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电影《春色一箩筐》:我这一生,都在品尝路的味道

作者:菩提恶之花
美国电影《春色一箩筐》:我这一生,都在品尝路的味道
美国电影《春色一箩筐》:我这一生,都在品尝路的味道

美国电影《春色一箩筐》:

我这一生,都在品尝路的味道

如果不是River,这剧《春色一箩筐》可能就是寻常的爱情悲欢离合,如果不是River的早逝,莱昂纳多的男人味不会过早褪去,进入人们的视线,可是River这样一个美少年,倒在自己戏如人生的堕落生活。

相比《我自己的爱达荷》男男飙戏,《春色一箩筐》的男女显得怀旧感伤,奔赴战争的前夜,男主纯属挑衅坠入了自己给恐龙女主设置的圈套。实际上,有点自卑地面对Pretty Woman,反倒是那些相貌寻常的女人,不时绽放出诱人的星光。

女主显然是男主为了赢得“最丑女孩大赛”奖金,从街上刻意找来的女孩,当然相貌平常的女主对即将到来的尴尬一无所知,她甚至对夜色中,男主邀约的那场舞会有些期待。

美国电影《春色一箩筐》:我这一生,都在品尝路的味道

有些矛盾纠结的是,女人到底是善良淳朴点好,还是精灵世故,长袖善舞呢?这是电影之外的问题,也是生活中的选择题,男人对待鱼和熊掌的态势,基本是贪婪的路数。

彼时《我自己的爱达荷》,River与基努戏里戏外,光辉闪烁,摇滚颓唐,摩托轰鸣,我可能更怀念两个男人逍遥骑行大半个美国的形象。实际上,那些中途退场的人们,仿佛一瞬间,留下了深刻的挂牵,转身而逝。

电影里的爱情起始于女人的善良淳朴,女主很快原谅了追来道歉的男主,舞会上感觉被愚弄的一幕随之烟消云散。这个细节展开有点笨拙懵懂,爱情往往是不经意的,直到彼此心中难以割舍,美妙才渐渐淡去。

美国电影《春色一箩筐》:我这一生,都在品尝路的味道

越战背景下的小民生活,多少有点沉重,好在被忧伤地塞满了民谣、嬉皮士、阶级、性解 放等等元素,稀释了男主女主逐渐升温相处之后,终究各奔东西的宿命。世界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消逝变得悲痛抑或美好,流星划过,很快淹没在摩肩接踵的喧嚣之中。

孤男寡女的那些小腔调,倾诉和聆听,还有随之而来的春宵一刻明显值得期待,至于未必有的以后,没有谁在意了。所以两个人告别时,Bob Dylan的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越战和肯尼迪遇刺的背景,使得大时代的小人物,几乎没有去留的痕迹。

意乱情迷的男主,这要回溯到起始四个叛逆男孩,权当少年、男孩吧,奔赴战场的年龄,暴力不过是放荡的游戏之一,譬如“最丑女孩大赛”,他们手臂上纹着蜜蜂,许诺彼此永远浑蛋,友谊永恒,以为越战不过是另一场随时可以结束的摩托车追逐赛。

美国电影《春色一箩筐》:我这一生,都在品尝路的味道

战争算是人类刻意开端,自身相互杀戮的高智商游戏,讨论的意义不大,也未必有结果。枪林弹雨归来的男主,孑然一身,四个浑蛋小蜜蜂团体只剩下一个人,他在手臂纹了四只蜜蜂,这四只小蜜蜂霎时感觉到银幕内外世界的渺小,或许残存的爱情,愈发弥足可贵。

不胜艳羡电影流淌的自由,我还是唏嘘地想起,男主打开了咖啡馆各色的留声机,比起夜色温柔的爱爱,两个人此时的相拥,慢慢起舞,战争以及马路上的醉汉,四人组其他三人荷尔蒙的肆虐浪费等等的噪音,都没有凝滞他们再也不会有的你侬我侬。

最值得期待的,不仅仅是战后一瘸一拐的男主与女主,如释重负的重逢,还有导演Nancy Savoca为了男主女主的欢愉,所奉献的配乐,除了Bob Dylan熟悉的歌声,其他属于那个垮掉、迷惘时代的梦想,一去不复返。

美国电影《春色一箩筐》:我这一生,都在品尝路的味道

插画:Max Ernst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