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国时清华校长亲戚竟然进不了清华 为什么?

作者:黄强黄不息

本文作者黄强

民国时期公立大学录取很严格,除非有特殊才能的,作为特例入学,没有成绩,又没有才能,凭借权势想疏通关系进入清华、北大,门都没有。清华大学有个规定,学生如果学分不及格,就得退学。校长梅贻琦的侄子梅祖武报考清华,成绩不够,梅贻琦没有动用权力为侄子走后门,侄子无奈去了北洋大学。几年后,梅贻琦的小女儿梅祖芬报考清华大学,成绩也不及格,梅祖芬去了燕京大学。

民国时清华校长亲戚竟然进不了清华 为什么?

【图33,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

1935年安徽省主席刘振华想让他的两个儿子来清华旁听。因他的要求有违清华校规,清华大学教务长潘光旦婉言拒绝,潘光旦在回信说:“承刘主席看得起,但清华之所以被人瞧得上眼,全是因为它按规章制度办事。如果把这点给破了,清华不是也不值钱了吗?”

西南联合大学迁往云南昆明时,得到云南省的关照。云南省主席龙云想让孩子进入联大,请校长梅贻琦关照。梅校长只是安排老师帮助孩子辅导,入学还是看成绩。

相比公立高校,著名教会学校的严格,也有可通融的高校,那就是私立大学,或一般水准的高校,如中国大学、中法大学、民国大学等。

民国时清华校长亲戚竟然进不了清华 为什么?

【图34,中法大学旧址】

对于弄虚作假者,严惩不贷。台湾知名作家柏杨没有高中文凭,1942年花5块银元买了一张甘肃天水中学二年级肄业证明,参加西北区大专院校联合招考,被省立甘肃学院法律系录取。一年后被查出假文凭,柏杨自己逃离了学校。通过熟人介绍,柏杨进入教育部战区学生招致委员会工作,对从沦陷区出来的学生进行登记、核查,然后分发到各大学继续就读。审查时发现有漏洞,柏杨翻拍了学生郭大同的各种证件,改名郭衣洞,做了一份登记表,自己签署核查意见,把这个从南京流亡到重庆的大学生“郭衣洞”分发到国立东北大学。1946年郭衣洞从东北大学政治系毕业,但是很快东窗事发。教育部核对南京中央大学档案,没有“郭衣洞”这个人,于是勒令开除学籍,通令全国院校不得收容。

民国时清华校长亲戚竟然进不了清华 为什么?

【图35,年轻时的柏杨】

民国高考严肃而紧张,不靠关系,成绩优秀就能进入心仪的高校就读。大学生生活艰苦却有滋味,锻炼了他们,培养了他们独立的能力。对于家境贫寒者,也并非全无出路,有免费用的师范院校,学校也有勤工俭学的渠道,那时候的老师爱才识人,倾注心血培育人才,他们也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那年那事那人,同学的友情,老师的恩情,都深深镌刻在那些经历过民国大学洗礼的学长们的心上,久久不能忘怀。

说明:本文系黄强的原创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违者必究。联系微信njhuangqiang。

黄强,字不息。服饰史学家、金学家,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服饰史、民国史、南京地方史研究,均有著作出版。已出版《消失的南京旧景》《趣民国》《文人置业那些事》《服饰礼仪》等著作13本。近期发布古代科举、民国高考、大学生活的文章,请关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