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齐襄王戴绿帽子的鲁桓公是如何死的?

作者:写乎

推荐:大唐人真的喜欢胖美人么?

文/王崇菊

被齐襄王戴绿帽子的鲁桓公是如何死的?

【作者简介】王崇菊,一名乡村语文老师,喜欢读书,喜欢写写,喜欢将日子记录,喜欢把每一个值得铭记。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诗经》里很多诗暗含讽喻,直指当时社会风气和某些人。后世注解各样,我从不想用古人思维来写,而是通过现实生活中最平常的人生状态来解读。

而《齐风·敝笱》是例外,不得不还原当时的人事纷飞,这不再只是一首歌谣的简单,传达了那时人们对整件事态度和看法,重要反映一个时代。国家代表一个人的尊严荣耀,国强人强,国弱人亦弱。

被齐襄王戴绿帽子的鲁桓公是如何死的?

齐国因为仙风道骨的姜子牙管理,不知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还是遗传基因比较强大,齐国美女如云,帅哥成群。

齐姜是大美女,做姑娘时,追求的人不计其数。自古为帝王女儿,婚姻大事由不得自己,为国联姻,牺牲自己想要的幸福。历朝历代,公主不可胜数,她们心中早已不奢望属于自己的幸福,文姜也是,到婚嫁年龄,她父亲齐王谋算着为她寻一门亲,为国家找一帮手。听闻消息的诸国公子,纷纷来求婚,其中有鲁国公子和郑国公子。

分析利弊,文姜选中郑庄公的儿子姬忽,有貌有才,国力尚可。选定后,准备婚礼成亲,可能文姜活泼泼辣性格为国人人尽皆知,又因齐国风气不好,郑国公子以“齐大非偶”突然退亲,不要这位如花似玉骄傲的公主。

被齐襄王戴绿帽子的鲁桓公是如何死的?

还了得,公主要求攻打郑国,齐国国力尚不能如一些强悍的国家似的看谁不顺眼,便出兵欺压。

她退婚后竟然同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搞上了,闹得全国唾沫乱飞。齐王为了遮掩丑事,急忙忙要把文姜嫁出去。齐王要她嫁给鲁国公子,即后来当上王的鲁桓公,这不是文姜心目中男子,迫于父亲权威和自己无颜面耽误,只得同意。

陪嫁颇丰,丝帛金银,珠宝玉器,应有尽有,陪嫁仆从壮观,女子颜如花,陪伴如云,如雨,如水般多。

被齐襄王戴绿帽子的鲁桓公是如何死的?

嫁到鲁国的文姜安分守己好多年,毕竟在异国他乡,想按自己意志也不可能,生下两个儿子。直到同她有私情的同父异母哥哥当上齐国国君,就是后来的齐襄王。

文姜内心骚动不安,想尽法子回去,与哥哥重温旧梦,重续旧缘。

鲁桓公应该知道妻子为人,不曾带她回一次娘家,不让她走出国家半步。对那些欲火中烧的人,就如一枝红杏出墙来,挡是挡不住。

《左传》记载,公元前694年,鲁桓公要去齐国,夫人文姜要求同行,也许觉得十几年光阴早吞噬了两人的感情,也许觉得自己够强大,生了两个孩子的文姜早就脱去青涩,变得沉稳,答应了夫人要求。

被齐襄王戴绿帽子的鲁桓公是如何死的?

情感的闸门一旦打开,关是关不住,何况正是如狼似虎年龄的浪荡思妇。

多年未见,文姜既有国母的雍容,又有为人母身上的柔情,比起当初在齐国的青涩,此时文姜犹如盛夏的果实。而齐襄王亦不是原来的少年,褪去少年男子毛手毛脚的不通达,有成熟男人稳重自带光芒的厚重。

阅人无数的齐襄王,见到旧情人,岂能不知其中意思。二人一见,火石电光,咔嚓咔嚓,心头的骚动按捺不住。碍于众人,强压心头欲火,宴席没有结束,一个托词要进内室见众姐妹,一个托词有公务。文姜哪里去见别人,二人急匆匆到宫殿深处,缠缠绵绵,鱼水交欢。史书记载:二人有三天三夜之久。

被齐襄王戴绿帽子的鲁桓公是如何死的?

