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作者:央广网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纪念约翰·列侬

35年前的今天,伴随着一声冷冽的枪响,一颗子弹射穿了约翰·列侬的心脏。此后,世界再无第二个约翰·列侬,再无第二个人类灵魂的开拓者。

35年后的今天,依然有无数列侬的粉丝在达科塔大楼前聚集,以梦想的名义,纪念他。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列侬夫妇在达科塔大楼前

利物浦出生的普通男孩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1940年10月9日下午6:30分,约翰温斯顿列侬出生于英国利物浦一个工人阶层的家庭里。列侬的父亲在他三岁时就抛弃了妻子和儿子,因此,列侬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寄宿在位于沃尔顿郊区的姨妈家里。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早年列侬利物浦的房子

早年生活困顿的列侬,也许不会想到自己会组建起一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乐队“披头士”。列侬制造音乐,创造偶像,却又在最鼎盛的时候回过头反对他所创造的一切。直到他被杀死为止,他的一生改变了很多,唯一没有改变的,是他自始至终的反叛,这种反叛缘于他与生俱来的梦想家特质。

梦想从音乐开始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1956年,列侬结识了保罗·麦科特尼,并在1960年组建了“披头士”。之后他们开始在各地的俱乐部演出,很快他们就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乐队。1962年5月,披头士正式与伦敦EMI旗下的一家小公司签下录音合同。自此,开始了以披头士为主角的摇滚乐“不列颠入侵”。

征服世界的披头士

1964年2月7日,披头士一行人抵达美国纽约的肯尼迪机场,披头士的到来,使整个美国为之震撼了。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当年年底,披头士有30首歌曲列入该年“佳曲100首”行列,他们的三张专辑垄断专辑排行榜之首达30周之久。此后的五年中,几乎所有专辑都成为了乐坛经典。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在美国爆红之后,披头士趁热打铁横扫欧洲,然后便是香港和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30万个米夹道欢迎他们的到来。这一切来得如此容易,披头士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已经征服了世界。1964年还没有过完,他们的歌迷却已经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所有的点唱机上,都有他们的声音!四个来自利物浦的少年成为六十年代当之无愧的摇滚乐偶像。

改变,从遇见洋子开始

1968年,小野洋子在伦敦的一次旅行中结识了列侬。而列侬也被洋子深深吸引。当时的列侬已经与妻子辛西亚结婚,但是他骨子里的叛逆让他从来不会安于现状。并且,他与妻子辛西亚当时的婚姻状态也已是接近死水一片。一年后,他与辛西亚离婚,如愿以偿,迎娶了小野洋子。只是,他没想到,与洋子在一起的这个选择,改变了他以后的音乐走向,改变了披头士,也改变了他的一生。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其实,在两人相遇之前,俩人在他们各自所产生影响的文化领域里都是发光发热的人物,相比于披头士时期并不直接参与政治的态度暧昧的列侬,小野洋子个人以及她的实验艺术作品当中透露出的大胆和直接,更具备一种震慑力,这种震慑力在混乱的六十年代足够平定其他人的狂躁盲目心气,更是打开列侬紧闭心门的最有力钥匙。

于是,在他们第一次面见,洋子镇定若闲地将只有“呼吸”一词的纸条递给列侬时,这短小精悍的词语,让列侬的世界忽而澄明。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后来列侬在观众席里看着洋子表演她的作品《切片》,随着洋子身上的衣裳被一小片一小片的剪下,露出皮肤,列侬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开始以最真实的方式显山露水。

小野洋子黑发里凌厉的眼神也给列侬的个人生活里打上了一道暖光。

那时候的披头士功成名就,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所到之处尖叫、闪光灯与追光灯都如影随形,可列侬却被这道暖光所引,像是被一种不为所知的物理引力所影响,不顾一切。

他公开与洋子约会,甚至连他与洋子的结婚蜜月生产养育等所有私密个人活动,几乎全都曝光在媒体的众目睽睽之下,在摄影机和话筒前,列侬坦然地欢迎着这种透明生活方式。洋子个人性格中的大胆和直接,在她与列侬结合的那一时刻,全数输进了列侬的血液中。

