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增新:为祖国领土完整贡献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围

作者:甬说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是先有国再有家,如果国家饱受战火的摧残,那么又何来小家的幸福?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族,这个家族从存在起便经过分分合合、起起落落,在这一个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雄。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每一个为国家付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都值得人们永远铭记。没有他们弹尽力竭为人民着想,又怎会有安定安稳的生活?又何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然而,有不少英雄的事迹都随着他们的逝去而掩埋,无人知晓。

杨增新:为祖国领土完整贡献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围

被垃圾掩埋的墓碑

16年6月18日,北京晨报发表了一篇报刊,标题为:区级文保杨增新墓被垃圾包围。这篇报道向我们揭示出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事迹。杨增新是中国清朝时期的民族英雄,为了祖国领土保存完整,他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可他的墓碑却被垃圾包围。

据报道,杨增新的墓碑上被游客刻满了字,连旁边的指示牌也没有被放过,喷满了小广告。英雄的烈骨就被埋葬在这一片土地之上,他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可是等到作古之后,他却得不到安息。

墓碑边上成堆的垃圾让人早已看不出来墓碑的原样。记者在采访了附近的居民之后了解到,当地居民只知道那里是文物保护区,但那里究竟是谁的墓,墓的背后有什么故事,他们却一无所知。

英雄已逝,我们不曾了解过他当年的艰辛与困苦,也将他的功劳永远抛掷脑后,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他的成果,享受着安定。再看着他的被垃圾掩埋的墓碑,不禁让人感到心痛。

杨增新:为祖国领土完整贡献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围

英雄事迹

杨增新从小就饱读诗书,他生长的环境让他自小就看着无数的动乱,小小的年纪,他就下定决心要为国家效力。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他更加努力的学习,诗书礼义他都熟读,孙子兵法也被他反复研究得透彻。

光绪十五年,杨增新考上了进士,先后任职河州知州、陆军学堂总办等。在任职期间兢兢业业,政绩突出。然而,杨增新并不想在安稳的朝堂上升职。身处朝堂之中,杨增新时常会受到重任,旁人穷其一生追逐的权势、名利,他在朝堂之中都能获得。

但他走上仕途的初衷不是权势,不是财富,而是想要拯救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他的心中始终放不下的,就是边境的战乱。

杨增新:为祖国领土完整贡献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围

当时正是边境战乱的时期,蒙古军队时常进犯我国边疆,企图借此侵略中国。杨增新身处朝堂,却早已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惦记着边疆地区的将士与百姓。于是,杨增新自动请缨,抛却了朝堂之上的繁华,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来到边疆之地。

他一直深刻的知道战火会给百姓带来无尽的苦难,可始终没有亲眼看过边疆地区的状况,当他来到边疆,看到这本应该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土地硝烟四起,看到百姓流离失所,他感到心痛万分。

进入边疆之后,他先后担任了阿克苏、镇迪两道道台等职位,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奋勇抗敌,将试图进犯的蒙古军队多次击退。只因他的心中坚定着,即使用鲜血与胜利交换,也是他甘之如饴的,在他的信念中,保护国家和人民是他的毕生追求。

之后,杨增新长期留在新疆,担任新疆的省长,对新疆的治理长达十七年。在他留在新疆的十七年,新疆地区正是时局动荡的时期。在沙俄帝国主义者的煽动下,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一直想要独立,想要脱离中国。

杨增新:为祖国领土完整贡献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围

这样的煽动与挑拨使得新疆边境时常遭受侵袭,驻守在新疆的每一个士兵都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不仅如此,在境内又有哥老会进行起义活动,他们反抗政府,甚至煽动什么都不懂的农民生事,在各处制造骚乱。

这样内忧外患的状况导致杨增新一度举步维艰。但他在自请来到边疆时就已经做好了艰难的准备,他不会因为有困难就退缩。相反,在时局艰难的情况下,他愈挫愈勇,首先将国家的军队对准那些试图进犯的“外人”,誓死抵抗外敌。

杨增新:为祖国领土完整贡献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围

哥老会

外敌的威胁暂时解除之后,杨增新终于能专心治理新疆内部。那些被煽动的百姓都是普通群众,在这些农民里,大多数人都没有读过书或者读的书不多,正是因此,他们才会被煽动,会轻易相信他人。

对于这些百姓,杨增新从没想过用强势的方式镇压,这些百姓都是我们的家人,是杨增新誓死保护的人。因此,他采取了以柔克刚的手段,对这些百姓进行安抚,同时镇压那些煽动百姓的势力,渐渐地,新疆走上了正轨,人民走向了安稳。

即使一切都走上了正轨,杨增新也没有放松,他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杨增新成为新疆人民爱戴的英雄,可与此同时,他也成为那些反动势力的眼中钉,那些反动势力不愿意看着杨增新带领新疆越来越好,便开始行刺杨增新。

杨增新:为祖国领土完整贡献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围

1928年,这个戎马半生的英雄,这个将整副身心都放在人民与国家身上的英雄,在他正准备大展宏图带着人民生活得更好的时候,被自己的政治宿敌行刺,结束了这一生。杨增新死后,他的遗体辗转几个月才被送回北京安葬,葬在北京昌平区。

2003年,他的墓碑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可被列为保护单位的墓碑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他的墓碑附近杂草丛生,整个墓碑被垃圾包围。

杨增新:为祖国领土完整贡献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围

向英雄致敬

他在活着的时候,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放在人民身上,击退了侵犯边疆的外敌,保护了国家土地的完整,还维护了新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他就像是一个巨人,站在百姓前面为百姓遮风挡雨。

可他终究不是巨人,他以自己的身躯保护了人民,最后客死他乡,等到他逝去,他一直保护着的人民却连他的一块墓碑都保护不好。他一人,保护祖国无数百姓,可这么多百姓,保护不好一块墓碑,这让人感到心痛,他在天之灵,大概也是痛心的吧。

杨增新:为祖国领土完整贡献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围

每一个镇守边疆的将士,都是人民的英雄,是国家的英雄。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士兵,那些在将军的命令下冲锋陷阵的士兵,他们也是英雄。他们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明知前方兴许就是地狱之门,他们也不曾退缩,这些士兵和那些留下名字的将军一样值得我们铭记。

如今,世界开始走向和平,国家之间更希望维系这种和平,避免战争带来的灾难。尽管如此,边疆地区依然有不少驻扎的士兵。边疆地区是国家的一扇门,这扇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时刻都需要严防死守,一旦这扇门被敌人暴力打开,受难的就是门内十几亿的同胞。

杨增新:为祖国领土完整贡献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围

为了让同胞们在门内的生活稳定,边疆的士兵们不畏严寒,也不惧酷暑,时时刻刻留意着附近邻国的动态,哪怕各国都在宣扬和平,他们也不敢放松,不敢给敌人留下丝毫破绽。

这世上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是因为有人在前方负重前行,他们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挡住所有风寒。

我们能做的,也不过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他们提供便利。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这些保护我们的人,永远都是我们应该铭记的人,是我们所有人的英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