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特别策划丝路乡土美食系列之三十六:醪糟

作者:看看航空公司
特别策划丝路乡土美食系列之三十六:醪糟

寒风凛凛的县城街头有几家卖醪糟麻花的,很是吸引人。尤其是汽车站县医院大十字东边北侧的那一家,早早地就围满了人。起迟了,得等好半天。一个半大不小的废油桶改装而成的炉子,一个手摇吹风机,最最吸引人的是一个大铁马勺。一个小勺子舀二三勺醪糟,加水烧开,打入鸡蛋,用筷子搅匀,鸡蛋花花均匀地翻滚着,随手拿过一根麻花,用手掰碎放入其中,等到大铁马勺里白沫泛起时,醪糟麻花就好了。摊主端起大铁马勺,一股脑儿全倒入一个大碗里,客人坐在摊子旁边的一个小桌子边,不管别人面红耳赤地争先来后到,勺子挥舞只顾自己吃喝了。乳白色的汤汁里沉浮着金黄酥脆的麻花,色彩丰富,看着都诱人。不管怎样,一次一个人,不管你怎么着急,摊主都是一样的有条不紊我行我素:舀醪糟,加水,打鸡蛋,放掰碎的麻花。往医院里端的或拿回家吃的,需要押二块钱的碗钱。有时,排队的人还很多,时间并不晚,摊主做完一个人的之后,开始收摊了,问时,说拿的醪糟卖完了,等明天吧!所以,在小县城吃醪糟麻花,还得趁早。

上好的大米洗净蒸熟,晾凉之后拌上酒曲,放比较温暖的地方,过个一两天,大米饭充分发酵,表面有一层类似幼兽身上细细的绒毛时,醪糟就算做好了。做好的醪糟盛在一个封闭的容器里,放在冰箱或其他温度低的地方,吃时可以随时取用。发酵的过程随气候和温度高低或长或短,一般以米粒有一股甜味为成功的标准。时间太短,温度太低,米粒没味道;时间过长,温度过高,米粒发苦发酸,发酵过火,醪糟就毁了。因此,有经验的人,放多少米,拌多少酒曲,放什么地方,放多长时间,他心里明镜似的。

县城里卖醪糟麻花的,他们的醪糟都是自己做的。一次做二三天的,卖完再做。有些人只要醪糟里打颗鸡蛋就行了,不要麻花,有些要两颗鸡蛋······摊主根据食客的要求操作,根据不同的要求收取不同的费用。

冷冷清清的早晨,吃一碗醪糟鸡蛋麻花,肚子饱了,身子舒服了,顿时不觉得冷了,整个人神清气爽,有一股子说不出的畅快淋漓。岳母在家里住的那一段时间,有剩米饭了,买来酒曲拌上,放在暖气片旁,一个对时,醪糟就好了。做好的醪糟盛在大大小小的瓶子里,码在冰箱里。早晨时间宽裕了,醪糟鸡蛋泡馍。时间紧迫,开水一冲,咕噜噜喝一碗,拿起早点就走。喝了醪糟,整个一天,人身上暖暖的,格外的舒服惬意,似乎连感冒也少了。

刚来天水时还见过一两家卖醪糟鸡蛋的,中华西路一家,箭厂里一家,但随着旧城改造,已经觅不到醪糟鸡蛋的踪影了。好在市面上现在有醪糟罐头,如果不嫌麻烦,准备好鸡蛋麻花,自己可以在家来做了。

推荐阅读

特别策划丝路乡土美食系列之三十六:醪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