鲁桓公再见夫人文姜,女子面若桃花,眼睛灼灼其华,哪里还是初始来时温婉含蓄的夫人。他当知道为什么,于是着急带文姜回国,正处于甜蜜中的文姜怎舍得离开,央求再过些时间。

鲁桓公严厉谴责文姜,被羞辱的文姜告诉情人,为了二人奸情长久,齐襄王宴请鲁桓公,并把他灌醉,让公子彭生驾车送桓公回国,私下命令彭生在路上扼杀桓公。

鲁国听闻国君暴死,大惊之于,无奈何,一边要求惩治凶手,一边扶持新君登位。

彭生本以为杀了人,有齐襄王支持,安然无恙,被告知要杀人偿命,气急败坏,把文姜同齐襄王的丑事抖出来,齐国上下皆知。很快传到鲁国,忙于鲁国新君即位的朝臣无暇顾及,这件事用诗歌记录下来,流传至今。

被齐襄王戴绿帽子的鲁桓公是如何死的?

彭生杀人偿命,算是对鲁国有个交代。鲁国新君是文姜儿子,即鲁庄公,没有阻遏的文姜愈发放肆。文姜除了儿子即位回鲁国暂住,其余时间赖在娘家不走,整日与齐襄王厮混。

鲁庄公为了颜面,要求母亲回国,虎毒不食子,做母亲的心疼儿子,心底有私情,也有母爱。

文姜一步三回头,快到鲁国边境,再也不走,要求修筑宫殿,在此地居住。

听闻消息的齐襄王,也派人在邻国附近建造宫殿,两地遥遥相望,二人你到他哪儿,他到她哪儿,尽享鱼水之欢,到后来发展到公开地步,连一点廉耻羞恶都不要。

被齐襄王戴绿帽子的鲁桓公是如何死的?

庄公回国,国力衰微,敢怒不敢言,一个是母亲,一个是亲舅舅,依赖他给刚刚建立的王朝撑腰,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诗借破旧的鱼篓讽喻,“敝笱在梁,其鱼鲂鳏”“敝笱在梁,其鱼鲂鱮”"敝笱在梁,其鱼唯唯",意思是:拿一只破篓拦在鱼梁上,那些鳊鱼鲲鱼根本不放在眼里,心不惊,心不慌,依然悠哉游哉;拿一只破篓拦在鱼梁上,那些鳊鱼鲢鱼根本不在意,心不虚,心不慌;拿一只破篓拦在鱼梁上,那些鱼儿游来游去,一点不慌张,不惴惴。

有道是,鱼死网破,大不了都玩完,现在是渔网不行,鱼儿明目张胆欺负,够大胆,够气人。如一高大威猛男子欺负瘦弱纤小女子,如卵石砸鸡蛋,一个一个准。

鱼篓比作鲁桓公,势力微小。鱼儿比作齐姜,眼看鱼儿在破篓中嬉戏,准备收网,却空欢喜一场。

被齐襄王戴绿帽子的鲁桓公是如何死的?

那个给丈夫戴绿帽子的文姜,大摇大摆回家,大量仆从跟随,阵势豪华,气焰嚣张。“齐子归止,其从如云”“齐子归止,其从如雨”“齐子归止,其从如水,这是齐姜回娘家,仆从多如云、多如雨、多如水流。

无耻的人无耻起来,什么都挡不住。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鲁国的礼治名存实亡,齐国的风气乌烟瘴气。

现在婚姻法不得近亲结婚,所谓近亲:五辈之内,表兄妹皆在内。古时,没有严格限制,亲上加亲的事儿是常态,是很多家族巩固政权的砝码。林黛玉跟贾宝玉姑表亲,贾宝玉跟薛宝钗姨表兄妹,可成婚生儿育女,然亲兄妹乱伦是为人耻辱的事儿,不遮掩躲藏,反而公开照耀,让泉下有知,情何以堪?

