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清照晚年惨遭家暴,首开女名人离婚先例,最终背负“渣女”称号

作者:海风吹到故里

说起宋代词坛,可谓百花争艳,门派层出,李清照无疑是古代词坛最璀璨耀眼的女词人,没有之一,才华横溢的她,年少成名,再加上美艳动人的容貌,如此佳人,自然迷弟众多,而她的首任丈夫赵明诚,就是众多迷弟之一。

李清照晚年惨遭家暴,首开女名人离婚先例,最终背负“渣女”称号

李清照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结合也算是一见钟情,这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盛行的古代,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无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当风度翩翩,年轻帅气的赵明诚来到李清照家中做客时,李清照便一眼相中了眼前的“大帅哥”,少女情窦初开,心中小鹿乱撞,不时地

偷瞄几眼,要知道,古代闺秀可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遇见生人要回避,李清照不但不回避,还时不时偷瞄几眼的大胆行为在当时可谓“色胆包天”了,为此,李清照还为他们的初次见面写了一首词,其中一句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当时的李清照正在家里玩着秋千,汗水浸透了衣衫,赵明诚突然造访,慌乱的她连鞋子都顾不上穿,首饰也落了一地,害羞地跑开了,跑到门前时并没有选择回避,而是倚门偷瞄造访的男子,还时不时装作正在闻花的样子。

这少女情窦初开的描写也太生动形象了吧,这其中也表明了李清照不受封建束缚的大胆前卫,思维超前的性格。而性格有些木讷的赵明诚也被眼前这位名声在外,才貌双绝,活泼可爱的李清照吸引了,不久后向自己的父亲表明了心迹,于是登门提亲,双双终得佳偶。

无疑,李清照早年的婚姻是幸福美满的,羡煞旁人,其前期的词作温婉动人,多以与丈夫在生活中打情骂俏以及因事分离的相思之苦为主题,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撒了一地狗粮。

李清照晚年惨遭家暴,首开女名人离婚先例,最终背负“渣女”称号

李清照赵明诚归来堂

如此幸福的开局,为何会在晚年凄苦伶仃,并背上“渣女”的骂名呢?除去时局动荡,时代因素使然的原因,这也与李清照开放的现在女性思维有关

李清照的性格有多豪放?看看她的嗜好就可以了解,嗜赌成性,酷爱喝酒,还会写一些“露骨”的艳丽词文,也许在今天看来不足为奇,但是在封建的古代社会,女子拥有这些嗜好还是非常另类的。

嗜赌 :李清照对赌博非常痴迷,常常因赌博废寝忘食,即使在躲避战乱的时期,也要赌博到通宵,纵然在家中读书,也与丈夫赌书泼茶,谁先猜中文字在书中的哪页哪行哪列,谁就拥有优先饮茶的权利。她精通数十种赌博之术,打麻将,斗蛐蛐,掷骰子,打马,赌球等等,无一不精,别人是十赌九输,他是逢赌必赢,名副其实的“赌神”,《宋代女史》认为她是赌博届的祖师爷,她钻研赌术,无往不利,常常有孤独求败之感,但她对赢钱并无太大兴趣,更多的是享受赌赢带来的乐趣。

好酒:好酒的李清照常常烂醉如泥,可能是古来圣贤多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吧,高兴的时候要喝酒,失落的时候也要喝,相思的时候要喝酒,欢聚也要喝,春意盎然要喝酒,秋风瑟瑟也要喝,总之喝酒理由千千万,想喝的时候就变换,常常在酒后还要赋词一首,在她所有保留的词作中,喝酒出现的频率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最著名的与喝酒有关的词作非这一首莫属了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短短数语将酩酊之态跃然于纸上,才华自不必多说,但是女子晚归,还喝得沉醉不知归路,在古人看来,这是女子失德放荡的表现,李清照还将这事诉诸于众,也算是古之女子第一人了。

艳文:李清照写过一些词风大胆的词句,例如,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极具调情之味,也被后世一些文人所诟病,但胡适先生曾说:李清照敢写她的生活。

怎么样?李清照是不是具有超前的现代女性思维?能打破封建的桎梏,敢说敢做,我行我素

李清照晚年惨遭家暴,首开女名人离婚先例,最终背负“渣女”称号

晚年凄苦的开始

有人说李清照晚年的凄苦是从其丈夫的去世开始的,其实赵明诚在世的时候他们的婚姻就出现了裂痕,赵明诚虽然曾宠爱过歌姬小妾,但对李清照还是爱慕有加,李清照对此也只是凭添一些醋意,只有一件事,直接让李清照羞愤难当,从此冷落赵明诚,那就是赵明诚的叛逃。

