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无论白天黑夜,kiki富妍依然在出走

作者:邹小樱
无论白天黑夜,kiki富妍依然在出走

“一次蓄谋已久的出走。”这是kiki富妍《白夜行》歌曲文案中的一句。相当精辟。

十多年前,仍是高中生在读的kiki只是把音乐当做众多爱好之一,不料被摩登天空相中,以牛奶咖啡组合的身份,成为了往后十年内地乐坛关于青春、梦想的一个符号。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在《摩登天空5》合辑中那首《只有我们知道的地方》,kiki清亮且坚定的声音,以及他们初次正式亮相《燃烧吧!小宇宙》那充满童真的8-Bit封面。那时专辑里还附赠许多小贴纸,现已无处可寻,一路唱着《越长大越孤单》的主唱kiki用绘本、创意工坊去填满成长所遇到的沟壑。两年前,kiki以最简单的木吉他弹拨唱出《夏天最后的一天》,和她所喜欢的The Cure乐队那首《The Last Day of Summer》相仿,被无限拉长的青春期终于划下句点。

无论白天黑夜,kiki富妍依然在出走

(我的唱片架上,还保留初遇kiki时的样子)

于是,便有了现在这首《白夜行》。

灵感来自于东野圭吾最负盛名的同名小说,“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原作里桐原亮司和西本雪穗的故事,如冰窟里美丽的花,kiki准确地捕捉到作家世界观里的情绪,创作了这首迥异于其之前“小清新”格调的歌曲。过往以牛奶咖啡身份出现的kiki,其音乐的表达方式是偏向直接且阳光的,哪怕是讲述孤单、焦虑等情绪,也会用很励志的导向。而《白夜行》却不然。为了展现“想和你在最寒冷的冬天相拥着取暖”之意,kiki在曲式的写作上,使用了充满悬疑感的和声进行。通常主流流行音乐,尤其是情歌,其歌曲的结束音都会落在这首曲子的主音上,给人有始有终之感,但kiki却故意让它偏离航向,制造如脱轨人生的游离。在那一段“听起来不像是副歌的副歌”里,以电吉他弹奏的重金属和弦,使得歌曲的紧张感再度加倍,kiki则开发出新的发声方式,通过声音强调诡秘的氛围。歌曲制作人胡皓近年在汪苏泷的数张唱片中精彩发挥令人印象深刻,其对管乐之浓墨重彩的渲染是圈中一绝,这一次在kiki的《白夜行》里,他以日本传统调式中的半音五声音阶,以Fa(F) 和 Si(B)这两个不稳定音去编写弦乐,和kiki一起营造这场惊心动魄。

在歌词的创作部分,kiki也并没有陷入对东野圭吾“读后感”式的摹写中。她提取了小说中的情绪而非具体的情节,这种通感式的再创作,使得《白夜行》这首歌可以拥有更宽泛的适用性场景。哪怕你并不了解亮司和雪穗之间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把自己的耳朵交给kiki,在那些闪烁其词的模糊光影中,寻找属于你自己的情节。它可以发生在日本东京的小巷子里,也可以是在《京华烟云》的侯门深海中,甚至也可以在上海黄浦汉口路的民国建筑群里,那里正有一部谍战片在上演。“我们必须逃出黑夜”,kiki以她冲破乌压压之天际线的勇气,串联起这一切。

在网路上许多关于《白夜行》的心得、评价里,大家都在谈论kiki富妍的改变。但在认真听完、消化了她的音乐后,我反倒觉得kiki从出道开始,那些最核心的、作为“人”的本质,一直在那儿。许多年前,kiki曾在自己的博客里写到(那时候还有博客):“我会困惑,我能感觉到我的困惑是一整个儿时代的困惑——我们生活在这个快速的消费时代里,我们快速地消费着我们的生命,我们在城市里晕头转向地寻找着愈发模糊的梦想……如果快乐可以传递,真得希望自己可以燃烧自己多传递给他人一分,无论多辛苦。就像那个西班牙哲人说的:收起受伤的手指。这是牛奶咖啡要做的事情,是我要做的事情。”

而现在,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二十岁还是三十岁,这依然是kiki正在做的事。

无论白天黑夜,kiki富妍依然在出走

音乐自媒体“乱弹山”

万马齐喑的乱世里,

透过音乐,

我们记录当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