院南古所在浙江确立了中国境内的第一枚“金钉子”,它是奥陶系达瑞威尔阶的下界限【沉】。

1998年:地球科学信息合作联盟(ESIP)成立【信】。

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Albert Arnold Gore)正式地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信】。

1998年:俄罗斯、美国和法国联合在南极洲沃斯托克考察站钻取了长达3623米的冰芯,用于研究过去42万年间的气候变化【气海】。

1999年:ESRI发行第一版ArcMap软件【信】。

1999年:中国地调局(CGS)成立【其他】。

2000年:经过222个小时的扫描,奋进号航天飞机携带的设备测量了全球的高程数据,绘制了第一幅全球遥感地形图【信】。

2000年:地理标记语言GML诞生【信】。

2002年:最流行的地理信息开源软件QGIS问世【信】。

2002年:中国开发出加密参考坐标系GCJ-02,俗称火星坐标系【图】。

2002年:欧洲地球科学联盟(EGU)成立【其他】。

2003年:由美国和日本牵头的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成立,欧洲各国、中国、加拿大、日本和印度先后加入,后于2013年改名为国际大洋钻探计划【气海】。

2004年:OpenStreetMap自发性地理信息数据平台成立【信】。

2004年:美国人约翰·汉克(John Hanke)的团队推出了KML地理数据格式【信】。

2005年:谷歌推出谷歌地图及谷歌地球产品【信】。

2005年:以法国和意大利为首的欧洲联合科考队在南极洲冰穹C钻取了能够覆盖过去70万年的冰芯【气海】。

2007年: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开始组网【图】。

2008年:GeoJson地理数据格式诞生【信】。

2008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特里·恩格尔德(Terry Engelder)与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加里·拉什(Gary G. Lash)计算出马瑟鲁斯页岩的含气量是之前预估值的25倍,从而引发了2008年美国乃至全球的页岩气热潮【物】。

2011年:欧盟的伽利略导航系统开始组网【图】。

2019年:人类世工作组投票通过决议,将1950年代定为人类世的开端【沉】。

地球科学发展史-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