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警探号丨“警察爸爸”李洋:希望社会再无未成年人犯罪

作者:光明网

当遇到失足未成年人时,他是他们的大哥,站在他们的角度,跟他们谈天说地;他是他们的叔叔,引导他们走回正途;他还是他们的爸爸,用自己的爱,去陪伴他们成长。他就是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法制支队未成年人案件审理中队探长李洋。

自从接触涉未成年人案件后,李洋深觉自己面对的孩子们,可能因为自己的原因,一辈子就有了变化,人生就有了急转弯。“我希望未成年人案件审理中队有一天就不存在了,没有未成年人犯罪就太好了,这是我的一个美好的愿望。愿他们心如花木,向阳而生。”李洋说道。

警探号丨“警察爸爸”李洋:希望社会再无未成年人犯罪

换位思考引导少年回归正途

曾负责重案审查工作的李洋,刚到未成年人案件审理中队时也曾很不适应。“重案的是非是很清楚的,但涉未成年人案件案情都不复杂,案件好审,人心却难修复。”李洋说,自己的工作重心也从单纯的案件审讯,变成了帮教、转化。

今年年初,李洋遇到了一个17岁的少年小钊,因盗窃摩托车被警方抓获,之前还有多次行政处罚记录。

“他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颓废,在审讯中也是很不配合、拒不供认。”李洋表示,很多时候,民警在面对未成年人时都要换位思考。“叛逆期的人不太好沟通,我就回想我十六七岁的时候什么样,感觉那时候就是自尊心极强,特别需要认同感。”李洋觉得,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未成年人,首先,都不能上来就觉得他是个坏孩子。

当时,李洋发现这个小钊特别喜欢摩托车,而自己也曾很喜欢摩托车,便跟他聊起了摩托车。

慢慢的,小钊的话匣子打开了。李洋这才知道,小钊的母亲走后,父亲长期酗酒,长期不回家,只有小姑经常照顾小钊。慢慢的,小钊逐渐染上社会上的恶习,小小年纪就学抽烟喝酒。

“我跟他说我曾经也是年少轻狂,但年轻人犯错也正常,但你也需要明白自己盗窃的事实。”李洋说道。最终,小钊不但供述了自己盗窃摩托车的行为,还因在看守所内表现很好,主动归还了摩托车,申请了取保候审。

在小钊离开的那天,李洋特意给小钊买了一个摩托车的模型。小钊手捧着摩托车,眼泪忍不住留了下来。“他说他一直希望过生日的时候,让爸爸送给他一个摩托车模型,真希望我就是他爸爸。”李洋说道。

因在审理完涉未成年人案件后,中队都会联合社工对未成年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踪和帮教期。慢慢的,小钊的思想有了彻底转变。“他曾经的愿望是当一个摩托车手,后来他跟我说,我当不了摩托车手,以后就修摩托车吧。”而最让李洋赶到欣慰的,是小钊跟他保证,以后再也不做违法的事了。

“大大”成了“爸爸”

2020年4月,一个老奶奶带着自己7岁的孙子小东,到海淀分局西三旗派出所报案,称其儿子涉嫌遗弃罪。李洋到达现场后了解到,小东的父母在他两岁的时候就离婚了,法院将孩子判给了父亲,而父亲直接将小东扔给奶奶照顾,便不管了。小东的母亲也离开了北京,还将小东的所有身份证件都拿走了。今年,小东到了上学的年级,却因没有任何身份证明,而无法办理上学手续。

李洋觉得,小东已经7岁了,他必须先帮小东解决上学的问题。于是,他开始查阅各种法规,终于找到了解决途径。“按理说7岁的男孩都是特别活泼、调皮的,但小东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每次我带他去办各种手续时,他都搀着奶奶走。”李洋说道,最多的时候,他一周要带小东去不同的地方办理3次手续。功夫不负有心人,7月15日,李洋终于帮小东开好了所有证明,解决了小东入学问题。

入学问题虽然解决了,但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小东却离不开李洋了。“那时候小东经常给我发微信,跟我聊天,可能是因为父爱的缺失,他把对父爱的渴望转移到了我身上。”李洋说,连小东的奶奶都曾说,“大大要是爸爸就好了。”有一天晚上,小东给李洋发来一条语音,说“大大你干嘛呢?我想你了。”“7岁小孩子的声音还是奶声奶气的,’大大’听起来又很像’爸爸’,当时我一放语音,我媳妇还质问我来着,但我后来也解释清楚了,她也很理解。”李洋笑着说。

警探号丨“警察爸爸”李洋:希望社会再无未成年人犯罪

也许那时候李洋还没有想到,后来,他真的成了小东的“爸爸”。

经过了解的深入,李洋得知,小东的奶奶今年已经65岁了,还有心脏疾病,装了起搏器。一直以来,奶奶都只靠退休金生活。小东的世界特别简单,只有家里和公园。“因为他奶奶的身体不好,没有人带他去过动物园,也没坐过什么小火车。他的玩具也很简单,只有两个小盒子和一个小宝箱。”李洋说,他自己也有孩子,想到正常的孩子都有很多玩具,都有父母的陪伴,再看到小东,他觉得特别心酸。

于是,每当李洋周末有时间能带孩子出去玩时,他都会去接上小东一起。“我带他去商场里的游乐场玩,去野生动物园,第一次去的时候他特别兴奋。”有时候,李洋也会买一些牛奶、饼干、小汽车给小东送过去。慢慢地,小东直接叫李洋爸爸,而李洋的家庭也接受了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

9月1日开学那天,李洋请假去学校接小东放学,小东特别开心。“我就是要告诉他,好好学习,‘警察爸爸’看好他。”李洋说道。

让未成年人的心理有所改变

为了更好的做好未成年人审讯工作,李洋翻阅了很多判决卷宗、案件资料,还特意学习了未成年人心理学。

现在,每当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李洋都会先熟悉卷宗,了解他的个人情况。在证据链完整的情况下,也允许他先辩解,再慢慢从情感上去感化他。

警探号丨“警察爸爸”李洋:希望社会再无未成年人犯罪

“我更想给孩子重塑三观,让他们自己改变自己,引导他们回归正路,给他们带来光明。”李洋觉得,他现在的工作中教育和转化未成年人的职能更为重要。而案件审讯后的回访,就是以民警的名义,给孩子和家长建立一个桥梁。

在李洋经手的一个案件中,几个未成年人频繁的去超市偷烟、偷吃的。“他们是有一个人抽烟,慢慢的几个人就都抽烟了。他们去偷东西,还变成一种竞赛模式,互相问偷了多少。”经过了解,李洋发现,这些孩子大多都是因为家庭的原因,有情感上的缺失。而且法律意识淡薄,不觉得这样犯罪是多大的事。

“未成年人的世界还是相对小一点的,非常需要正确的引导。”在李洋眼里,涉案未成年人的未来有无数种可能。平时,李洋和同事会就一个案件反复论证,希望能拿出一个最佳的方案,能让未孩子们的心理有所改变。

“我希望海淀分局法制支队未成年人案件审理中队,有一天就不存在了,没有未成年人犯罪就太好了,但是这也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李洋说,他希望所有未成年人都能心如花木,向阳而生。

实习生 杨丽娟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叶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