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松江军区司令员,如若不牺牲,开国大将应该有他一席之地

作者:桃子电影

开国大将最后一位是许光达将军,他在1955年9月被授予大将军衔,虽然他及时反映,认为自己的军衔评高了,但鉴于他装甲兵司令员的身份以及他作为红二方面军中的大将代表,依然被授予大将军衔。毛主席称赞他为“共产党员的一面镜子”。

他是松江军区司令员,如若不牺牲,开国大将应该有他一席之地

1955年9月27日,周总理为许光达授大将军衔

当时,许光达将军被评大将是有不少争议的,最终伟人一锤定音,确定许将军为开国第十大将。

实际上,评衔是个非常复杂的工作,说它是工程也不为过。好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各苏区根据地的代表问题!作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洪湖根据地以及红二军团、红二方面军中的代表人物,贺龙是无可争辩的第一人,理应被授予元帅军衔。那么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大将人选呢?也只有许光达能代表了,这才是许光达被授予大将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是松江军区司令员,如若不牺牲,开国大将应该有他一席之地

许光达将军

许光达将军比较低调,所以名气不大,没有前几位大将那么名声远扬,但他的确是湘鄂西根据地、洪湖根据地、红二军团、红二方面军中的大将代表。也可以理解为,开国十大将中必须要有一位红二方面军的代表,那就是许光达将军,也只能是许光达将军。

他是松江军区司令员,如若不牺牲,开国大将应该有他一席之地

许光达(中)大将

那么,除了许光达,就没有别人能代表湘鄂西根据地、红二方面军参评大将了吗?其实有一个人,他的资历、资格、战功都比许将军要老、深、高,但可惜的是,他却在1945年的一次意外事件中不幸牺牲,55年评衔如果他在的话,许光达将军能否评上大将就是个未知数了。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他是松江军区司令员,如若不牺牲,开国大将应该有他一席之地

卢冬生

他就是卢冬生!说起他,可能有些人不太熟悉,但提起陈赓,您肯定知道。其实,卢冬生与陈赓的交情很深,陈赓是卢冬生的革命引路人和入党介绍人。有趣的是,卢冬生还是陈赓家的牧童,陈赓家是大户人家,卢冬生是给他们家放牛的。比陈赓小5岁的卢冬生则和陈赓成为了好朋友,卢冬生也是在陈赓的引领下走上了革命道路的。

他是松江军区司令员,如若不牺牲,开国大将应该有他一席之地

陈赓大将,开国十大将中,他的名气最大

卢冬生是湖南湘潭人,1908年出生,小时候是放牛娃,在工厂当过学徒,1925年入伍湘军,在第四师当一名战士,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随陈赓参加南昌起义,负责起义军指挥部的政治保卫工作。起义军南下途中,陈赓是20军第3师6团1营营长,卢冬生则是他的副官。随后,起义军余部在会昌、潮州及汕头地区遭到敌人重兵阻击,作战失利,陈赓在战斗中小腿负伤,同主力部队失去联系。卢冬生护送着陈赓,先在长汀福音医院治疗伤腿,然后从汕头辗转香港、上海,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党组织。当年12月,卢冬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是松江军区司令员,如若不牺牲,开国大将应该有他一席之地

卢冬生在苏联学校期间(右)

1928年初,卢冬生奉命护送贺龙、周逸群回湘西重新组织革命武装,3月,卢冬生参加桑植起义,不久后担任交通员,负责起义军与中央的联络任务。1929年,卢冬生任红四军司令部手枪连连长,1930年任红二军三团二营营长,红三军7师第20团团长,湘鄂西独立师政委、师长,率部参加了创建、保卫湘鄂西苏区根据地的战役。

1932年,红军主力转移,卢冬生率余部在荆门、远安一带坚持游击战,牵制敌人,掩护主力转移。1933年,卢冬生率部与主力汇合,他出任红三军教导团团长,不久又升任第七师师长。1934年10月,卢冬生任红二军团第四师师长,率部参与创建黔东、湘鄂川黔根据地的斗争。

他是松江军区司令员,如若不牺牲,开国大将应该有他一席之地

任八路军120师师长的贺老总

长征途中,卢冬生率部充当前锋,负责为全军开路,他屡担重任,屡立奇功,不论是攻坚还是阻击,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他是松江军区司令员,如若不牺牲,开国大将应该有他一席之地

