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兰:余秋雨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38岁后礼物是让人开心的才叫礼物

作者:趣史研究社

38岁前

或许年轻一代的人已经不认识她了,或许也淡忘了她参演的一部部戏,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备案成剧,即使在82年开拍,86年上映,但在新世纪出生的我们在孩童时期,就喜欢把遥控器调到CCTV频道,在炎热的夏天,吃着冰镇西瓜,在大摇头扇下为毛猴子和猪八戒之间的斗嘴而欢快的大笑。

不管看过多少遍,但还是觉得看不够。在这部“老少通吃”的剧中,她也参演了,或许还记得唐僧的母亲吗?

也就是大臣殷开山的女儿殷温娇。她就是黄梅戏演员马兰饰演的。书中说殷温娇“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小口,绿柳蛮腰",这句话我认为形容马兰年轻的时候也不为过。

马兰:余秋雨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38岁后礼物是让人开心的才叫礼物

马兰《西游记》剧照

马兰是安徽人,1980年从安徽艺术学院毕业后就职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与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被称为黄梅戏“五朵金花”。能被大众冠以这样的盛誉,就能知道马兰他们唱腔和表演艺术在黄梅戏之中来说,是多么珍贵的。

因为马兰将饰演人物的性格和形象表演得活灵活现,加上她对自己声音技巧性地把控,给观众带来的是一场视听性的盛宴,所以在这忙碌喧哗的世界里,欣赏者将这一场盛宴当作是对自己的告慰,从中获得短暂地安宁。

这也可以解释马兰为什么会家喻户晓的理由。

马兰:余秋雨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38岁后礼物是让人开心的才叫礼物

马兰黄梅戏剧照

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在1981年12月,马兰在香港演出《女驸马》一炮走红。单说剧名可能大家都不熟悉,但是“为救李朗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新鲜……”。

朗朗上口的旋律熟悉到让我们这些出生在新世纪的人充满问号,因为按道理来说马兰这歌太久远了,所以这对我们来说是很难接触到的歌曲。或许在某个地方,大妈大爷还在用播放机播放着《女驸马》,给路过的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此之后,她的演艺之路高歌猛进,用当代演艺圈的话语来说是通告不断。或许有人会说一个艺人最重要的是用奖项来证明实力,她也做到了。

1987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戏剧奖。 198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1988年获得第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女主角奖。 1988年获得第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演员奖等。
马兰:余秋雨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38岁后礼物是让人开心的才叫礼物

马兰

在38岁那年,马兰离开了安徽。现与丈夫余秋雨定居于上海。现在的我们看来,这是一段才男佳女的绝配婚姻,但在上世纪末,外界的闲言碎语不断充斥着这段姻缘。

马兰和余秋雨的年龄相差16岁,那时恰逢马兰风华正茂,并且是以演员活跃在大众的娱乐时光里,所以这段“叔侄恋”无疑是足以登榜各大新闻社排版的事件,马兰并没有理会外界的纷纷扰扰,反而举手投足都让人觉得她格外幸福,她也并没有因为一些不好的议论而后悔这段婚事。

在和李红离婚后,余秋雨很快便与马兰结婚了。

在2000年的时候,马兰离开了安徽,那时大家都以为跟很多女明星一样,结婚后就淡出了。

但在2006年的时候,一篇名为《马兰离开安徽的真相》的文章在博客上发布,文章提到马兰是被迫退出安徽的,并要求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发还马兰被扣押的人事档案。

这一新闻立马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都想知道马兰究竟为什么会离开风头正盛的安徽,为什么离开后就鲜少演戏出作品了?

马兰:余秋雨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38岁后礼物是让人开心的才叫礼物

余秋雨

对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来说,这是让它处于矛盾的浪尖上。公众的广泛讨论让安徽黄梅戏剧院发布了《如鲠在喉,一吐为快》进行反驳。在这分不清孰是孰非之间,丈夫余秋雨力挺马兰,他说马兰心中无恨,因为她不必再重复严凤英的后路。

我觉得马兰也活得更开心了,在不如意的工作环境下,即使再喜欢这一门事业,自己的心态也必会受到严厉的考验。

余秋雨曾被记者问过是否结婚后把马兰雪藏了,余秋雨说他很支持妻子马兰重登舞台演出,但是由于市场的不公平机制,让她觉得没戏可以演了,那为什么还要呆在那里,并不是因为和余秋雨结婚而淡出视野。

