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临了混得一无所有:海航整顿结果出炉,创始人陈峰股权被清零

作者:京心互相

来源:杭子牙

据海航集团官微最新披露,9月18日,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组长、海航集团党委书记顾刚在海航安全生产经营例会上表示,重整完成后海航将拆分为四个完全独立运营的板块——航空板块、机场板块、金融板块、商业及其他板块,各自由新的实控人股东带领前行。

这也意味着海航集团将被拆分,此后将不复存在。

顾刚还向数千名员工透露,重整后老股东团队及慈航基金会在海航集团及成员企业权益将全部清零,不再拥有相关股权。

根据海航集团此前披露的股权架构,海航集团由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Hainan Cihang Charity Foundation Inc.、12名自然人以及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拥有。

其中,分别设立在境内外的慈航基金会和Cihang Foundation拥有海航集团50%以上股份,12个自然人股东持股47.5%,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0.25%。12个自然人股东均为海航集团创始人和高管,其中,陈峰和王健分别持股14.98%,为最大自然人股东。

老股东团队股权将依法依规清零,这也意味着陈峰等创始团队将从法理上正式退出海航集团及旗下数以千计的海航系公司,同时慈航基金会与海航的关系将彻底被切割。

由于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早在今年1月29日,海航集团官网和官微以及相关上市公司齐发公告,宣告海航集团走向破产重整的“重生”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海航集团员工曾集体上书举报董事长陈峰,引发关注。海航员工列出了陈锋的多项“罪名”,包括:

暗箱操作私自兑付集资款。如,2018年至2020年期间,集团连续处置了3,000多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化解内部流动性资金危机,作为当时海航集团主要负责人的陈峰丝毫没有考虑海航员工的利益、工作生活和生存问题,在不公开不公正的情况下,利用手中职权私自动用近百亿资金,优先给自己、亲朋好友以及部分嫡系集团高管购买的集资产品进行了本金及其利息的兑付。

贪心妄想把海航变为家族企业。举报称,陈峰之子陈晓峰在未经集团任何合法合规手续的情况下“空降”海航董事局,陈峰让根本不懂管理和航空业务的儿子着手参与、控制集团业务,妄想把海航集团办成自己的家族企业。

利用职权拉帮结派中饱私囊等。海航集团面向员工的集资产品有不同的收益分配比例,依据是否为管理干部、员工筹资额度、职务级别高低等条件分别对待。在同一个项目的情况下,集团高管购买的集资产品的收益高达30%以上,普通员工仅为8%至11%。

这些指责无法得到一一证实,但员工情绪由此可想而知。

自2017年末爆发流动性风险以来,海航集团就备受外界关注。2018年7月3日,海航集团联合创始人、时任董事长王健,据称在法国考察时意外跌落导致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王健去世后,已经退居二线的陈峰重新出山,接任董事长。

2020年2月29日,海航发布公告称,2017年爆发流动性风险以来,海航集团积极开展自救,但未能彻底化解风险,为有效化解风险,海南省人民政府牵头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海航集团风险处置工作。

2021年1月29日,海航集团收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的《通知书》,主要内容为:“相关债权人因我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申请法院对集团破产重整。”

2021年3月,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对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实质合并重整。

2021年9月12日,海航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ST海航和*ST基础分别发布公告称,管理人已经确定海航集团航空主业战略投资者为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海航集团机场板块战略投资者为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此次顾刚宣布拆分集团业务板块,并将老股东团队及慈航基金会在海航集团及成员企业权益全部清零,为最新进展。目前陈峰等仅是股权遭清零,尚未有其他消息。更多相关资讯与评论可关注本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