陈赓大将(中)

抗战开始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120师,贺老总任师长,下辖358旅、359旅,卢冬生任358旅旅长,王震后来任359旅旅长。卢冬生和王震,依然是贺老总手下的两员大将,也是120师的两张王牌。当时,陈赓是129师386旅旅长,卢冬生的职位跟陈赓齐名。

建国后的许多开国上将,当时都是团长,如陈锡联、杨得志、李天佑、杨成武、许世友等名将。卢冬生在抗战时期的起点也是很高的,八路军的六位旅长,建国后不是大将就是上将(除了343旅旅长陈光),例如徐海东大将,当时是115师344旅旅长;陈赓大将,当时任129师386旅旅长;陈伯钧上将,当时任359旅首任旅长;王宏坤上将,当时任385旅旅长。359旅第二任旅长王震将军,建国后也被授予上将军衔。

他是松江军区司令员,如若不牺牲,开国大将应该有他一席之地

后排右一为卢冬生,他站在贺老总身后,当时是贺老总的警卫员

可见,卢冬生的起点不低,资历很深,战功赫赫。八路军的旅长,一共才6人,卢冬生就是其中一员。可惜的是他当时并没有实际到任,而是在延安参加学习,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

1939年,卢冬生被组织上派到苏联去学习军事,入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并获得少校军衔。卢冬生在苏联刻苦学习俄文,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

1942年,卢冬生到苏联远东地区,在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任职。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盘踞在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作最后一击,卢冬生随苏军一起进军东北。日本投降后,卢冬生奉命出任东北军区松江军分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区司令员。

他是松江军区司令员,如若不牺牲,开国大将应该有他一席之地

左起:杨至成、孙维世、李天佑、林利、卢冬生

1945年12月14日夜,卢冬生在哈尔滨的大街上遇到了两个苏军士兵拦路抢劫,卢冬生很气愤,张口就以俄语训斥他们,两个苏军士兵吓了一大跳,不知道这个中国军人到底是什么来头,怎么会说这么流利的俄语呢!卢冬生亮明身份,并且义正言辞的说:“我是松江军区司令员,我参加过你们的卫国战争,苏军的领导我大多数都认识,你们是哪支部队的?我要到你们的领导那里去控告你们。”

两个苏军士兵吓的不轻,讪讪的离开了,但当卢冬生和警卫员坐上马车转身离开时,却遭到这两个苏军士兵从背后开枪偷袭,卢冬生当场就中弹牺牲,警卫员则躲过一劫。

他是松江军区司令员,如若不牺牲,开国大将应该有他一席之地

陈赓大将

原来,这两个苏军士兵害怕卢冬生到苏军高层那里去举报他们,就起了杀心,干下了杀人灭口的无耻勾当。其实,当时如果卢冬生不是那么义正言辞,不讲俄语,肯定就不会牺牲。当时的东北地区治安很乱,日本刚刚投降,苏军又是以胜利者、功臣的姿态自居,苏军的军纪很坏,经常发生杀人、抢劫、强奸的事,在那种情况下,卢冬生夜间出门,还只带了一个警卫员,危险性不言而喻。

更让人气愤的是,事件发生后,苏联人一直搪塞,甚至装聋作哑,袒护两个凶手。中国方面严正交涉,据理力争,事情最后闹到了斯大林那里,斯大林虽然立即对在中国东北的苏军军纪进行了整顿,但还是没有处罚那两个士兵,事件最后不了了之。由于当时的情况比较特殊,我军也没有再接着追究此事,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他是松江军区司令员,如若不牺牲,开国大将应该有他一席之地

卢冬生将军之墓

卢冬生事件非常令人惋惜,堂堂军分区司令员,没有牺牲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有牺牲在抗日战场上,也不是因病而逝,却被两个苏军兵痞所杀害,真的让人痛心不已。假如卢冬生没有牺牲,那么在解放战争中,肯定会大显身手,大放光彩,立下赫赫战功的。到1955年授衔时,卢冬生很可能会评上大将,如果是这样,许光达将军也许就是个上将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