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毛主席在杭州时,王芳贴身保护,罗瑞卿劝他改名字,免得引起误会

作者:历史客栈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在建国后经常去外地视察,负责贴身保护毛主席的,也都是精壮干练的小伙子。

不过,毛主席在杭州考察期间,负责全程保护的人听起来却像是个女性,叫王芳,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个王芳可不是女孩子,而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山东大汉,只是名字听起来比较奇怪而已,为此,公安部长罗瑞卿还想让他改个名字,但被毛主席拒绝了。

毛主席在杭州时,王芳贴身保护,罗瑞卿劝他改名字,免得引起误会

王芳1920年出生于山东新泰,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家境还算不错,因此王芳从小就进入学堂读书,17岁中学毕业后,在新泰一小教书。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王芳很可能会在教师的岗位上干很多年,但是还没等他把学生认全,日军就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

王芳是一个爱国青年,面对国恨家仇,就毅然放弃了教师生涯,带着20多人参加了当地的八路军,从此踏上了革命征程。

进入部队后,因为他文化水平高,脑子灵活,作战很有一套,被上级认为是可造之材,经过培训后,王芳被任命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锄奸科科长,负责当时最重要的锄奸工作。

王芳有勇有谋,带领队伍除掉了很多汉奸走狗,一时间,让鲁中地区的各路伪军头头惶惶不安,生怕成为王芳的下一个目标。

同时,王芳的举动也引起了日军的注意,发出了重金悬赏,但王芳神出鬼没,让日军的悬赏一直都没有发下去。

毛主席在杭州时,王芳贴身保护,罗瑞卿劝他改名字,免得引起误会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王芳先后担任过鲁中军区保卫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保卫部部长、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保卫部部长等职,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九死一生,功勋赫赫。

因王芳在保卫工作上的丰富经验,在建国后被派到地方工作,担任杭州市公安局局长、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等职。

当时的王芳肯定不会想到,自己会在杭州与毛主席留下一段难忘的经历。

杭州自古是繁华之地,美景甲天下,毛主席也非常喜欢杭州,在建国后40多次到访杭州,还把它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王芳作为杭州市公安局局长、浙江省公安厅厅长,自然也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毛主席在杭州期间的警卫任务,毛主席来了40多次,王芳就接待了38次,也留下了很多精彩的故事。

毛主席在杭州时,王芳贴身保护,罗瑞卿劝他改名字,免得引起误会

1953年12月27日,毛主席建国后第一次到访杭州,住进了丁家山脚下的刘庄。当时,毛主席的60岁生日刚刚过去,浙江省委觉得毛主席好不容易来一趟,就想为他补办一次生日宴会,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毛主席一向反对过生日,更不允许大操大办,那么怎么办呢?

这时候,王芳想了一个办法,说我们可以用庆祝元旦的名义,借此向毛主席祝寿。领导们听后,也觉得这个建议可行,就决定在12月30日晚上办一场宴会。

当然,大家也都知道毛主席的脾气,没有准备很多丰盛的饭菜,而是做了一些毛主席爱吃的菜,像虎皮辣椒、辣椒炒肉、红烧肉之类的家常菜,唯一值钱的,就是几瓶茅台酒。

那顿饭,毛主席吃得很开心,对大家的祝贺也欣然笑纳,还笑着说:“想不到这杭州菜,还挺合我这个湖南人的胃口嘛!”

快结束时,桌子上还有四杯茅台酒没有喝完,毛主席觉得浪费,就对坐在一旁的王芳说:“王厅长,我看呐,这四杯酒还是你喝了吧,不要浪费。”

王芳也是海量,站起来一口气喝完了,让毛主席大为高兴,赞叹说:“好酒量啊!真不愧是武松的家乡人!”

毛主席在杭州时,王芳贴身保护,罗瑞卿劝他改名字,免得引起误会

当时,公安部长罗瑞卿也在场,还特地向王芳提了一个建议,就是改个名字。

因为毛主席在杭州期间的活动是要在报纸上刊登的,王芳的名字也会经常出现,很容易让人误会是一个女同志,引起不必要的猜测,因此,罗瑞卿就建议王芳改成“王方”。

王芳也觉得自己的名字有不妥之处,就接受了这个建议,但是,毛主席却表示了反对,笑着对罗瑞卿说:“好你个罗长子,官大一级要压人啊,我看王芳这个名字先不着急改。”

然后,毛主席又问王芳:“你们山东的绿化搞得怎么样了?”

王芳说:“听说刚刚起步。”

毛主席笑着说:“你的头上好歹还有点‘草’,怎么能去掉呢?等你们山东的绿化都搞好了,再改也不迟。”

元旦过后,王芳陪同毛主席一起登莫干山,望着一片郁郁葱葱的莫干山,毛主席有感而发,对王芳说:“这里的绿化环境,可以说是全国的模范,王芳同志,你们山东的环境要是同这里一样,到时候,我就批准你改名字。”

毛主席在杭州时,王芳贴身保护,罗瑞卿劝他改名字,免得引起误会

在杭州期间,毛主席经常爬山,王芳自然也是全程陪同。

王芳记得很清楚,他陪毛主席第二次登北高峰时,出于安全考虑,曾对沿途的老百姓进行了疏散,一路上显得冷冷清清,这让毛主席很不高兴。当然,毛主席也知道王芳的良苦用心,就没有说什么。

在下山途中,毛主席有些累了,就到一户人家准备休息一下。不过,这户人家门窗紧闭,当时正是吃晚饭的时间,厨房里却看不到炊烟升起,毛主席若有所思,有点沉默。

突然,几声鸡叫打破了沉默,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跑了出来,毛主席笑了,说:“王厅长啊,你管得了老百姓,可管不了这只公鸡啊!它是嫌没人欢迎我们,过来捧捧我们的场啊!”

毛主席虽是玩笑话,却让王芳的脸上火辣辣的,连忙说:“主席,是我们做得不对,考虑得不够周到,我向您作检讨。”

毛主席站起来,说:“好了,不用向我作检讨,知错能改就是好同志。王芳同志,你要记住,咱们共产党人啊,时刻都要和老百姓站在一起!”

毛主席在杭州时,王芳贴身保护,罗瑞卿劝他改名字,免得引起误会

有一次,毛主席要爬玉皇山,玉皇山的山势更为险峻,王芳为了毛主席的安全和体力考虑,就向附近的部队借来两匹马,准备让毛主席骑。

一行人到达半山腰时,都很累了,毛主席示意让大家休息一下,这时,王芳说:“主席,待会儿您骑马上山,放松放松腿脚。”

毛主席有些疑惑,问:“这些马是从哪里来的?”

王芳把实情告诉了毛主席,不料,毛主席听完后非常生气,严厉地说:“你们搞什么名堂!我爬个山而已,就从部队调过来两匹马,这不合规定!赶紧把马送回去,我要步行上山!”

看到毛主席的反应如此之大,王芳不敢再说什么,连忙派人把马送回了部队。

后来,毛主席在杭州爬山,特地定下了一个“约法三章”,就是一不坐车骑马、二不乘轿、三不打扰群众。

王芳在晚年回忆起毛主席时,感慨地说:“他老人家总是把自己当作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没有任何特殊之处。”

后来,王芳还担任过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省军区政委、公安部长等职,于2009年去世,享年89岁。

(参考资料:《王芳回忆录》《平民毛主席》《人民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