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祁阳县七里桥镇挂榜山村:山清水秀风光好 安居乐业幸福多

作者:日常恶魔

—分享—

红网时刻永州4月22日讯(通讯员 柏劲松 陈文龙)走进祁阳县七里桥镇挂榜山村,映入眼帘的是满山满岭的竹木,在缕缕晨雾的装扮下,似人间仙境;呼入的空气,十分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村民礼貌待人、笑容满面,村道宽敞,环境整洁。2018年挂榜山村脱贫攻坚工作在省检中,群众的满意度为百分之百。挂榜山村给大家心中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山清水秀风光好,安居乐业幸福多。

共同的目标:按期脱贫

挂榜山村由挂榜山村与大坳村合并而成,是省级深度贫困村。合村不合心是最容易出现的现象。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267人,占全村人口的30.2%。通过前几年的帮扶,至2018年底,全村还有21户48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低到5.44%。按照总体安排,今年要实现整村脱贫。

挂榜山村原来是山高路险,交通不便,自来水不通,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不好。因这里是濒危野生保护动物——挂榜山小鲵的核心保护区,这里以环境保护为主,不得开垦和开发,产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驻村帮扶工作队入驻以后,大家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路不好就修路,水不通就改水,上厕所不方便就改厕,收入低就拓宽增收渠道,完全按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对焦解决。

在“住房有保障”上,前年全村集中搬迁安置了6户,去年安置了24户。在公路建设上,第四、五组从未通路,他们将路修通,总长达5公里;去年全村硬化村道1.7公里,拓宽村道4公里。新建了一座光伏发电站,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4万元。采取订单式养殖模式,由金丽鸽业提供技术培训和支持,并按协议价格回收,既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又可为贫困户增收。挂榜山村还发展药材种植、修整茶园、建立扶贫车间,拓宽了贫困户创收渠道和就业门路。

相似的表现:任劳任怨

祁阳县县长金彪和县政协副主席于建春是挂榜山村脱贫攻坚的分管领导,他们每过几天就要到村里看看,了解进展,解决问题。特别是于建春将7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脱贫攻坚上。1月17日,下雪,出行不便,她怕村里的老人受冻挨饿,购买了帽子、大米等物质,顶着风雪,专程送到村里,送到贫困户的手中。

县派驻村队长桂德志以村为家,将村民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贫困户蒋中心喂养了2头母猪,他按传统方法喂养,小土猪在体重25公斤左右就发情,影响增重。桂德志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前在10公斤左右就将小猪阉割。对母猪配种,他主动联系县畜牧站,采用人工配种的方式,不仅减少了开支,由原来的400元/次降低到40元/次,而且提高了产仔数。他还指导做好疾病防疫等方面。

村党支部书记陈国胜,以前在贵阳市做木材雕刻生意,每年有几十万的收入。后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后,一门心思放在了村里,他的收入明显降低,他妻子因此有几个月不愿与他通电话。村主任彭红军舍小家为大家,对村民非常贴心,为大家购物送货、送医送药。村会计蒋永波,原在广西桂林市从事建筑行业,将家安置在桂林,年收入有几十万元。当选村干部后,去年只回家3次,今年还没有回去1次,他妻子只好两头跑。村支两委干部团结共事,融洽相处,遇到问题不推诿,碰到矛盾积极化解。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正是有了这样一群甘于寂寞、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人,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样的感受:幸福和谐

“我现在当小建筑包工头,除吃穿外,家里还有余款。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驻村工作队员。”47岁的贫困户彭爱国由衷地感谢。

彭爱国因房屋倒塌,只好靠租住在文家冲小学旁边生活。2017年,他享受异地分散安置政策,国家给他补助了九万元,他新建了125平方米的房子。工作队介绍他到广东务工,每月收入3000多元。在此期间他学会了建房技术。现在享受了医保、社保和教育扶贫等优惠政策。他妻子患精神病,去年12月18号突然发病,扶贫队长桂德志得到消息后马上用私家车将她送县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79岁的彭杨义高兴地说:“我在这里务工,每天得80块钱工资。驻村队员对我们很关心,补了1.5万元修缮了房屋,还发小鸡苗和树苗给我,我夫妻二人每年每人得养老金1182元,医保金还返还了一半。现在有好的房屋住了,路和自来水也通了,还安排我务工。我生活很幸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