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崔鸿:第一个敢于为少数民族政权写历史的人

作者:善本古籍
崔鸿:第一个敢于为少数民族政权写历史的人

“十六国”因北魏史学家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他自北方所有大大小小的七十八个政权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大、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

崔鸿出生在齐州清河,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临清市。他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官员。

崔鸿:第一个敢于为少数民族政权写历史的人

崔鸿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家族熏陶,所以他有相当不错的文学素养,小的时候便博览四书五经,礼仪春秋,知天文地理,通晓古今。崔鸿的故事可谓是一个传奇,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家里大人谈论政事,他便旁听,时而还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他的独到见解另崔鸿的老师和父亲都觉得不可思议,连连称赞。

崔鸿年龄稍微大点以后,便参加了当时的京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崔鸿的故事还是要从他当时的志向说起,他励志要再写一部全面的,详细的介绍十六国历史的著作。同时他开始为他的理想而努力。为了抄录、搜集史料,他几乎拿出了自己所有的财产和俸禄,有时甚至没有买纸的钱,可见他是在生活相当艰苦的情况下来编书的。过了几年以后,《十六国春秋》初稿已经基本完成。但是为了写完最后的五部分,完成自己的追求,他四处去找剩下的书卷。等了整整二十年,才找到最后五部分的资料,将这本书写完。这十六国分别为:成汉(巴氐)、前赵(匈奴)、后赵(羯)、前凉、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燕(鲜卑)、后秦(羌)、西秦(鲜卑)、后凉、南凉(鲜卑)、西凉(氐)、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及胡夏(匈奴),简称“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一夏”,后世称为“五胡十六国”。当然实际上这一时期国家数目远多于16个,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仇池、代国、高句丽、冉魏、西燕、吐谷浑、西蜀和翟魏等。不过近些年,有些出版部门认为本着民族团结不能再提“五胡十六国”,而部分教科书也改成了“少数民族南下”。

崔鸿的故事也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他是第一个敢于为少数民族政权写历史的人,这在历史上非常少见。所以说他是非常伟大的一个文学家。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个动乱的时代,但是对于史学,却是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无疑,崔鸿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崔鸿生活在北魏年间,是个十分有名气的史学家,他出身自书香世家,从小就非常的聪慧好学,对历史类的书籍尤为喜爱,而他走入仕途之后曾经担任过兵部郎中、司徒长史以及黄门侍郎等职位,最终在525年的时候离开了人世,而他去世之后也被追封为镇东将军和青州刺史。而《崔鸿墓志》则是在他去世之后记载的一些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以及论述作品,那么《崔鸿墓志》具体是怎样的呢?

崔鸿:第一个敢于为少数民族政权写历史的人

《崔鸿墓志》,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刊。也就是他去世的第二年完成的,主要介绍的就是崔鸿的一生事迹以及他的相关著述,青石质,正方形,边长八十二厘米。志文魏书,二十八行,行二十八字。有盖,盝顶形,素面,已破碎。在墓志上面本来还有个盝顶形的盖子,但是发现的时候就已经破裂了。1973年冬出土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南崔鸿夫妇合葬墓中,今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崔鸿,《魏书》、《北史》有传。

《崔鸿墓志》墓志的书法也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出了当时的书法特点,而且还有着十分重要的艺术和文物价值。可以说不管在当时还是在当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崔鸿墓志》的书法有着非常独特的特点,看上去具备了方圆的双重样貌,而且笔迹也十分地冷峻,雕刻的刀工和下笔的韵味都充分地体现出来,具有一种特殊的高雅美感。《崔鸿墓志》书法独具风貌,用笔方圆兼施,笔画工整峻峭,刀意笔韵俱存。结体呈纵势,重心偏上,空阔灵动,错落天成。魏书经过汉末以来三百年的变革发展,至北魏后期已进入精雕细琢的阶段,多数作品雄强中蕴涵着秀逸,奇峻中流落着雅美,《崔鸿墓志》充分展现了这一时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