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广州市,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一天傍晚,一个工人推着手推车在象山岗上取土 , 一镐铲下去,发出砰的一声脆响, 泥土的下边,似乎有坚硬的东西 。
这名工人用镐铲清理掉表面的泥土, 竟然发现泥土下是一排排巨大的长条青石板 。
几名工人闻讯赶了过来 ,几个人合力撬开了一块青石板, 青石板下赫然现出一个黑乎手的洞口来……

大墓上盖着的青石板
工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 ,这件事情很快就惊动了施工主管单位 ……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了通报后迅速 派考古专家赶到了施工现场 。
考古专家们经过商议,准备先探查一下这座大墓的具体情况,比如说有没有被盗掘过 。
一个比较年轻的考古人员 自靠奋勇愿意 下到墓里边 去看一看 。
于是大家将一条绳索拴在这个人的腰间 ,让他顺着已经打开的 石板空隙溜了下去 。
临下去之前 ,考古专家黄展岳反复地叮嘱这个年轻人,如果在下面闻到什么气味,或者听到什么奇怪的声音 ,那就立刻撤上来。
这位年轻的考古人员下去之后, 大家都伏在洞口, 紧张的听着下面的动静 。
上面的人以为下去的这位考古人员可能是遇到了什么危险 , 几个人赶紧一起用力向上提拉绳索 , 最后将这名年轻的考古队员拉了上来。
大家这才常出了一口气 ,还好,总算是有惊无险 。
墓道里的石的
这名年轻的考古队员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他在下面看到墓室里有好几束亮光 。 不知道那些亮光究竟是什么东西,所以就忍不住惊叫了一声 。
考古专家黄展岳听了这名年轻考古队员的描述, 显得很兴奋, 他对大家说,这座墓葬有可能是一座高规格的墓葬 。
黄展岳接着分析说 :年轻考古队员 在下面 看到的那几束亮光,极有可能是殉葬的人头上摆放的青铜镜反射的光量。
在秦汉时期,许多高等级高规格的墓葬 里边都会有用人殉葬的恶习。
而这些用来寻藏的人被埋到墓葬里的时候,头上都会被摆放 一面青铜镜 , 这可能是当时的一种葬俗 。
所以黄展岳推测,如果这座墓葬里有殉人的话,那么这就应该是一座高等级的墓葬 。
大家摩拳擦掌,布好探方,开始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
很快,这座大墓的墓道便被找到了 。
怎么回事啊 ?原来墓道里堆满了石头 ,每一块都有几百斤重。 显然这些巨大的时候,都是用来防盗的 。
石头墓门
没办法考古研究所只好联系了在附近施工的 建筑单位, 叫来的吊车 ,帮助他们一块儿一块儿把这些巨大的石头吊了上去 。
石头被清理出去之后,顺着墓道前行很快便找到了墓门 。
站在巨大的石头墓门前, 考古人员们又是一筹莫展 !进不去啊!
因为这座石头门太厚了, 考古专家们也不可能将门砸开, 那就是破坏文物啊! 再说这么好的石门, 考古专家们也舍不得呀 !
最后大家想了个办法 ,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在石门的下边掏一条缝隙, 找一个身材比较瘦小的考古人员从石头的缝隙中钻了进去, 从里边将大墓的石门给打开了。
打开石门后,专家看见看到甬道里的地上摆放着许多陪葬的小铜器和陶器, 但是从陪葬的文物规格上来看, 都不算太高,这多少有点让考古队员们 失望 。
景象令色印
那么这个景象令是个什么官职呢?在秦汉时期 又是干什么的呢?在这里要解释一下 在秦汉时期,景象的“景”和永远的“永”是通假字 ,是通用的。“景象”就是“永巷”。
秦汉时期的这个景象令是专门替皇帝管理后宫的官职 。
既然这个大墓里殉葬的有景象令,那么就说明这座大墓的主人至少是帝王级别的 !
