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漫漫征程 耿耿丹心——张新生烈士的一段抗日经历

作者:辽北春秋

张新生,原名张永兴,又名张惠民、张裕国、王立川,1896年3月生于山东省蓬莱县北沟村,幼年随父母迁居辽宁省宽甸县。1915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22年加入国民党。193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月5日因给第三国际搞情报工作,在齐齐哈尔市被日军杀害。

张新生烈士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追求真理,矢志不移。这里所介绍的,是他1931年9月至1933年5月参加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组织义勇军抗日斗争的一段经历。

漫漫征程 耿耿丹心——张新生烈士的一段抗日经历

高鹏振(中)

1931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军奉命撤至山海关以内,致使日军长驱直入,很快占领了沈阳、长春、鞍山、抚顺等重要城市。当时的情景,正如张新生在一篇文章回忆的那样:“'九一八’后,凡是在东北有活动历史的人,不自逃走,即被拘捕,我当然不能例外。”9月19日,日军侵占安东后,当即下令逮捕在安东从事多年革命活动、很有影响的张新生,并几次派兵查抄了张家。张新生因数日前已潜入沈阳,才免遭罹难。

事变发生的当天晚上,张新生正住在沈阳大西关的一个朋友家里。他目睹了日军肆无忌惮地在我国土地上进行血腥屠杀的罪行。事变后的第三天,便同几个辽宁的同志一起,化装成难民,登上入美的列车,来到了北平。起初,张新生对当局还存有幻想,以为日本进兵沈阳,事出偶然,东北军一时没有准备,暂行撤退,东北当局必谋反攻,决不至放弃东北....可是张新生在北平住了一个星期后,发现“政府方面惟有报告国联之一途,别的办法连一点都没有”,不禁大失所望。 就在这时,张新生参加了9月27日在北平西单奉天会馆召开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成立大会。大会决定,“发动东北民团、散兵、土匪组成抗日游击力量,打击日本侵略者”。会后,张新生便决心投笔从戎,并向该会负责人王化一提出出关组建抗日武装的要求,当即得到了允许。于是,张新生便成为该会第一个派出关的人,于9月底潜回沈阳。

到了沈阳后,张新生即刻找到一位姓金的朋友,向他表明此行的目的和决心,托他代为介绍。看着他那瘦弱的身躯和前倾的身姿,金担心他过不惯那种生活。张新生当即表示:“观察目前的情形,日本对东北已具长期占领的野心。政府方面即无收复东北的准备,人民方面再不誓死抵抗,则东北将永远亡于日本。此时,除组织民众武装抵抗,实别无活路。微躯多恙,亦所深知,惟国破家亡,已无暇虑此。”其慷慨激昂之情,使金颇为感动,当即修书介绍张新生到黑山县高鹏振处。

10月2日,张新生乔装踏上了去新立屯的路程。10月3日,张新生冲破阻碍,来到了黑山县姚家窝堡高鹏振的驻地,受到了高部的欢迎。

张新生不善骑马,也不懂射击,一切都得从头学起。他除了学习马术外,每天还帮助高鹏振造册子,写布告、贴标语,旨在唤起民众,此举颇得高鹏振的赞赏。张新生还帮助高鹏振整顿队伍,取消“绺子”和“揽把”的名号,定名为“东北国民救国军”。经过整顿,队伍军纪严明,人数倍增。10月末,张新生随高鹏振转战黑山县朝北营子时,受到当地驻军的袭击。由于救国军成员绝大部分是农民,没有经过军事训练,在仓促迎战中不战而逃者大有人在。对此,张新生向高鹏振建议’“非多介绍有军事经验者前来指导,加紧训练不可”。还建议派人到锦州政府,“要求其通令所属辽西各机关相机援助合作,勿加摧残”。高鹏振采纳了张新生的建议,立即派人去锦州政府。张新生亦奉命去邀请军事指导人员。11月6日,张新生从沈阳返回北平救国会汇报工作。救国会领导人王化一、阎宝航、卢广绩等人听取了张新生的汇报后,决定调张新生到救国会军事部工作,并负责对辽西各路义勇军的联络和指导。张新生由北平返回沈阳后,即邀请了史纯青、徐大同、王绍藩、张公然、孟兆瑞等20余名军事人员一同来到救国军。高鹏振十分高兴,决定立即对救国军进行整编训练,并责成张新生全权负责。