在甜蜜的婚姻初期,他们几乎无时不刻不在一起。1969年3月,列侬和洋子在阿姆斯特丹度蜜月的饭店里还举行了一周“床上静坐”行动,以抗议世界上所有的苦难与暴力。此时的列侬,受到洋子影响,已经开始积极参与到社会运动中。后来,他和洋子还进行了震撼世界的“豆荚中的两颗豆子”的运动。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洋子出现在列侬的世界,其实并非以一个感情第三者的身份,而像是一名迟到的灵魂伴侣和灵魂导师。洋子虽然一生中因为列侬背负了许多“罪名”和非议,但她的睿智和镇定不仅妥善地应对了这些,还帮助列侬拓宽了他的视界、思想,使得列侬的音乐和作为一个明星所产生的行动,延展到了很多层面之中。

那之后的列侬开始进行实验音乐创作,奇特的音符与响动之中,列侬不仅让自己进入了纵深的未知音乐领域,还让他人意识和聆听到音乐所包罗的众形态;洋子影响列侬去接受的“原声呐喊”心理疗程,开启了列侬更为深邃的心境和思想世界,使他更为勇敢地面对曾经或现下所遭遇的困境,并用行动勇敢地撞破这些困境。

约翰·列侬的理想世界

1970年4月,披头士解散。1970年12月11日,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合组塑料小野乐队并发行同名专辑,将二人相遇多年来的心路历程编织到奇异的音乐当中,其中发自肺腑的嘶喊在今天依旧响彻你我耳畔。

Plastic Ono Band真是一个奇怪的名字,虽然洋子解释说这个名字是列侬听到她的一个艺术作品构想之后杜撰出来的一个名词短语,但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塑料象征着任意形状和一种冷漠自如。

1971年,列侬与洋子春天时移居美国纽约,那年秋天,列侬发行了他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单曲《想象》。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不管列侬对政治有多大的热心,最能感动他的依然是音乐本身。《想象》中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世界,其中那句“你说我在做梦,可我不是唯一一个”更是给无数人力量。

列侬遇刺,一个时代结束了

1975年10月9日,经历三次流产以及和列侬短暂分居的小野洋子诞下她与列侬唯一的儿子西恩·列侬,而因签证和居留权等种种问题而被迫与洋子分离的列侬也在此前被废除了他所遭受的驱逐判决,决定潜心照顾妻儿的列侬变得温顺慈祥,并在五年中几乎没有涉足音乐界。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1980年年初,列侬宣布复出乐坛并签署了新的歌曲创作合同。同年夏天,他与洋子再次合作录制了一张新唱片“双重梦幻”。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列侬与洋子在制作他们的最后一张专辑《双重梦幻》时一同去录音棚进行最后的混音合成

由于这张唱片获得了一定的好评,人们都认为列侬这一次一定会再次复出,再次给世界带来感动和惊喜。只是,这个愿望没能实现。

1980年12月8日晚10点49分,列侬在五声枪响里倒在了血泊之中。旁边,一直以来灌输给他强大力量的小野洋子惊恐地目睹了这悲惨的一幕。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凶手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他很快落网并被判处20年监禁。但法律的公正却无法弥补失去列侬的损失,这是全世界的巨大缺憾。列侬无与伦比的智慧、优美动人的歌声永远地失去了,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位人类灵魂的开拓者,像他这样的天才我们此生再难拥有。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杀害列侬的凶手查普曼

《双重梦幻》专辑获得了1981年度葛莱美最佳专辑奖。小野洋子怀抱幼子西恩代替亡夫上台领奖,她泪流满面,百感交集,在场的人们无不为之动容。

列侬之死标志着70年代的结束。

那年今日 | 给梦想一个机会——致约翰·列侬

由于列侬夫妇在艺术和社会活动中的左翼倾向,美国政府指令联邦调查局对他们进行了跟踪、窃听等一系列监听活动,对此列侬坚定地说:“什么都无法阻拦我,不论我是否在这里,不管我在哪儿,我的感受不会动摇,我会讲出我真实的感受。”

大家都在看↓

来源:综合凤凰网、中国网、网易、搜狐网、人民网等。

本期编辑:马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