被齐襄王戴绿帽子的鲁桓公是如何死的?

男人,女人被戴绿帽子,婚姻总是失败。人们觉得桓公不值得同情,堂堂一国之君,忍受这般屈辱。站在历史角度,一个没有势力的国君,如破渔网,凶狠力量大的鲂鱼鲲鱼鲢鱼当然能穿透破网,任意胡作非为。

鲂鱼不凶猛,不狠毒,同凶猛的鳏鱼一起,凶猛无比,跟着螳螂学爬行,跟着苍蝇练飞翔。文姜个人力量不强大,甚至柔弱,她不敢对自己丈夫怎么样,有强大的齐襄王支持,娘家势力大,自然变得野蛮肆意妄为,胆大不顾廉耻。

弱小的鲁桓公有何办法?人家“其鱼唯唯”,正大光明来往,可怜鲁桓公命丧黄泉,死得毫无尊严和价值,留给世人笑谈和笑柄。一国国君如何?不强大,任谁都想在头上撒野。

被齐襄王戴绿帽子的鲁桓公是如何死的?

男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为了保存尊严,保有家事安危,保有男人的荣耀,要趁着大好时光强壮自己。实力雄厚,梧桐何愁引不来凤凰栖息;身价有值,屹立的姿态,可保后方稳固。

一面为桓公叹息,一面不得不谴责齐襄王和文姜。

那么多美女不够享用,还要跟自己亲妹妹乱伦,不在意世俗纲常,难道不怕天谴?

文姜大美女,好好的富贵日子不过,你非要搞得夫死,全家人分离,那个男人魅力有多大,为人妻不够格,为人母不典范,为人亲人太低贱,活成这样的风景,有意思?

小人得志,何必那么招摇,别在人家伤口撒盐,积点德。

不知羞辱之心,奸情暴露就害人性命,太胆大荒唐,不怕千夫指万人唾骂,也不怕后代子孙不愿提及,自己遭报应吗?

被齐襄王戴绿帽子的鲁桓公是如何死的?

想想也是,如果害怕,哪里会有如此猖狂无所顾忌?

两人奸情随着齐襄王暴死划为句号,恶行终有报应。无所依靠的文姜只得回国,坏人有好命,她是太后,皇帝不说,别人能怎么样。回到国家的文姜老实了,爱情结束,亲情占上风,历经生死纠缠的爱恋,想爱没有力量了吧!

后来,文姜帮助儿子在长勺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齐桓公,为国家赢得尊严和回旋余地。鲁桓公在天之灵稍有安慰。小国怎样?同样有本事打得你鼠窜乱撞。

文姜儿子鲁庄公在整个事件中扮演什么角色?为何不管母亲,不怕丢人?

被齐襄王戴绿帽子的鲁桓公是如何死的?

初中有篇课文《曹刿论战》出尽鲁庄公洋相,一场战役,胜利了,不知何故,问曹刿才知。真应了曹刿说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愚钝的鲁庄公怎是母亲那样,阅尽世间风雨老道人的对手,何况自己刚刚坐上王位,需要舅舅大国支持,得罪不起,装作没有看见吧!

权力斗争,牺牲点自尊,不算什么。

唉!男人啊男人,难啊难!

附:《国风·齐风·敝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注释

1:敝笱(gǒu):敝,破。笱,竹制的鱼篓。

2:鲂(fáng):鳊鱼。鳏(guān):鲲鱼。

3:鱮(xù):鲢鱼。

4:唯唯:形容鱼儿出入自如。

被齐襄王戴绿帽子的鲁桓公是如何死的?

三国绝世美人,因姐弟恋而死于非命

《聊斋志异》与《红楼梦》中的美女,你喜欢哪一类?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若不喜欢,敬请留下批评,分享您的见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