经过整编和训练的救国军战斗力增强。高鹏振在张新生的协助下,率领着这支队伍在辽西和热河边境与日寇周旋。1931年11月25日,高、张指挥救国军在新民县金五台子痛击日军一个小队。12月3日,又袭击了黑山碻屯,击毙日兵 120余人。得大枪42支,机关枪4挺,手枪15枝,子弹3000发,洋马78匹。迫使驻守在大通线(大虎山至通辽)新立屯的日军一度撤走。12月30日,日军逼进锦州,东北军撤到关内,救国军对大通线十家子站发起攻击,击毙日军20人,一度切断了大通线。

1932年1月3日锦州失守,高鹏振、张新生率部与耿继周的第四路义勇军配合作战,于4日晚向沈山线的重镇新民县城发起攻击,救国军曾一度攻入城内,占领日领署、电话局等要害部门,还打开监狱释放了200多名被押的爱国者。紧接着,高鹏振、张新生又挥师西进,12日在新立屯北五台子一带击毙日军不破直治大尉以下46人。此时,救国军士气大振,乘胜进击。2月初在新民梁山烧锅伏击日军,又歼敌26名。救国军转战辽西,到处给日军以重创,使得日兵惶惶不可终日,惊叹辽西已成为“匪世界”。

张新生除了在军队建设和军事指挥方面给高鹏振以大力协助外,在政治上,也给高鹏振以极大的帮助,使高鹏振不断坚定抗日决心。当救国军声威日壮,直接威胁着日伪势力时,敌人曾派一个叫陈鼎的汉奸,对救国军进行招降拉拢。张新生识破了敌人的阴谋,与高鹏振一起和敌人进行了巧妙的斗争。最后将大尉山崎越兆等4名前来收编的人员处决在朝北营子歪脖山,彻底粉碎了日军的招抚阴谋。

1932年春节前夕,张新生奉命回北平救国会工作时,肺病复发,但他全然不顾,全力投入救国会军事部的工作。同时,他还投书《新中华》杂志,以《血战归来》为题,署名“立川”连续发表文章,向关内民众介绍辽西抗日救国军与日军血战的事迹。1932年5月,张新生转道安东,扮作卖梳篦的货郎,长途跋涉来到通化的唐聚五部视察。端午节后,他返回北平,向救国会汇报了唐聚五部的情况。不久,救国会派专人由海路护送无线电台支援唐聚五部。6月30日,救国会军事部决定调张新生到义勇军第二军团工作,他抱病前往。八、九月间,经李毓馥介绍,张新生结识了在北平西郊区委任青年团书记的王兴让。当张新生得知王兴让是共产党员后,就积极向王兴让学习共产党在游击战方面的经验。王兴让了解张新生早期在安东的活动及国民党左派的身份,经请示组织批准后,王兴让直接对张新生进行工作。通过与共产党人王兴让的接触,张新生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雪我国耻民辱,他向王兴让表示了愿意为共产党工作的决心。10月,张新生被调回北平。这年冬,住在张新生家的马世长要去探访身居国民党要职的李光忱,张新生即忿然地对马说:“池腐败无用,不必去。”至此,张新生与国民党彻底分道扬镳。就在这年的12月,经王兴让介绍,张新生在北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组织上把他的关系转到了河北省军委,参加了省军委的工作。从此,张新生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其在救国会的公开身份,向党提供了大量的有关各路义勇军的情报。他还把在安东活动期间的工人骨干向王兴让作了介绍,为王兴让来安东开展地下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933年初,东北各路义勇军先后退到热河和长城沿线一带。救国会派张新生前往视察。在义勇军弹械两匮、吃住无着以致军纪松懈、人心涣散的情况下,他一面要求各路义勇军严加约束,一面电请救国会从速解决。救国会通过张学良调来一批军械物资,又派人到当地政府协商解决义勇军的吃住问题。不久,日军又攻占了长城要隘和热河省城,张学良被迫出国,何应钦被委任为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4月29日,何应钦下令改编河北境内义勇军,命令“凡不遵令改编者皆予镇压”。5月31日,何应钦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塘沽协定》。接着,又下令取缔平津一带反日群众团体,同时,宪兵三团查抄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救国会被迫解散。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虽被解散了,但张新生抗日救国的意志并未消沉。1933年春,他在南京巧遇当年在天津南开中学时的同窗刘进中。当时担任共产国际在上海搞情报工作的刘进中出于对张新生的了解和信任,向他介绍了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政策,指出只有通过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发动全国抗战,恢复东北。对此,张新生深受启发,并在刘进中的推荐和介绍下,参加了共产国际情报组织。随后,张新生受命经安东进入北满,经过一段训练后开始从事秘密搜集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各地(主要是北满地区)活动等情报工作。从此,张新生便在另一条更加艰巨、更加危险的战线上,为打败日本侵略者而斗争。

作者单位:中共丹东市委党史研究室

图片:来自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