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镇:十年磨一剑 实现金牌梦

作者:春河月亮

新华社南京9月28日电题:王镇:十年磨一剑 实现金牌梦

新华社记者王恒志

十年前的黑龙江大庆体育运动学校里,有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在幻想:“啥时候我也参加奥运会,拿个奥运冠军回来。”

十年磨一剑,当年的梦想成了现实。在今年的里约奥运会上,这个少年成为奥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冠军得主,他就是自称爱“瞎想”的王镇。

14岁才开始练习竞走的王镇只用了5年就被意大利外教达米拉诺选中进入国家队,又用了一年开始在国际大赛崭露头角。但说到和竞走的初次接触,王镇显示出“90后”的坦率一面:“刚开始接触这项运动时,还真不是很喜欢,觉得走得太累太费劲了,而且关键是跟不上啊,那时候又小,想家,真有放弃的念头。”

虽然跟不上其他队员,但王镇有股倔劲儿,用了大半年时间,那个总哭鼻子的小男孩不见了,他渐渐能跟上队伍了。“那时候也就是勉强跟上,他们一加速我就又跟不上,当时就想挺着吧。”王镇说,“当时我的启蒙教练刘云峰曾经打过雅典奥运会,我就整天幻想,我啥时候拿个奥运冠军啥的。”

2012年,王镇获得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但在伦敦,因为体力分配不均,当时还未满21岁的王镇只获得一枚铜牌。

一年后的莫斯科田径世锦赛,自我感觉状态非常好的王镇却遭遇了最大的打击。距离终点还有大约四公里时,已经走到领跑位置的他被罚下。“当时第一个想法就是我不练了,”王镇说,“那之前我没从挨罚过,那会儿我觉得我技术动作没问题啊,凭什么罚我。”

感觉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他来了倔劲儿,世锦赛后他离开国家队,在老家一呆就是7个月,其间还完成了婚姻大事,真打算不练了。

最终,是田管中心主任杜兆才的一个电话,让王镇回心转意。电话的具体内容王镇没有透露,他只是说:“用我们东北话说杜主任‘很讲究’,他对我特别好,我特别尊敬他,也有点怕他。说实话我其实也有点舍不得竞走,但没有杜主任,我肯定也就不练了。”

7个月的休息,让王镇足足长了14公斤!

国家竞走队外教组领队胡新民告诉记者,王镇最大的特点就是关键时候顶得上去。“他自己很清楚该干什么,就说回来长了14公斤这事,也就两个月,天天只吃一顿中饭,他硬是把14公斤减掉了。”

又是两年时光,迎来了奥运会。此时的王镇历经多次“失败”,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变得“沉稳”了,在里约奥运会上,他和同屋队友蔡泽林为中国队包揽了男子20公里竞走的前两名,两人并肩作战默契配合的一幕,成为中国军团在里约奥运会上的经典画面。

谈及未来,王镇的短期目标是明年的天津全运会和伦敦田径世锦赛,“东京奥运会?我希望能继续走下去吧,能再拿一次金牌。”

爱“瞎想”的王镇实际上还有个更大的梦想:“我想开一个竞走俱乐部,让更多人来了解竞走。不管走快走慢,都是一种健康运动。”(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