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一”又“持久”的哺乳动物,迁徙30万公里,与配偶不离不弃

作者:芳草隅
“专一”又“持久”的哺乳动物,迁徙30万公里,与配偶不离不弃

斯氏鵟这种猛禽是以英国博物学家威廉・斯文森的姓氏命名,这种是种瘦小的猛禽,有着长长的尾巴和长而尖的翅膀,翱翔时呈独特的近似"V字的形状。它是开阔区域尤其是草地上的典型鸟类,繁殖的核心地带在北美洲西部的大草原。尽管它的活动范围往北可以远至阿拉斯加苔原,往南可以到墨西哥北都,但却以在北美大平原上最为常见。

“专一”又“持久”的哺乳动物,迁徙30万公里,与配偶不离不弃

"专一"的猛禽

斯氏鵟的迁徙距离和其他北美捕食性鸟类一样远,它们一生中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来迁徙。每年多数种群会以数千只的大帮从北美大平原迁往阿根廷的大草原,之后再返回。这是一种分布较为广泛的鸟类,在每年4~9月的北美洲,人们经常可以在电线杆、栅栏杆以及一些枯树上,都看到它们的身影。野外观察记录的数据表明,斯氏鵟对配偶以及选巢地址都是非常专一的。

配偶双方有着长达7个月的分离期,整个迁徙旅程总距离已经达到30万公里,但每年春季,配偶双方都会返回同一个地区,通过一系列叽喳喳的叫声以及环形和俯冲的求偶来炫重新确认它们的配偶关系。像它们这样对繁殖地有如此高的专一度在远距离迁徙的物种中是非常罕见的。

“专一”又“持久”的哺乳动物,迁徙30万公里,与配偶不离不弃

出色的小杀手

斯氏鵟是捕食啮齿类的高手,在整个繁殖季,它们都以捕食啮齿类为食,最初只是雄性斯氏鵟捕食啮齿类,之后父母双方都定期为小带回陆地上的松鼠、黄鼠、家鼠和小兔子。但其他时间,这些猛禽只捕食昆虫。在巴拉圭和阿根廷北部的草原越冬地,斯氏鵟主要以蝗虫和迁徙的蜻蜓为食,并在广阔的草原上盘旋来追踪昆虫群。在上升气流中翱翔

“专一”又“持久”的哺乳动物,迁徙30万公里,与配偶不离不弃

斯氏鵟在四个月的迁徙期内是高度群居的。它们可能会构成巨大的群体,就像是从遥远地方蜂拥而来的昆虫群,很容易在如得克萨斯州的黑泽尔巴兹莫尔县立公园的传统观鹰地点观察到。每年的3到4月和10到11月,整个南美约100万只斯氏鵟越冬种群从巴拿马城附近的安孔山经过。 这些大规模的迁徙只在天气温暖干燥、热气流形成爆发之际,斯氏鵟可以借力以最小的能量消耗翱翔。

“专一”又“持久”的哺乳动物,迁徙30万公里,与配偶不离不弃

在巴拿马,斯氏鵟群能够利用一系列上升气流产生的长途飞行,在云底几乎不用挥动翅膀就能滑行数十千米甚至更远。翱期、滑期与拍翅飞行相比,能节省约95%~97%的能量。这种能量保存方式非常重要,因为斯氏鵟在飞往阿根廷长达60天的旅程中都不进食,鸟类学家极少能看到斯氏鵟在旅途当中采食,也没有在公共的停栖地观察到它们的排泄物。这些鸟类能够在一次都不采食的情况下完成迁徙,说明它们远距离迁徙之旅的能耗非常低。

“专一”又“持久”的哺乳动物,迁徙30万公里,与配偶不离不弃

鸟儿们的迁徙瓶颈

包括斯氏鵟在内,每年秋季,约50万只捕食性鸟类会经过从墨西哥南部至巴拿马的中美洲候鸟迁徙通道。这一通道在南端急剧变窄,迫使迁徙的猛禽结成更大的迁徙群。陆桥的最窄处位于巴拿马地峡,在巴拿马运河区只有50千米宽。利用这一迁徙通道的四种有优势的猛禽物种是:巨翅露、红头美洲鹫、斯氏鵟和密西西比灰莺。同时还有数量稍少的24种其他北美猛禽也会经过这里。

壮观的迁徙猛禽群也能在密歇根湖、休伦湖和苏必利尔湖间的一小块陆地—密歇根州怀特菲什角见到;同样也能在西班牙和北非之间的迁徙通道—直布罗陀海峡以及土耳其的欧洲和亚洲部分之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等地观察到。

“专一”又“持久”的哺乳动物,迁徙30万公里,与配偶不离不弃

生存危机

虽然斯氏鵟是一种数量众多的鸟类,但是它们的生存依然受到威胁,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斯氏鵟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原因可追溯至越冬的草原上大量使用的富含有机磷酸酯的杀虫剂,使得这些猛禽的主要食物锐减,另有许多斯氏鵟被毒死。之后,由于阿根廷对这一物种保护措施的实施,以及这一物种本身迁徙模式的改变,斯氏莺种群开始缓慢恢复。

一些个体迁至巴西主要草原区的北部越冬,另有少量斯氏鵟则迁至佛罗里达州南部、加利福尼亚和中美洲越冬,这一越冬种群的数量可能正在增长。到底这种行为的改变是大草原农业集约化的直接后果,还是受诸如气候变化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