赵明诚时任江宁知府,但因时局动荡,官员发生叛变,城中大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不但没有挺身而出,制止叛乱,反而趁着夜色仓皇出逃,置百姓于不顾,当了逃兵,事后叛乱平息,赵明诚被罢官革职,李清照得知丈夫所为后,既愤怒又羞愧,觉得自己心爱的丈夫没有气节,从此开始冷落赵明诚

李清照跟着被罢官的赵明诚前往江西的时候,途遇乌江,于是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夏日绝句》借以嘲讽丈夫的所作所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赵明诚读了此诗后,无地自容,羞愧难当,最终带着自责病逝于建康(南京)。李清照虽然冷落了丈夫一段时间,但是赵明诚的去世无疑是对李清照巨大的精神打击,想起俩人恩爱的过往,憔悴不堪。赵明诚一生痴迷于金石文物,临终前曾对李清照交待,战争四起,如果遭遇不测,衣物钱财都可舍弃不要,唯独那些收藏的金石文物一定要保管好,甚至要视如己命。

李清照晚年惨遭家暴,首开女名人离婚先例,最终背负“渣女”称号

李清照雕像

晚年遇渣男,改嫁风波,背负骂名

失去赵明诚的李清照,独自一人守着丈夫留下的金石文物,后来青州兵变,李清照带着15车文物四处奔波,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弱女子守护着巨大“财富”,无依无靠,时刻要与土匪兵匪斗智斗勇,万不得已中丢失了一部分文物,这使得李清照痛苦不堪,逃亡的生活倍感折磨,生活一下陷入了绝境。

就在绝望之余,一个渣男就在此时出现在李清照的面前,他叫张汝舟,抓住机会主动接近李清照,百般讨好,最后求婚,无依无靠的李清照仿佛看见了救命稻草,改嫁在当时可是一件大事,虽然宋代律法允许女子改嫁,但女子“不可失德”的古人观念根深蒂固,为世人所不容,为此李清照还咨询了自己的弟弟,得到的答复也是不妥

可李清照自小就不为世俗牵连,面对绝望的生活,他选择了无视世人辱骂,选择了改嫁,就是这种颇具现代女性格局的思想,从此让李清照背负了骂名,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渣女”

惨遭家暴,主动提出离婚

张汝舟品质败坏,其谋取的官职也是在科举考试中通过作弊得来的,他在军中负责物料审查,虽然官职不高,确是一个肥差,想得到年轻女子的青睐还是轻而易举,此时的李清照已经49岁,早已双鬓苍白,风烛残年,失去了往日花色,显然张汝舟是奔着李清照手中的金石文物而来,婚后起初尚好,不久张汝舟的渣男本色开始显露,向李清照索要文物,将文物视如己命的李清照怎能轻易付与他人,更何况是没有感情的半路夫妻,见李清照拒绝,张汝舟实施了家暴,对李清照拳打脚踢,长期以往,李清照痛苦不堪,最终忍无可忍,主动提出了离婚

宋朝女子离婚,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家暴这种事是上不了台面的,于是李清照选择告发丈夫科举作弊行为,但是宋代律法有一条明文规定,女子告发丈夫,无论对错,女子都要入狱两年,吃两年牢饭,没错,这条律法就是这么毫无道理,所以不用纠结其内在逻辑。李清照宁可坐牢,也要告发张汝舟,最终经查明情况属实,李清照得以离婚,终于脱离魔掌.不得不说张汝舟真是愚蠢至极,即对妻子实施家暴,又对妻子炫耀自己的黑历史,这是瞧不起谁呢?

面对牢狱之灾的李清照实际上只在牢中呆了九天,毕竟名声在外,结交了一些得力好友,几经运作,得以出狱

李清照晚年惨遭家暴,首开女名人离婚先例,最终背负“渣女”称号

昆曲大戏《李清照》

回顾李清照一生,出生名门,才华横溢,少时成名,与首任丈夫门当户对,伉俪情深,晚年却孤苦伶仃,凄凄惨惨戚戚,一方面词惊四海,为世人所称赞,一方面改嫁离婚,背负骂名,不禁令人唏嘘,也许正是这些波荡起伏,为千古第一才女增加了一份传奇色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