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林罗组建10纵,梁兴初不当副职,一看部属名单:师长全是老资历

作者:妙言碎语

1947年8月,中央军委为了配合全国战略大反攻,决定成立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梁兴初被通知到林彪办公室谈话,但是到了林彪的指挥室,却被通知要当副司令员。

    梁兴初回答得很干脆:“宁当鸡头,不当牛后”。

    林彪和罗荣桓的安排很有深意,并不是因为梁兴初的能力不行,而是定的三位师长都是老资历。

    那么,这三位师长究竟是谁呢?

    贺庆积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从小他就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

    年幼的他力所能及地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起早贪黑地干活,在私塾上了三年的学之后就因为读不起书而辍学。

    在他11岁时,唯一的劳动力父亲突然重病去世,母亲体弱多病,家里还有一个弟弟。

    贺庆积为了全家人,奔波在乡野中,每天给别人打零工,挣几个铜钱。

    随着时间的推移,贺庆积和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他知道了外界的巨大变动,也知道了共产党正在组织穷人翻身,他心里盼着共产党赶紧到来。

    在这不久后,贺庆积的家乡就有了共产党的秘密组织,他十六岁就加入了共青团,因为他工作积极,成绩突出,他很快就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

    贺庆积有着十分的革命热情,他轰轰烈烈地带着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在战斗中英勇歼灭敌人。

    1935年,贺庆积被任命为团长,率领部队在忠堡地区与国民党部队进行恶战,但两天都没有进展,于是他命令各连只留一名主官,他亲自带队,将干部都集中起来编成主攻排,杀入敌阵,最终将国民党军击溃。

    贺庆积在每次的战斗中都非常英勇,被红六军团政委王震誉为是一位“要哪个山头就拿下哪个山头”的猛将。

    但是这样一位猛将,在一次战争中眼睛被彻底炸失明。

    就在1946年,国民党乘着苏军开始从东北各地撤回国时,对东北大举进攻,贺庆积时任东南纵队司令员。

    3月26日,贺庆积收到命令,要向长春及其以南集中。

    4月15日,三路部队同时向长春市区发起猛烈攻击。贺庆积在第一线指挥三个团,攻破了敌军外围防线。

    18日下午,贺庆积的部队向着长春敌军的最后堡垒进行进攻,是伪中央银行大厦,这个大厦楼体结实,全系花岗岩建筑,铁门厚重,极难攻破,贺庆积为了鼓舞士气,跃出指挥所,高喊口号,冲在了队伍最前头。

    就在这时,一颗炮弹在他前方爆炸,贺庆积只感受到了头部受到了重重一击,鲜血从他的眼窝里流出来。

    他的左眼并没有保住,左眼部留下了贯穿性创伤,这样一位好将领从此失去了左眼,但是经过他的部队浴血奋战,长春终于宣布解放。

    这次的长春之战意义重大,中共中央特地发电指出:“占领长春,对东北及全国大局有极大影响,望对有功将士,传令嘉奖。”贺庆积在这次战斗中的英雄气概让人印象深刻。

林罗组建10纵,梁兴初不当副职,一看部属名单:师长全是老资历
林罗组建10纵,梁兴初不当副职,一看部属名单:师长全是老资历

    1926年

,革命的浪潮在湘赣大地卷起,刘转连就这样踏入了历史的洪波中,他加入了由农会组织的童子团,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由于他的优异表现,他先当了排长,后来又当了连长,刘转连经过炮火的淬炼,逐步成为一名猛将。

    1935年,蒋介石对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我军决定撤离根据地,刘转连时任红6军团第17师参谋长。

    我军要强渡醴水、沅江,把敌军依江构筑的两道防线撕开一个缺口,为军团打开前进道路。

    当时刘转连挑出30名战士夜间偷渡,但是木筏子下水被敌军马上发现,顿时枪声大作,偷渡的战士们被完全压制。

    刘转连心里很焦急,但是听到了侦察员发现了一个水不是很深的涉水点后,借着月色悄然涉水,摸到了敌军对岸,突然出现在敌军的碉堡前,给敌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一连打掉十几个碉堡。

