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格雷格·波波维奇:拿过总统选票的北美头牌主帅

作者:酒死了

1

北京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国各大城市爆发禁枪游行时却跑去佛罗里达度假,NBA圣安东尼奥马刺队教练格雷格·波波维奇对此评论称:特朗普是“胆小鬼”。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波波维奇第一次对政治发表评论,也不是第一次严厉批评特朗普了。

2016年大选结束以后,就有记者将如何评价特朗普这一问题抛给了波波维奇。而波波维奇的回应也极为特殊,一反平时幽默简短的回答风格,严肃地批评了特朗普6分钟,其中多次提到他是一名“歧视同性恋,外国人以及女性”的人,并认为选出特朗普是美国“堕落”的开始。

自此以后,波波维奇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美国总统的厌恶。他曾在特朗普未给阵亡士兵家属慰问后批评他为“没有灵魂的懦夫”,还曾说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是“笼罩在阴影下的国家”。作为全美职业体育界的“头牌主帅”,波波维奇对于特朗普的激烈态度,符合他一直推崇的“生活高于篮球”理念,与这位斯拉夫后裔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关。

赢得诸多荣誉、收获全联盟乃至全世界的赞誉,波波维奇区别于其他同行的标识之一,是渊博的学识和积极的社会意识。

作为NBA乃至北美职业体育历史上最优秀、最受人尊敬的教练之一,波波维奇是北美四大联赛中在任时间最长的主教练。在他的执掌之下,马刺队在二十年间五次夺得总冠军,而波波维奇本人则三次荣膺最佳教练。

但波波维奇却常常将这样的荣耀归功于自己的球员。与此同时,他也得到了最著名NBA球员们的极高评价——2016年1月,当科比最后一次在常规赛中对决马刺时,他特意走到了马刺老帅身边,与其拥抱致意,赛后科比承认,波波维奇是自己在NBA中最尊敬的教练之一;无独有偶,勒布朗·詹姆斯在2018年1月28日波波维奇生日时,第一时间在推特上给他送去了祝福,勒布朗认为波波维奇是自己心目中史上最佳教练。

2

尽管波波维奇对他早年的军旅生涯三缄其口,但人们依旧能够通过其他一些信息拼凑出他的这一段经历。正是早年在空军学院学习服役的经历,帮助波波维奇成为了一名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以及领导力的篮球教练。

1949年的1月,出生自芝加哥东部一个东欧移民的波波维奇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斯普林斯的空军学院苏联研究系毕业,之后他就被派遣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叫做桑尼维尔的间谍卫星站进行工作。

格雷格·波波维奇:拿过总统选票的北美头牌主帅

根据其他服役人员事后的回忆,他们工作的地点是一个叫做“蓝色立方”的控制站,在这间屋子中,没有窗户,工作人员需要24小时轮番执勤,通过间谍卫星监视苏联的一举一动。当时,围绕着东西方的铁幕,冷战中的双方正在进行可怕的核武器竞赛。

而这间小屋子,就是双方斗争的最前沿。一旦波波维奇监视到了苏联方面的举动,那么就很可能影响到白宫的决策,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的格局。但也正是在那里,波波维奇能清晰地通过高精度的卫星摄像看到铁幕之后的苏联。

与此同时,高中时曾是篮球明星的波波维奇也参加了美国空军的篮球队。根据名人堂教练杰克·拉姆塞的回忆,1972年,在军队中表现优异的波波维奇正打算前往华盛顿的情报学院进修,一旦毕业,他就有可能直接进入中央情报局。但在那之前,一名掌管美国空军篮球队的将军找到了波波维奇,要求他代表球队出战。这也成为了波波维奇人生的分叉口,从此世间少了一名优秀的情报人员,多了一名未来的NBA名人堂教练。

正是这次经历,帮助波波维奇打开了视野,找到了人生的崭新可能。1972年,美国军方遴选了各支队伍中的精英球员,组织了一支球队,前往铁幕后的东欧各国进行“篮球外交”,波波维奇作为美国空军的代表入选。

波波维奇终于踏上了此前只能通过卫星看到的铁幕之后的世界。在那里,波波维奇发现,尽管两国之间环境,语言与文化各不相同,但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却很小。这支美国球队就像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的“梦之队”一样,成为了当地人眼中的“摇滚明星”,他们所到之处都受到了苏联人的围观和欢迎。

当时与波波维奇同队的罗恩·理查德事后回忆道:“当我们来到莫斯科以后,就去了红场,看到了那些恢弘的建筑,在此之前,我们想的只是如何用导弹摧毁他们。”

除了异国的文化和建筑,波波维奇的苏联之旅还让他认识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篮球世界。2005年,波波维奇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跟随军队前往苏联的经历让我认识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如此多的战术打法和优秀的球员。”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苏联第一次打破美国队的垄断,成为了奥运会男篮项目的冠军。

