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奇迹"为全球减贫贡献力量

作者:意檀香研究

商业里程3.6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高铁无疑是中国发展的一张名片。一条高铁线路,就像一根牵引绳,拉动着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让很多地区摆脱贫困。例如,中国安徽省金寨县依靠高铁发展旅游业,并于4月宣布退出贫困县级序列,这是中国减贫成就的缩影。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减贫奇迹"本身就是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巨大贡献。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的成就为世界减贫努力贡献了70%以上。从2012年到2019年底,在短短七年多的时间里,中国的贫困率下降了9000多万,从10.2%下降到0.6%。今年完成全面脱贫目标后,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的减贫目标。"过去10年来,中国一直是为全球减贫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说。"

"中国奇迹"为全球减贫贡献力量

目前,新爆发的冠状动脉肺炎对全球减贫行动构成重大挑战。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7月发布的《202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预测,今年将有7100万人重返极端贫困。报告还指出,人类发展指数将在30年来首次下降。在最近一次联合国成立75周年峰会上,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再次呼吁将发展放在全球宏观框架的首位,从而为世界渡过危机指明了道路。在近期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与中国减贫经验"网络研讨会上,各方表示,中国减贫经验值得借鉴。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代表格罗布勒先生指出,中国在非洲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非洲赞赏中国的发展模式,从中国学到了很多东西"。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中阿研究中心研究员圣地亚哥·布斯特罗认为,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与自身发展道路上的经济增长息息相关。

事实上,发展是解决中国贫困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8.5亿人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人口最多的减贫奇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领中国人民全面脱贫攻坚。即使在疫情爆发下,中国实现千贫攻坚目标的决心和信心也没有动摇。

"中国奇迹"为全球减贫贡献力量

4月,习近平访问陕西,聚焦扶贫主题,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举措指明方向和路径,发出中国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明确信号。事实证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加号问题",中国的一系列应对措施是有效的。截至4月底,中国领先的扶贫企业复工率超过97%,1-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5%,其中不乏贫困地区农产品。它们通过活船和电商平台进入居民消费清单,成为疫情下减贫的新亮点。正如48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Stephen Perry)所感叹的那样,"使我们摆脱贫困的目标深深植根于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的灵魂中"。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在促进减贫的同时,通过人文交流、合作研究和技术援助,积极帮助其他国家共同摆脱贫困。从坦桑尼亚的种植项目,到东南亚三国示范综合村开发项目,再到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旗下的斐济草药项目,再到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减贫交流和培训项目,中国一直是其他发展中国家脱贫的生动典范。

今年以来,当各国减贫工作受到疫情打击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积极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倡导"发展第一",加强南南合作,落实G20债务减免倡议。6月,中国作为创始成员加入联合国"消除贫困联盟",提出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将使有关国家约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Charles Onunajju表示,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非洲国家在后疫情时代实现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行动网领导委员会主席、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认为,中国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更大的世界意义。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只有作出更大的努力,世界才能朝着消除贫困的目标前进。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表示,"中国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世界发展处于黯淡状态的今天,中国将继续在自身发展和深度上参与国际合作,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贡献,照亮世界方向,让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国际评论评论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