在这里,余秋雨不仅仅是一个丈夫的角色,还是一个懂她,敬她的一个知己的角色。

苏轼说,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余秋雨始终相信马兰,站在马兰的这一边。

马兰:余秋雨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38岁后礼物是让人开心的才叫礼物

余秋雨接受采访

在一次访谈里面,访谈内容说到前辈严凤英在38岁正值大好时光,风光无限的事业期的时候,她却吞下100颗助眠药自杀了。

那时,马兰才9岁,马兰的母亲也是从事于黄梅戏的演员,父亲负责黄梅戏舞美设计工作,受家庭环境影响,同是身处于黄梅戏行业的严凤英的惨淡结局或许给她埋下了阴影。

她说,“真正的艺术家是很脆弱很脆弱的,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如果有一个保护她的堡垒,有一把伞,有一个盔甲,能替她挡一挡该多好。”

马兰在被饱受争议的时候,虽然她自己豁达自然的态度让她自己并没有做出过多解释,但是生而为人,在受到不正确,捕风捉影的流言蜚语的时候,不免心中不快,心中的忌惮也会油然而生。

那在这时候,丈夫挺身而出,在自己背后支起了屏障,莫不是一种巨大的鼓励。

在访谈的时候,主持人一直流露出对马兰38岁退出安徽黄梅戏剧院的惋惜,但马兰只是淡淡笑着说了一句,“我觉得我们说的好像有点悲观。”是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那样就可以知道马兰为什么会说出:“余秋雨真是上帝给我的最珍贵的礼物,我的人生因为余秋雨而完整”这句话。

好像总有人看不惯这段恋情,即使热度下去了,新闻报道上时不时就会出现“婚变”、“离婚”等话题,并且再次引起马兰和余秋雨的讨论。

马兰:余秋雨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38岁后礼物是让人开心的才叫礼物

马兰与余秋雨

马兰跟丈夫余秋雨又是鲜少接触互联网的,比如余秋雨在采访时说到之前创作《文化苦旅》的时候,他正沉浸在创作故事的大漠风沙,与世隔绝情境里,突然一个充满科技色彩的电话彩铃响了起来,他说:“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正是这种沉浸式的创作方式让夫妻俩没欲望去接触网络,但当苍蝇般的事件逐渐发酵成热门头条后,他俩知道后也只是当成一句笑话。但数已累计下来,原来的嗤之以鼻也会扩大为大无语的情绪。

原来“与世无争”的夫妻各自发布了两份声明,值得一提的是,里边内容阐述的都不是表达自己对于攻击自己的流言蜚语的痛苦,而是为对方发言,因为心疼对方承受着本不应该有的额外不愉快的情绪,所以要为他排忧解难。

马兰在声明中说“必须重复一句,若有下辈子,我还会嫁给他。” 势必是对流言蜚语长有力的攻击。

马兰:余秋雨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38岁后礼物是让人开心的才叫礼物

为什么那么多人执着于“离婚”他们?因为对于余秋雨和马兰的婚姻,有一种说法是余秋雨是在婚内爱上了马兰,并与第一任妻子李红离婚,这样来说对于第一次婚姻,余秋雨是不忠的。

李红对于和余秋雨离婚的态度是豁达的,认为没有感情的婚姻没有必要还藏着掖着,不离婚,自己的价值就是变得一文不值,在世间只不过多了一个名人身后无足轻重的女人。遂决定拼事业。这句话不知可否代入对于“婚变”原因的回应。

但无论如何,我们在网络上作为躲在电脑屏幕后面的人又如何死抓紧打地给他们定罪呢!

马兰和余秋雨相恋结婚已三十余年,俩人恩爱如初,或许那时在第一任的时候余秋雨与李红的婚姻随着时间的冲刷,刚认识的爱情早就已经消弭。

余秋雨在第一次婚姻的时候是有错,但不代表他对待每一次婚姻都是“喜新厌旧”。余秋雨在后来的《千禧之旅》一书中有过对他和马兰两人爱情的说法,马兰不仅仅拥有人们都喜欢的美丽的容貌,还拥有古代女子没有的才能跟见识。

马兰嫁给他,也不仅仅是因为倾慕于他的才华,更多的是志趣相投。

马兰也曾说“就算没有嫁给他,我也会被他的魅力征服。”

“我们俩在人生态度、生活方式上非常接近,相当默契。”

互相吸引的人,被吸引的因素外貌只是最低端的,有趣的灵魂是维系两个相爱的人的最坚固的纽带。

他们的爱情像磁极的正反两极,终生相吸,以相同的话题、互补的性格就那么互相搀扶了几十年。

马兰:余秋雨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38岁后礼物是让人开心的才叫礼物

当俩人之间的爱情是真爱情的时候,是不会考虑到年龄的问题,经济的条件,相貌的美丑,个子的高矮,等等外在的无关紧要的因素。——罗兰

外人无须过多评论他们之间的爱情,你可以知道他们在一起了,可以搜索他们的感情现状。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必添油加醋地为你自己的生活发泄。最基本的真相,真正的爱情是美好的,如果有人不认同,那是因为你还没遇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