因为只有帝王才有后宫,才会设置管理后宫的景象令。
这个推理让所有的考古人员对这座大墓下边的考古发掘很是期待 。
甬道清理完成后,便到了主墓室 。 又是一道巨大的石门拦路 。
这一次,大家已经有了经验 ,便从石门的上方掏了个缝隙,让一个身材瘦小的考古人员钻了进去, 打开了石门。
主墓室的石门打开后 ,看到里面的情景 ,大家的眼睛都瞪大了……
大家看到穹隆形的墓顶上彩绘着云卷纹的图案,很是精美 。 这种彩绘墓顶在岭南地区也是头一次发现 。
云卷纹图案的彩绘
因为他们看到墓室里的棺床上居然躺着一具散落的金缕玉衣 。
在秦汉时期 ,按照等级制度 ,只有帝王或者君王死去之后 ,才能穿金缕玉衣 。
现在发现了金缕玉衣,那就说明这座墓里埋葬的是一个王啊 。
考古人员 在清理地上的泥土时,很快就找到了两枚印章 ,一枚印章上面的印文刻着“帝印”。
这让大家兴奋的欢呼了起来,因为看到这枚印章时就可以肯定 ,这里埋藏的是一个曾经称过“帝”的人。
在岭南这个地方, 历史上称过帝的人,只有南越国的赵佗和他的儿子赵胡。
现在的问题需要弄明白,这座大墓里埋葬的到底是 南越国的第一代君主赵陀 ,还是他的儿子赵胡。
说起这个南越国的开国君主赵佗可能读者们都不太熟悉 。
赵陀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员干将 。 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命令赵佗到岭南地区前去管理这片地方 。
帝色印章
可是赵佗刚刚来到岭南不久 ,秦始皇就去世了 。
又过了两年,刘邦就率领起义军推翻了秦朝,建立了大汉王朝 。
偏居岭南的赵佗听到了秦朝灭亡的消息,便决定自立为王 。 建立了南越国 , 赵陀自己,也就是南越国的第一任国王。
因为这枚印章上面刻的两个字是“赵昧”。
南越国的帝王之中,没有这个人呀,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没有记载这个人, 那么这个叫赵昧的人究竟是谁呢 ?
就在这时, 考古人员在清理金缕玉衣时又发现了一枚纯金打造的龙钮印章。 这没 纯金印章的出现,解开了考古人员心头所有的疑惑 。
可有的读者要问了,南越国王赵佗当年为什么不将自己的帝位传给儿子 ?而选择传给了自己的孙子赵胡呢 ?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因为南越国王赵佗活了101岁,在位66年 !
当南越国王赵佗去世的时候 ,他的亲生儿子早就先他而去了,所以他只能将皇帝之位传给自己的孙子赵胡。
但是又有考古学者对这枚纯金的龙钮印章 提出了疑问。
因为这枚纯金印章的印文刻的是:“文帝行玺 ”。
那这枚印章被陪葬到了坟墓里,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后来经过专家学者们仔细的研究,总算是找到了答案 。 因为根据史记记载,南越国王赵佗去世后不久,他的孙子赵胡也很快去世了。
赵胡是南越国的第二个帝王 。 赵胡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赵婴齐正在西安面见当时的汉武帝 。
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赵婴齐连夜快马加鞭赶往当时南越国的首都番禺 。
在埋葬父亲时,赵婴齐选择将这枚“” 文帝行玺”,金印一起陪葬到了父亲的墓里 。
因为赵婴齐在西安面见了汉武帝之后,赵婴齐发现汉武帝是一个特别厉害的皇帝,所以不打算再自己称帝, 而是选择归顺了当时的汉武帝 ……
龙钮纯金印
故事讲完了。
我是:一只爱唠叨的猫
感谢你的阅读和支持 !
如果你也喜欢历史故事,就请你点击上面的关注 ,这样就能收到我所有的文章
如果你对南越国王赵佗这个人 有自己的 观点要发表, 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