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书粉的热切期待下,一再放鸽子的《三体》真人剧集终于有新消息了!
11月3日《三体》电视剧的首支预告片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短短三分钟的预告片里还原了小说第一部中的多个经典场景。

而导演杨磊大胆的选角也让人感到惊讶,任谁都想不到他选择了王传君来出演原著中的天才物理学家丁仪。
王传君的身上有一个让人难以忽视的标签——关谷神奇,
这个说中文时发音永远不在正确音调上的日本漫画家可以说是他的成名角色。
就像李云龙之于李幼斌,这种被演员“演活了”的人物许多时候会掩盖过演员本身,
尤其是对于王传君这种尚未拥有多少知名作品的新人来说,很容易让人不自由主地把角色和他捆绑在一起。
一提起王传君,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爱情公寓》中那个有些呆呆愣愣,嘴边一直挂着“纳尼”和“切腹自尽”的眼镜男。
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演员,能够给观众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自然不算是坏事,
但与此同时,这对于演员本人而言却也是一层桎梏——这意味着无论演员的戏路被固定死了,
成名于喜剧就只限于喜剧、成名于悲剧就只限于悲剧。
这并非不是一件好事。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如果你打定主意往这一个方向深钻,获得的成就也不会低。
但20岁出头的年轻人又怎么可能止步于此呢?
当听说《他来了请闭眼》正在筹划准备开拍时,喜欢悬疑类小说的他曾向剧组毛遂自荐,
但对方在看了他的履历之后,非常委婉地回绝了“你是个演喜剧的人”。王传君碰了一鼻子的灰。
在2014年的一次采访中,他曾经坦言道,自己其实并不喜欢关谷神奇这个角色,
因为这个角色在剧中其实是很收敛的一个点,需要他克制地、小心地演绎。
他想要去演变态杀手,他想要去演坏人反派,他想要去演那些更有张力的、更有难度的、更能让他放开手去演的角色。
但这些角色不会找上他,似乎在连续出演了三部《爱情公寓》后,外界对他的印象已经固化下来了。
但他仍然在做着尝试,当记者询问他,是否害怕自己被定型时,他自信地回复说,一定会有改变的那一天。
他说自己最希望看到的事情是,每次他演的片子放出来,大家都认不出来哪个是他,这样他会觉得很开心。
于是,当《我不是药神》于2018年上映时,观众们惊讶地看到了一个被疾病和家庭压迫得抬不起头的吕受益。
眼前这个世故精明、畏畏缩缩的中年男人,哪里还有一点“关谷神奇”的影子?
《我不是药神》中的吕受益是慢粒型白血病的患者,为了演好这个病怏怏的角色,
王传君坚持节食减肥,电影还没开拍就每天跳绳4000个,到了正式开机后更是增加到了每天8000个。
影片中有一场戏,是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吕受益在医院病床上醒来。
为了表现出那个虚弱、病态的形象,他强迫着自己整整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到了拍摄时整个人都是脱相的,
还把头发剪成了秃头——因为化疗会导致脱发。
事实证明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细节的堆积最终成功地塑出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立体的人物形象。
一同出演这部电影的徐峥都开玩笑地表示,自己再也不敢找他合作了,因为他拍电影的时候太拼了。
但对于他努力摆脱“关谷神奇”这一标签的举动,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出了异议。
起因是王传君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他在某次采访中表示,自己其实很不喜欢演关谷神奇,
并且他还公开地表示自己之所以不想参演《爱情公寓5》和《爱情公寓》大电影是因为其中的植入广告太多,
更不用谈这部剧在创作时本身就大量借鉴了《老友记》、《生活大爆炸》、《老爸老妈的浪漫史》等经典欧美喜剧中的桥段。
但在此之前,当《爱情公寓》陷入抄袭风波时,几位主演都表示了力挺《爱情公寓》的态度——这其中也包括了王传君。
许多网友的一致意见是,任谁来骂《爱情公寓》抄袭都行,
但是你王传君不可以,一个人不应该“端起碗吃饭,摔下碗骂娘”。他们认为王传君现如今的这个态度是“给自己立人设”,是自我炒作。
但同样的,也有部分网友认为,人是在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不能一直以一个人几年前的状态去看待他,
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每个人都会无可避免地发生些许心态的转变。
就比如2016年,这一年对王传君来说是个重大的人生转折点。
16年年底,导演张嘉佳的新作《摆渡人》票房丰收,口碑却奇差。但面对网友们的一致差评,著名导演王家卫(同时也是这部电影的监制)却站出来发声,表示自己喜欢这部电影,
因为他认为有缺憾才会有进步。随之众多明星也跟风表态,一时间评论区满屏幕的“我也喜欢”。
然而在一旁安静的小角落里,王传君却在说“我不喜欢”。
他曾经很喜欢王家卫的作品,但人是会变的,只有事实不会改变,如果作品真的不好,那不喜欢就是不能变成喜欢。
这或许是因为在这一年里,他连续经历了两次生离死别的缘故。先是好友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然后又是母亲因癌症病情恶化而去世,
接连而来的坏消息本就令他有些心烦意乱,无意中看到满屏的“我也喜欢”就更是火上浇油。
亲友的相继离去给予了他更多的思考:万一有一天他也突然离去,别人要如何记住他呢?
一个演着三流喜剧的三流演员?
一个靠喜剧出名昙花一现的白面小生?
他不愿意被人以这样的形式铭记,他想用一部真正的好作品来证明自己。
“我不喜欢”这简单的四个字,看起来像是迟来的叛逆期,却是他对自己接下来人生做出的注解。
他把曾经买的名表名车都卖了,和普通人一样坐公交、赶地铁、蹬自行车,没有戏要演的时候就和自己在家烧烧菜。
这样的“烟火气”对他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些日常生活都富有“养分”。
正是从这些日常琐碎中吸收到了更多的他本不曾经历过的东西,这才让他能更好地去演绎出一个个不同的角色,
像是《罗曼蒂克消亡史》里那个上海滩的无名马仔,
平时操着一口上海话严肃地和其他人商量着害人的勾当,
但时不时又会从嘴里冒出一两个荤段子,充满了市井的气息,就好像这个人物当真在那个年代生活过。
回头再看看曾经同样因《爱情公寓》成名的陈赫,虽然在那之后仍然出演了多部知名小说改编或是原创作品,
但“曾小贤”仍然是他身上撕不下来的标签,观众们透过他演的新角色,仍然能看出曾小贤的影子,
似乎他的戏路就已经被局限在这个角色的范围内了。
而王传君在经历了自我沉淀的过程后,显然有了不小的提升,
演出的角色每每和之前相去甚远,让人几乎认不出那是他演的。
在经历了人生的沉浮、自我的思考过后,王传君最终突破了原本的自我,把自己的能力拔高到了新的水平,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能够在《三体》中拿到丁仪这么一个完全和他不搭边的角色了,
等到剧集播出时,他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