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丹江口市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纪略

作者:十堰市政府门户网站

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10万亩核桃、30万亩柑橘,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这是一片充满激情的土地,武当鹿业、武当酒业、博奥水产,一个个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竞相发力;

这是一片充满神奇魅力的土地,武当花谷、江口橘乡、习家店农博园,一个个农业现代生态观光项目笑迎八方来客。

近年来,丹江口市上下一心、砥砺奋进,突出生态建设的核心地位,以打造丹江口库区高效生态特色农业示范区为主线,以建设生态观光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创建生态家园、完善生态设施为重点,全面加快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

强农富民,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只有转化为经济优势,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丹江口市充分发挥大山、大水、大人文的优势,不断扩大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的龙头效应。

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以建设丹江口库区生态高效特色产业为抓手,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扎实推进“百万亩特色产业基地”、“百万亩淡水鱼生产基地”、“百万头牲畜养殖基地”、“百亿农产品加工县市”等“四百工程”建设,形成了33万亩优质柑橘、38万亩水产养殖、3.5万亩茶叶、12万亩果园生态养鸡等生态特色产业基地。创建农产品品牌40个,部分有机农产品直接进入北京等地大型超市,水产品银鱼出口实现十堰地区零突破,武当道茶成功出口韩国和欧洲国家。

龙头企业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环节。以农夫山泉、武当鹿业、博奥水产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该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7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2家,年实现加工产值100亿元。突出水资源、农副食品加工等项目招商,先后与渝川生物科技、顺鑫牧业、徐州旺达食品等12个企业完成农产品加工项目签约,累计签约金额12.21亿元。重点推进味之源食品、谷利粮油等15个项目建设,其中共同生物、香莲醋业、给力粮油、谷利粮油、树莓保健酒项目已投产,年产20万吨的丹之源啤酒项目正快速推进。

生态优先,打造宜居美丽家园

一条条宽阔平坦的乡村道路交织纵横;一片片绿地、花坛赏心悦目;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农家院舍错落有致;一个个整洁亮丽的村庄生机勃勃……这些醉人的美景展示着丹江口市新农村建设成果。

农村美,家园美。丹江口市先后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先后建设了两批43个“生态家园”示范村,成功探索了企业带动、产业拉动、项目推动、多村联动、镇村互动等“五大模式”,创建省级生态乡镇5个、生态村22个,十堰市级生态乡镇4个、生态村47个。

生态五龙池村、亮丽狮子沟村、洁净饶祖铺村等46个村庄连片治理示范村,马家岗、西岗、财神庙、谷庙岭等165个移民集中安置新村,白龙泉水乡、江口橘乡、卢嘴田园、余家湾新村等“生态家园”示范村……一个个亮点纷呈的新农村,点连线、线带面,如颗颗耀眼明珠,镶嵌在水都大地。

一库清水,见证源头担当。丹江口市先后关停污染企业110多家,以开展“绿满丹江口”行动为抓手,着力构筑水源地生态屏障。以造林绿化为重点,坚持增绿增收并重、造林造景并举、绿化美化并行、城乡山川齐绿,整合各类生态工程建设资金,完成封山育林270万亩,退耕还林39.1万亩,人工造林23.1万亩,治理石漠化荒山近3万亩,义务植树800余万株,建成柑橘、速生杨、茶叶、核桃等生态林业产业基地40万亩。

既要植绿,更要护绿。如今的丹江口,农民爱山如爱田,由“要我植树”变成“我要植树”,出现了“山当田种,树当粮管”的喜人景象。“绿化就是经济、生态就是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全域推进,景观建设如火如荼

3公里的“一江两岸”景观带“华丽蝶变”、10平方公里的沧浪洲湿地公园里“满园春色”、江北百里生态农业走廊和江南生态休闲农业走廊建设风头正劲。太和大道、环库路、土武一级路等一批生态公路正实现着“有路就有林、有路必有绿、有树皆成荫、车在林中行”的目标……

大手笔的投入建设正让“看见森林就看见丹江口,进入丹江口就进入花园”的梦想成为现实。丹江口市把城区当作景区建,大力推进以水城、绿城为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精心实施沿江布绿、依水造林、开辟绿洲等绿化美化工程,打造滨江特色生态长廊、风景长廊和休闲长廊,彰显河流、森林、公园等交相辉映的城市风貌,涌现出江口橘乡、农博园、沧浪橘海等一批生态农业观光园及一大批特色宜居村庄。

以环丹江口水库93公里的生态公路建设为纽带,划定生态红线,对丹江口库区临水1公里范围内实行永久性保护,把沿库12个乡镇建成林在水中、城在林中的环库生态滨江城镇群,努力把丹江口水库建设成城市的“生态大客厅”。(十堰日报 通讯员张庆辉 特约记者王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