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跑过多少次“30公里”?

作者:98跑
你跑过多少次“30公里”?

1997年10月04日,北京马拉松暨第八届全国运动会马拉松决赛,我国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内蒙古名将胡钢军以2小时09分18秒的成绩夺得冠军,并创造新的全国纪录。胡钢军也成为中国第一个跑进“2小时10分”大关的马拉松运动员。

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的比赛距离对运动员的综合运动能力以及意志品质均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其中,耐力水平是评价马拉松运动员综合运动能力最重要的素质。

因此,有氧耐力一直是马拉松运动员最看重的训练内容,而定期进行30公里长距离训练也是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必须强化的专项能力。

你跑过多少次“30公里”?

胡钢军(后排左一)

我国著名马拉松运动员胡钢军在运动队训练期间,经常前往河北兴隆国家训练基地进行全封闭训练。

兴隆国家训练基地平均海拔600多米,内有海拔2118米的燕山主峰——雾灵山(适合高原训练),森林覆盖面积达64%之多,夏季平均气温22摄氏度,被誉为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训练基地,也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天然空调训练基地,胡钢军封闭训练期训练重点利用高原优势强化长距离专项训练。

长距离训练:30公里,强度要求:6成体力(或心率140次-150次/分)。这是98跑俱乐部夏训第二阶段(3/5)周期训练中的一堂重点训练课。课程目标:提升学员有氧耐力。

长距离训练类型

你跑过多少次“30公里”?

30公里长距离训练要求主要是取决于这堂课想达到的训练目的。通常,我们把30公里长距离分为三个类型:基础训练阶段;周期训练阶段;赛前训练阶段。

基础训练阶段:该阶段进行30公里长距离训练目的是为了恢复或保持运动员长时间持续跑的能力,主要是以完成距离为目的。例如:跑步初级阶段;夏天高温高湿天气,以及身体康复阶段(竞技状态不佳、伤病康复训练阶段)。

周期训练阶段:该阶段进行30公里训练主要是以提高和巩固运动员有氧耐力为目的。通常在训练比较系统,竞技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建议15~20天左右可以进行一次30公里长距离训练。

赛前训练阶段:该阶段进行30公里训练主要是以适应比赛强度为目的。通常在赛前40-42天,和赛前18-20天进行两次30~32公里长距离训练。

长距离训练强度

你跑过多少次“30公里”?

基础训练阶段:训练强度要求:6成体力(或心率135次-140次/分);体感:呼吸非常舒畅,说话很轻松。

周期训练阶段:训练强度要求:7成体力(或心率145次-150次/分);体感:呼吸比较舒畅,说话较轻松。

赛前训练阶段:训练强度要求:8成体力(或心率155次-160次/分);体感:呼吸比较急促,说话较吃力。

长距离注意事项

你跑过多少次“30公里”?

对于马拉松运动员来讲,最适合训练和比赛的温度是:10~15℃(湿度30%左右)。比如:被誉为“世界纪录温床”的柏林马拉松赛,历年比赛时的气温基本在15℃以下。

因为,一旦气温达到30度以上,运动员体内热量不易直接传导散发,核心温度上升。这时候肌肉收缩能力就会下降;出汗、失水多,容易出现电解质失衡,表现为眩晕、肌肉无力或抽搐;神经系统也会出现保护性抑制,兴奋度下降,让速度慢下来,抑制核心温度上升。

所以,在炎热的夏天要参训练和比赛都要量力而行,不要过于追求成绩。而且,高温天跑步如果配速有所下降,也不要轻易认为能力下降而失去信心。

曾有一项针对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群体的调查发现,在32摄氏度的环境下跑步,相对于10~15摄氏度的最佳的跑步温度,每公里配速会慢16~20秒左右。

加强饮食营养

你跑过多少次“30公里”?

饮食要清淡

夏天训练身体消耗大,要注意饮食营养。夏季饮食要清淡,油腻的食物可使消化系统负担增加,并产生困倦感,兴奋性和运动欲望也会下降。

同时少摄入“高升糖指数”的食物,比如甜食、甜饮料,因为这些食物中的糖类分子很小,会被快速吸收,造成血糖快速升高、之后快速下降,这时人体也会觉得萎靡不振。

足够的蛋白质

摄取足够的蛋白质,饮食中应该增加一些牛肉、海鲜等高蛋白食物。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提高基础代谢率、提高身体的兴奋性。

多吃新鲜蔬果,保证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新鲜蔬果中含有丰富的钾,它是帮助维持细胞水分的主要矿物质之一。钾的缺乏会使人感到软弱无力,也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葡萄干、橘子、香蕉、苹果中都富含钾。

适量补充一些B族维生素(主要来源于粗粮、瘦肉、蛋类、奶制品等),这是神经功能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

补充电解质和水

第三,在炎热的夏季跑步,出汗量倍增,比其它季节更容易发生脱水现象。出汗量受运动持续强度和时间、气温、湿度、人体的适应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炎热环境中,一次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的失水量可达1-3公斤,同时伴随着电解质流失。所以夏季跑步,水和电解质的合理供给是保证训练效果和训练安全的关键。

而且,运动后也要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目的是快速恢复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同时加快运动后的恢复。

加强睡眠质量

高质量睡眠是身体快速恢复的保障。尽可能做到早睡早起,如果条件允许,养成午休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