    刘转连不仅战斗能力特别强,军事理论能力也很强。

    1936年,刘转连率领的部队到了扎佐镇的附近,这个镇是红军的必争之地,国民党知道了红军来这里后,一边急调部队火速驰援,一边派出两个营提前进驻。

    刘转连敏锐地察觉到了这时难得的时机,犹豫不得,他当机立断,决定不等敌军主力赶到,立即攻下扎佐。

    虽然当时的红军武器很少,刘转连命令自己的军团扬长避短,从两个方向出击,靠近再打。

    各连先迅猛地肃清了外围,然后借着敌军碉楼里机关枪形成的“火链”摸了上去,先摸后烧,不到1小时就打掉了5个碉堡,三个小时就歼了一个营。

    当敌军的增援到来时,立刻遭到红军的迎头暴击,大部分都溃逃,红军打下了扎佐后,又乘胜攻克黔西县城。

    如果没有刘转连的当机立断,历史可能会是不同的结局。

    刘转连身经百战,视死如归,宛如森林里的老虎,他特别擅长于捕捉战机,经常打主动仗,可以看出他有着相当高的军事指挥艺术。

林罗组建10纵,梁兴初不当副职,一看部属名单:师长全是老资历

    方强,也与刘转连一样出生在湖南省,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搬运工人家庭,由于家境贫寒,方强在读完了小学后就没有再上学。

    在这之后,他到一家刻字印刷店当学徒,那里的老板是一位进步人士,他经常教方强一些救国救民的道理,这些道理都在方强幼小的心灵里印下了深深的烙印。

    1925年,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方强在街道上散传单,拥护广东革命政府,支持北伐。

    1926年七月,因为当时驻守在江南乡的军阀逃跑,散兵流窜至各地,当时的支部书记罗纳川决定组织群众夺枪,方强作为一名群众也参与夺枪,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武装会议。

    就在一天正午,方强在江边放哨,他突然发现有十几个散兵从远处走来。

    他按照约定的信号,马上点起三堆烟火,并且飞快地跑去报告。

    不久后,方强就领着一群青少年,装作看热闹的样子,走到那些散兵的面前,他朝着一个老兵身上撞去,迅速抢走老兵怀里的武器。

    还没等这群散兵回过神来,就都被结实地绑了起来,这个过程不超过十分钟,方强等人缴获了步枪和一批弹药。

    在之后的几年里,方强积极参与革命,在1932年,方强调任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警卫员政治委员。

    1933年,方强为了维护主力部队撤退,被子弹击中了胸部,子弹贯穿了他的身体,方强差点牺牲。

    那时候因为国民党的残酷封锁,物资匮乏,方强受了重伤也只能顿顿野菜,难以饱腹,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伤口迟迟未合。

    当时毛泽东也在养伤,他知道后从桌上拿了一茶罐子的牛肉,让大夫转给方强,方强省着吃了一个星期的牛肉后,伤口渐渐开始愈合了。

    方强在这次之后又遭遇了一次生死考验。

    1935年,当时红军正在长征,方强随着红军一起过草地,翻雪山,之后参加了西路军西进,在西路军失败后,在祁连山打游击,后来被打散后,在黄河边讨饭。

    但是被国民党认出后,方强被抓到谅山监狱和永登监狱,虽然被关进了监狱,但是方强内心还时刻想着革命,寻找着机会逃脱。

    1937年,方强被押送到兰州监狱,在后来去西安的路上,方强觉得这是个逃脱的好时机,于是他组织了200名被俘人员成功逃脱回到部队。

    他在之后回忆起这段往事之后,他坚定地说:“永远跟着毛主席走,死也要死在自己的队伍里。”

    他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所以在漫长的时光里依旧保持着对共产党的信仰。

    我们可以从这三位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们都是万里挑一的优秀战士,在1947年时,他们的军衔都比梁兴初大,而军队还得考虑资历,所以能够理解为什么罗荣桓、林彪为什么想要将梁兴初安排为副司令员,而不是师长。

    梁兴初这样讲也有原因,因为他这时候兼任师长的六纵和一纵,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主力的主力,梁兴初却始终拖着个副字,长久以来,也难免心生不满。

    梁兴初的直爽的性格,林彪罗荣桓内心都非常清楚,在经过良久的思索后,他们决定让梁兴初担任第十纵队的司令员。

    而梁兴初的表现也没有让人失望,在东联开始强大的秋季攻势后,梁兴初抱着“要把十纵代称一支劲旅”的念头,带领部队参加实战。

    从1947年到1948年,梁兴初率领十纵参加了公主坟、陶家屯、史家窑等战斗,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在1947年秋季,冬季攻势和辽沈战役。

    梁兴初取得这些优异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他强大的实力,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他当初会只想当鸡头而不当牛尾。

    总结:在1947年,贺积庆、刘转连、方强这三位战士的资历都老于梁兴初,因此,在刚开始时林罗二人想让梁兴初当副职也情有可原。

    但是林罗两人爱惜人才,经过思考最后决定将梁兴初当司令员,这也体现了他们没有私心,认为梁兴初是个好兵,可以在战场上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没有过多地讲究资历。

    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共产党是非常爱惜有才能的战士,而梁兴初也不辜负二人的期望,在东北大展身手。

林罗组建10纵,梁兴初不当副职,一看部属名单:师长全是老资历

1942年。梁兴初(右三)与罗荣桓(右二)在山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