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铿锵开放的警界玫瑰——记洞口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肖辉

作者:晨邵阳
铿锵开放的警界玫瑰——记洞口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肖辉

警旗飘飘映红颜,英姿飒爽半边天。

利剑在手斩恶魔,愿得平安满人间。

请点击观看微视频

美丽橘城洞口县,有这么一名女子,秀气文雅,妩媚娴静。不认识她的人,绝不可能把她的职业跟警察联系到一起,而且干的还是刑警。工作上的她英姿飒爽,虎虎生威,干起事来雷厉风行,干练果断;战场上的她胆大心细,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她有三个响当当的外号:温柔“女汉子”、拼命“女三郎”、智勇“女神探”。她,就是洞口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民警肖辉。

请点击观看微视

铿锵开放的警界玫瑰——记洞口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肖辉
铿锵开放的警界玫瑰——记洞口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肖辉

2018年2月被市局荣记个人三等功;

2019年3月获邵阳市公安机关刑事技术技能大比武先进个人;

2019年6月获邵阳市公安机关现场规范执法“微课程”大比武“优秀专题奖”;

同年底,因工作业绩突出,肖辉同志被评为“邵阳市青年岗位能手”;

2020年7月被公安部评为优秀刑事技术员。

铿锵开放的警界玫瑰——记洞口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肖辉
铿锵开放的警界玫瑰——记洞口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肖辉

从警十年,干刑警十年,干刑事技术也是十年。自我调侃三“十”而立的她,不忘初心使命,牢记从警誓言,践行服务宗旨,处处发挥党员民警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刑事科学技术骨干,她倍感自豪的是自己的“师姐”身份。她会不失时机的对全局各单位的技术员进行业务培训,时间不一、地点不定,破案间隙是她授课的最佳时段,发案现场是她授课的战时讲堂,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不辞忙碌诚恳授课的身影。

她授课的内容灵活多变,有时是现场勘验基本要领的掌握,有时是痕迹物证的发现与提取,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犯罪心理、文化程度、职业特点以及案发现场的周边环境、发案时段的气候特征等都能成为她授课的重点内容。她培训过的人数达180余人次,在全局形成了一个技艺精湛的刑事科学技术团队,大大提高了刑事技术在实战应用中的“含金量”,屡破大案,屡建奇功。

肖辉的丈夫也是基层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作为“双警”家庭,她总是因为工作而亏欠家人。由于工作量大,加班熬通宵成为常态。在两个孩子的哺乳期,为了工作,她忍痛割爱,先后将两个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养,目的就是为了提前断奶,以便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安心工作。有时加班到半夜回到娘家,看到哭着不肯睡觉等妈妈的孩子,她只能含着眼泪笑着哄孩子睡觉。她把工作上的苦与累当作职责所在,化做爱的源泉,守护万家灯火,维护一方平安。

铿锵开放的警界玫瑰——记洞口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肖辉

2016年3月,离预产期只有15天的她写了请假条准备休产假,恰在当天,本县花园镇沅江村发生了一起影响恶劣的入室抢劫杀人案,专案组前期调查走访没有获取任何有价值的破案线索。工作当前,她义无反顾,把请假条放进抽屉,请缨参战。她多次前往发案现场进行勘验,收集检材后又返回实验室进行检验,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通过连续13天不辞疲惫的工作,最终从痕迹物证检验中打开突破口,发现了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为破案提供了关键依据,明确侦察方向后一举破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此时离她的预产期只剩下2天,同事们问她累不累?她嫣然一笑:谁叫我是“女汉子”?

2019年5月25日晚上11点多钟,忙碌了一天的肖辉同志刚回到家准备休息,突然接到通知,洞口县黄桥镇发生一起凶杀案,身为城关派出所民警的丈夫也在此时接到单位指令,立即赶赴黄桥镇设卡,全县戒严,堵截抓捕犯罪嫌疑人。警情就是命令!两口子“丢下”家中的两个幼儿(大的三岁,小的不足一岁),披上警服就出了家门,途中打电话向父母“求援”来家中照看小孩。她和同事们在发案现场进行勘察,解剖尸体,搜寻物证,检验痕迹,分析研究案情,直至案件成功告破。知道她家庭情况的人被她“丢下”小孩奔赴战场的事迹所感动,笑着问她:如此拼命为哪般?她笑着反问:谁说三郎本是男?

2020年2月11日凌晨,本县花古街道一商店突发大火,店主被烧死,公安机关进行现场勘查后,断定这是一起故意杀人焚尸案。肖辉同志再次披挂上阵,负责现场勘验工作。

由于发案现场先被火烧,后被水洗,破坏严重,勘验工作难度大,稍有疏忽,就可能错失每一个疑点,错过每一个细节。她不胆怯,不气馁,坚信“嫌疑人百密而有一疏”的勘察工作信条,沉着迎战,细心勘验,通宵达旦处理痕迹物证,最终做出大胆推断,并整理成详实的现场勘验报告。专案组依此揪出了嫌疑人的狐狸尾巴,此案成功告破。有人问她:这样一起“失火现场”,你是怎么跟行凶杀人案联系到一起的?她笑着回答:犯罪分子如果那么容易束手就擒,那世上还有神探吗?

大力加强县域警务 坚决防控县域风险

全面开创新时代县域公安工作新局面

【来源:洞口公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