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王洪文这个名字,很多年轻人应该都会觉得陌生,但上了些年纪的国人应该都会比较熟悉,当年在特殊时期,他做了很多违背党和国家原则的错事,之后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他虽然在登上高位之际和妻子提出离婚,但他入狱后,妻子却还来探监,还把子女们都教育得很好,能做到这个份儿上,真的很了不起。
王洪文1935年出生在长春,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他是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这么多口人吃饭,所以生活一直捉襟见肘。
他既然是家里最大的孩子,自然要承担的责任会比较多,也因为这个原因,他没怎么上过学,只念过几个月的私塾,文化程度比较差,很小就帮给别人养猪干些零碎活贴补家用。

一家人就这样一直熬到了解放,他本来以为自己就会一直在农村生活下去了,结果在16岁时,朝鲜战争爆发,他毅然参军入伍奔赴朝鲜前线。
他在军中先后做了警卫员和通讯员,表现还算不错,在部队里他入了党。1952年时随部队来到无锡,后来在1956年退伍,被分配到上海的一家工厂工作。
能从老家来到大城市工作,这对王洪文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他先是做工人,后来又做了保卫科干事,他和妻子崔根娣就是在这里相识的。
妻子是工厂的一名纺织女工,她也是普通家庭出身,父母都是工人,和王洪文一样,她的文化程度也不高,两个人结婚后,日子过得虽然平淡倒也安稳,之后,他们还有了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
日子这样继续下去也不错,但王洪文却并不甘心这样的生活,他抓紧一切机会往上爬好实现自己的野心。但是妻子却没有别的想法,只觉得眼下的日子就挺好,已经很知足了,只是王洪文听不进去妻子的劝告,只觉得她没见识。
王洪文找准机会,一路高升,1968年时他已经进入上海市委,到1969年时,又被选为中央委员。
他被名利冲昏了头脑,路越走越偏,犯的错误也越来越严重。职位的升迁让他觉得崔根娣配不上自己,别人的妻子能说会写,文化又好,而她却格格不入。
在1976年时,他提出离婚,也许是预感到自己的政治生命快走到尽头了,他让秘书借了500元钱给妻子送去,还带话给崔根娣说这个时候离开自己是好事。
可崔根娣却是个非常传统的女性,她不知道也理解不了丈夫心里是怎么想的,只是让秘书传话说自己只要孩子,以后也不会去沾王洪文的光。
可他们谁都没想到的是不久王洪文就被判入狱,崔根娣却没有在这个时候离开他,反而是一有机会就来探监。她说自己愿意等着他出来。
1992年,57岁的王洪文因病在北京去世。崔根娣和孩子们一直在上海生活。孩子们没有因为父亲的事而自暴自弃,而是在母亲的教育下发展得很好。
女儿做的是白酒生意,经营着一个高档品牌,生活很富裕。虽然多次有人表示愿意邀请她到国外定居和发展,不过她觉得自己的根在中国,也就婉拒了对方的好意。
两个弟弟在姐姐的带动下也开始创业,王亚军做的是艺术品收藏,不但在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还多次向国家捐献古董,为文物保护做了不少的贡献。王亚民在自己的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如果王洪文能看到儿女们取得的成绩也会觉得欣慰的,庆幸他们没有受自己的影响。但这一切都是妻子崔根娣的功劳,她没有因为当初丈夫提出离婚而怀恨在心,而是用包容的态度去对待,真是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