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听军事记者李琳讲述边防官兵的故事:青春的爱 奉献祖国

作者: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来源:学习军团·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11月7日,“好记者讲好故事”2021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10位优秀记者讲述了他们的采访经历和故事,展现了全国新闻战线在2021年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优异表现,为第二十二个中国记者节献礼。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时政部记者李琳

分享了边防官兵

以青春的爱奉献祖国的感人瞬间

青春的爱 奉献祖国

■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时政部 李 琳

听军事记者李琳讲述边防官兵的故事:青春的爱 奉献祖国

★那张熟悉的照片

这是大家熟悉的一张照片,那一刻,英雄们用身体和生命书写出对祖国的赤胆忠诚。就在这些英雄身后,就在此时此刻,仍有许多边防官兵在祖国的边境线上枕戈待旦。

我刚刚从高原采访归来,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来自生命禁区、来自边境一线的故事。

听军事记者李琳讲述边防官兵的故事:青春的爱 奉献祖国

★高原官兵在巡逻途中唱着歌

听军事记者李琳讲述边防官兵的故事:青春的爱 奉献祖国

★青春洋溢的官兵们

这张青春洋溢的照片,拍摄于海拔5300米的某个点位。这个部队有几百名官兵,94%是“90后”“00后”。和所有年轻人一样,他们爱笑,爱闹,也爱美。哪怕是到了生命禁区,他们也会带着面膜,拍照也会用美颜。所以,有人会问,真打起仗来,这些孩子们能行吗?

但在那个特别的夜晚,我看到了他们的另一面:

那天晚上,他们突然接到通知,关闭一切对外通讯,每人马上写下“遗书”,气氛骤然紧张。

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凌晨时分,前来布置任务的指挥员说:“任务紧急,共产党员,向前一步走!”

所有人齐刷刷向前一步。

指挥员看了一眼,又下令:“结了婚、有孩子的,向前一步走!”

结果又是所有人向前一步。

指挥员没办法,最后下令:“是独生子女的,向前一步走!”

这一刻,队伍纹丝不动。

指挥员沉默了,这位入伍近30年的老兵第一次在他的“娃娃们”面前,红了眼眶。

这些“娃娃们”没有让他失望,官兵们在三小时内,挺进任务点位,干净利索地完成了任务!任务结束后,官兵们在国旗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听军事记者李琳讲述边防官兵的故事:青春的爱 奉献祖国
听军事记者李琳讲述边防官兵的故事:青春的爱 奉献祖国

★官兵在国旗上签下名字

我当兵22年了,看着这些年龄比我小了一半的孩子们,我的内心也被一种力量冲击着。他们用清澈的眼睛、青春的面庞,继续书写着人民军队不变的英雄基因——战胜一切敌人,绝不向敌人屈服!

钢铁雄师传承着铁血军魂,而在这军魂背后,我还看到了战士们的另一种情怀。

听军事记者李琳讲述边防官兵的故事:青春的爱 奉献祖国

★战士杨恒基

听军事记者李琳讲述边防官兵的故事:青春的爱 奉献祖国

★李琳采访杨恒基时的合影

杨恒基,19岁,驻守在西藏阿里的一个边防哨所。身处在广袤的无人区,他和战友们常年和天地作伴、与星辰相约,他们的内心到底有一种怎样的感受?

没想到,这位来自山东的大学生士兵,这样回答了我,他说:“我在无人区踏下的脚印,也许是这个星球上,人类在这里的第一个脚印!李姐,我不苦,我很牛!”

我讲的这些故事,都来自祖国的西部边陲,来自一个个英雄的部队,来自今年“七一勋章”获得者陈红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听军事记者李琳讲述边防官兵的故事:青春的爱 奉献祖国

★战士何生盼给陈红军拍的照片

这里是高原官兵日夜守卫的边防一线。在“大好河山,寸土不让”8个大字下,战士何生盼又拿出了老营长陈红军的照片。他对我说,营长带他们来这的时候,穿的就是这一身衣服。他还记得,出发时营长打着手电筒说:“我要把你们安全地带上去,也要把你们一个不少地带回来!”

战士们回来了,陈红军却在那一天,永远倒在了他守卫了十年的边防线上。

听军事记者李琳讲述边防官兵的故事:青春的爱 奉献祖国

★陈红军的孩子

陈红军牺牲4个月后,2020年10月25日,他的儿子出生了。这天正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我想,这也许就是冥冥之中的血脉传承。几天前,陈红军的爱人把她和宝宝的照片发给我,我夸宝宝的眼睛真好看,她幸福地对我说:“这孩子,像极了他爸爸!”

听军事记者李琳讲述边防官兵的故事:青春的爱 奉献祖国

★李琳和高原官兵骑马巡边

十多年来,我一直行走在军事新闻采访的路上。我始终在思索着,这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军人,到底能不能坚守,又是为什么在坚守?

那一天,在斯潘古尔湖畔,我和战友们骑马巡边,近50度的陡坡,碎石不断地滚落下来。人走不动了,马也走不动了,战士们却笑着为我唱起了《当兵走阿里》那首歌。

趟过最后那道冰河

翻过最后那架大板

走上世界屋脊的屋脊

爬上高原上的高原

刺刀凿界碑,青春写边关

咱就是阿里,咱就是高原……

刺刀凿界碑,青春写边关。在战士们脱下的钢盔里,我看到了“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的字样。那一刻,我知道,这些字刻进了这些年轻官兵的胸膛里。也是在那一刻,我读懂了他们。

听军事记者李琳讲述边防官兵的故事:青春的爱 奉献祖国

★李琳和高原官兵巡逻

成长于改革开放,享受富足生活的新一代官兵,谁说他们不能吃苦、不能担当?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

不久前,习主席回信勉励“高原戍边模范营”全体官兵,表彰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守卫着祖国的神圣领土。此时,如果我们再问,面对血与火、生与死,新时代的年轻官兵打得赢吗?我想,他们已经做出了回答!

(学习军团·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