但直到16年以后,克罗地亚籍篮球选手德拉然·彼得罗维奇才第一次打破“铁幕”,以外籍球员身份加入NBA,之后越来越多的国际球员加盟了NBA。拥有国际视野的波波维奇正是这方面的倡导者,邓肯来自于美属维京群岛,帕克来自于法国,吉诺比利则来自阿根廷,在波波维奇以前,从未有一支球队依靠外籍球员为核心获得总冠军。

3

要将来自于五湖四海的球员们捏合在一起,波波维奇必须花一些苦工。对于NBA的外籍球员们而言,要想在NBA生存下去,除了要解决篮球技术和对抗这些问题,还必须应对来到美国以后的语言难关以及文化冲击,对此,马刺老帅自有一套自己的办法。

每年休赛期之间,当其他队伍练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马刺队也不例外,但波波维奇会在训练营的间隙安排球员进行座谈会,座谈会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阶段,波波维奇会向球员们问出几个历史、地理方面的问题。

2016-17赛季的训练营上,马刺老帅向队员们抛出了这样几个问题:“美国建国时有哪些著名的西部探险家?在哪个国家会被树袋熊攻击?伊斯兰第四圣城在哪里?”马刺队中的后卫丹尼·格林准确地回答出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澳大利亚。

于是在第二阶段队员们自己畅所欲言时,格林自然而然地和队中澳大利亚籍后卫帕蒂·米尔斯攀谈了起来。对此波波维奇表示:“帕蒂·米尔斯来到球队之前,没有人知道澳洲土著居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当他开始讲述故乡的那些风土人情,其他人简直听得目瞪口呆。”那个时候他就坚定了自己的决定,要让球员们多懂得一些东西,哪怕和篮球没什么关系也是好的。

波波维奇这样做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他想让队中的本土球员和外籍球员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以便在球场上产生更好的化学反应。一直以来,马刺队都被认为是联盟中最团结的球队之一,是团队篮球的楷模。

另一方面,波波维奇也希望这些经历能够帮助球员们成长。他在座谈会上会直面美国社会的种种问题,邀请球员们与他一起进行探讨。他曾邀请约翰·卡洛斯(1968年奥运会铜牌获得者,在领奬台时高举戴着黑手套的左手,为黑人发声)为球员们演讲,也会在2012年大选以后给球员们寄去美国大选辩论的碟片,希望球员们探讨一些社会议题。

当被问及为什么这样做时,波波维奇用他一如既往的幽默回答说:“为了自己高兴。”但之后他说,希望马刺球员都能做积极活跃的公民,而不仅仅是个职业运动员,这样他们的人生会更加完整。波波维奇坚信,这样做对篮球也有帮助,球员们会更有共同语言,会更愿意并肩作战。

马刺队球员对波波维奇的做法也大加赞赏。队中内线拉马库斯·阿尔德里奇说:“波波维奇从不害怕说出自己的观点和信仰,是他让我们知道,生活远远不止篮球和NBA。”

4

在篮球以外的世界里,波波维奇也在践行着自己的价值观。正如从NBA执教以来一直做得那样,他身体力行地打破着美国社会中的种种“铁幕”。

这也是他屡次批评特朗普的原因。马刺老帅曾公开在采访时一改平时幽默,偶尔温情的态度,直言不讳地将新任美国总统称为“歧视女性、排斥外国人、种族歧视以及嘲笑残障人士的人”,在波波维奇看来,特朗普的出现,正是美国社会“被撕裂”的标志。

但波波维奇不同,他关心女性和少数族裔的权益,身体力行地参与慈善活动试图改变美国社会的种种问题。他曾与“圣安东尼奥食物银行(San Antonio Food Bank)”和“合脚的鞋(Shoes That Fit)”等几家慈善机构和非盈利组织合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帮助贫困人士与儿童。2017年,波波维奇帮助J/P HRO组织筹集资金,以便后者在海地开展救援项目。

格雷格·波波维奇:拿过总统选票的北美头牌主帅

同时,马刺队也是NBA中第一支雇佣女性教练的球队。2015年,马刺队雇佣美国女篮国手贝基·哈蒙为球队助教。在波波维奇看来,这一任命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他说自己看中的是贝基·哈蒙的能力而非性别,因此男女之间并没有差距。

这些举措,让波波维奇在圣安东尼奥本地深受爱戴。2016年大选期间,曾有圣安东尼奥人在汽车保险杠上贴“波波维奇当总统的标语”。更有甚者,曾有25位选民将波波维奇选为总统。在他们看来,受人尊敬的马刺老帅远比特朗普要靠谱得多。

当然,波波维奇曾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再未来加入政界,但他不会停止对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发表看法,“这个世界很大,我的队员们来自于世界各地,我想让他们彼此分享文化和知识,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到更多的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