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世界上是否真的出现过"科学怪人"?一个被当成故事的真实事件

作者:闭家锁的红枫

文/东逸居士

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是近代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里面的人造人弗兰肯斯坦被多次搬上荧幕,成为了继吸血鬼、狼人、木乃伊之后的又一大恐怖名角。

很多人认为,弗兰肯斯坦这个角色是雪莱脑洞打开的产物。其实这个故事有它自己的出处,也就是说,曾经确实出现过先弗兰肯斯坦这类的"人造人"。

世界上是否真的出现过"科学怪人"?一个被当成故事的真实事件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弗兰肯斯坦》的作者玛丽·雪莱,原名玛丽·沃尔斯通克拉福特·葛德文,生于1797年的英国伦敦,父亲葛德文和母亲玛丽·沃尔斯通克拉福特,都是当时的上层知识分子。玛丽自幼得以见识那个时代的精英人物来到家里,与父亲一起高谈阔论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从而深受父母及其精英群体理想主义和激进主义影响。

大约在16岁的时候,玛丽和她未来的丈夫珀西·雪莱相识。那时,珀西热衷于葛德文的哲学思想,花了很多时间在葛德文家里讨论政治活动。玛丽和珀西志趣相投,他们很快相恋了。玛丽不顾父亲的阻止,于1814年和珀西私奔法国,并在欧洲游览了6个星期。

有了这些高端的资源,可以说玛丽的朋友圈子都是英国最年轻、知识精英群体。因为人脉广,她得以认识各个行业的"高人"。比如,撰写《唐璜》的拜伦便是雪莱朋友圈中的重要一员。除了文人,在她的朋友圈中还有以进化论成名的达尔文和意大利科学家乔瓦尼·阿尔迪尼。

世界上是否真的出现过"科学怪人"?一个被当成故事的真实事件

正是这些资源,才有了后来《弗兰肯斯坦》精神架构。1803年的时候,乔瓦尼·阿尔迪尼做了去一个轰动英国的试验,他找到了一具死囚的尸体,然后运用电击的方式,想令其再生。

根据《新门历》的上的记录,乔瓦尼·阿尔迪尼挑选的试验对象是乔英国的一名杀人犯,名叫治·福斯特。在那天罪犯施行绞刑以后,乔瓦尼·阿尔迪尼就开始了实验。当被电流击中时福斯特的身体时,整个尸体开始"颤抖",脸部也开始扭曲了,它的"右手被举起来握紧,小腿和大腿开始运动"。

当时尸体就像是要马上"复苏"了一般,引起了在场观看的人一片骇然。虽然最后并没有让死尸完全"复活",但这实验给科学界得出一个当时看来比较靠谱的复活办法,那就是电击。

后来乔瓦尼·阿尔迪尼将这个试验的经过告诉了告诉了玛丽。所以,专门研究《弗兰肯斯坦》这部小说历史教授卢万.莫里斯断定,玛丽雪莱当时并非在创作一部科幻题材作品,而是在创作一部现实题材作品。

世界上是否真的出现过"科学怪人"?一个被当成故事的真实事件

在玛丽的小说《弗兰肯斯坦》中写到"在创造人造人的过程中,最大的麻烦并非身体的拼接,而是需要大量的电。" 以当时的科技来说,电力属于高端能源,不容易取得。但到了现代,电已经不是问题,而问题出现在了"尸体拼接"上。

1954年前苏联医生弗拉基米尔·德米科夫将一只狗的头和两条前腿接在另一只狗的后脖上,然而这只双头狗虽然两个头都可以独立进食,但牠们只幸存了四天。随后的二十四次试验中,时间最长的也只活了二十九天。

在2018年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塞尔吉-卡纳瓦罗在奥地利维也纳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世界第一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已经在一具遗体上成功实施,实施的地点正是在中国。

当然,最后,这个"弗兰肯斯坦"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一直没有被公开,按照医学上的说法,卡纳瓦罗的头颅移植手术是在遗体上进行的,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手术。在当今的一跃解普遍认为,"手术应该是指在活体上进行的操作,在遗体上进行的实际是解剖或解剖学研究。"

毕竟这个"弗兰肯斯坦计划"并没有让那句尸体真正地活过来。

但有一名生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患者,在久治不愈的情况下,把卡纳韦罗提出的"换头手术"成了这名患者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但到了2019年上半年,多诺夫却突然改主意了,他表示自己现在不会做换头术,而是将采取传统疗法改善自己的肌肉萎缩症状,他可能不会成为第一个接受该手术的人了。

世界上是否真的出现过"科学怪人"?一个被当成故事的真实事件

显然,最后他自己也认为这事情,不太靠谱了。

以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为背景的影视剧已经超过了100多部。环球电影公司在"最具影响力的101位虚拟人物"中,"弗兰肯斯坦的怪物"居第6位,可见这个"怪物"是有多出名了。特别是这本书还提出了一系列深刻问题:科技是否能驾驭自然界、如何处理科学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如何对待异类生命体等等。 

这些论点,直到现在人们还在寻求答案。毕竟,科学的不断进步,也意味着对自然的改变越来越强,但这并不是让人可以为所欲为。毕竟对待所谓的"天道"还是要抱有敬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