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JAVA动态代理

JAVA的动态代理

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是常用的java设计模式,他的特征是代理类与委托类有同样的接口,代理类主要负责为委托类预处理消息、过滤消息、把消息转发给委托类,以及事后处理消息等。代理类与委托类之间通常会存在关联关系,一个代理类的对象与一个委托类的对象关联,代理类的对象本身并不真正实现服务,而是通过调用委托类的对象的相关方法,来提供特定的服务。 

按照代理的创建时期,代理类可以分为两种。 

静态代理:由程序员创建或特定工具自动生成源代码,再对其编译。在程序运行前,代理类的.class文件就已经存在了。 

动态代理:在程序运行时,运用反射机制动态创建而成。 

首先看一下静态代理:

1、Count.java:

2.CountImpl.java 

3.CountProxy.java

4.TestCount.java 

观察代码可以发现每一个代理类只能为一个接口服务,这样一来程序开发中必然会产生过多的代理,而且,所有的代理操作除了调用的方法不一样之外,其他的操作都一样,则此时肯定是重复代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做法是可以通过一个代理类完成全部的代理功能,那么此时就必须使用动态代理完成。 

再来看一下动态代理: 

与静态代理类的创建不同的是生成代理的方式,这里使用了java.lang.reflect.Proxy类的newProxyInstance()方法生成一个代理,并且在生成过程中需要传入一个代理处理器,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的一个实现类。

其中生成的代理类是由Java内部执行的。

Java动态代理涉及到的类:

动态代理类:在运行时生成的class,在其生成过程中,你必须提供一组接口给它,然后该class就声称实现了这些接口。可以把该class的实例当做这些接口中的任何一个来用。其实,这个Dynamic Proxy就是一个Proxy,他不会替你做任何实质性的工作。在生成它的实例时,必须提供一个Handler,由它接管实际的工作。

在使用动态代理类时,必须实现InvocationHandler接口。

通过DynamicProxy,RealSubject可以在运行时动态改变,需要控制的接口Subject也可以在运行时改变,控制的方式DynamicSubject类也可以动态改变,从而实现了非常灵活的动态代理关系。

动态代理 

与静态代理类对照的是动态代理类,动态代理类的字节码在程序运行时由Java反射机制动态生成,无需程序员手工编写它的源代码。动态代理类不仅简化了编程工作,而且提高了软件系统的可扩展性,因为Java 反射机制可以生成任意类型的动态代理类。java.lang.reflect 包中的Proxy类和InvocationHandler 接口提供了生成动态代理类的能力。 

动态代理示例:

1.BookFacade.java

2.BookFacadeImpl.java

3.BookFacadeProxy.java

4.TestProxy.java 

看完上面的代码,大致明白动态代理的含义: 

A接口有c方法,类B实现A接口,原本应该是执行B类中的c方法,可现在不这样做; 

我声明产生B类的代理类B‘,由它来冒充B类的“兄弟”并“实现”A接口, 

对外界来说B‘应该也有c方法,可当真正调用它的时候, 

它会去执行与它关联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 

在这个方法里面你可以做很多事情。这样,这个请求就被“代理”到其它地方去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