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陪伴 3 亿儿童进入梦乡,「讲故事」还有多少「新故事」?化身佩奇哄娃,比爸爸妈妈还管用知识付费让人焦虑,儿童音频却让人快乐儿童音频的新故事:内容为王,智能硬件

作者:替代视频共享细菌

2015年陈奕雯录《小猪佩奇》时,没想到这个ip会火遍全球。因为工作太忙,试音时她甚至有点希望“不被选中”。当时录音棚的人也没听过这个ip,只想着“多送一些声音给英国选,不知道他们要什么”。

那一年,电视剧《花千骨》热播。饰演女主角的赵丽颖一炮而红,为其配音的陈奕雯也越来越忙,经常到了晚上才有空录《小猪佩奇》。断断续续录了100多集,一年后陈奕雯才从朋友口中得知,《小猪佩奇》是全球最顶尖的儿童ip之一,对她来说可能是不亚于《花千骨》的代表作。

陪伴 3 亿儿童进入梦乡,「讲故事」还有多少「新故事」?化身佩奇哄娃,比爸爸妈妈还管用知识付费让人焦虑,儿童音频却让人快乐儿童音频的新故事:内容为王,智能硬件

同样没想到的,还有蜻蜓fm儿童频道的负责人陈强。他没想到,《小猪佩奇》会成为平台上播放量最高的儿童节目。接下来,蜻蜓fm不但要联合陈奕雯等人,成立「儿童声优联盟」,还要为硬件厂商开放内容接口。

时间越来越碎片化,耳朵经济持续火热。经济寒冬和二胎政策,又让教育成为2018最拥挤的赛道之一。

就在今年,喜马拉雅、得到、樊登读书等平台,都陆续推出针对少儿的音频产品。更早入局的人已经在“摘桃”——两个月前,开售不足一年的《凯叔·三国演义》,销售额突破了2000万。

我们好奇的是,「讲故事」这门旧手艺,作为互联网一门新生意,会带来一个怎样的新故事?

陪伴 3 亿儿童进入梦乡,「讲故事」还有多少「新故事」?化身佩奇哄娃,比爸爸妈妈还管用知识付费让人焦虑,儿童音频却让人快乐儿童音频的新故事:内容为王,智能硬件

“我是佩奇,这是我的弟弟乔治,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的爸爸……”每晚,多少小朋友窝在被子里,听着这个清脆、俏皮的声音,进入梦乡。

这只2004年诞生于英国的粉红小猪,已经“俘虏”了全球180多个地区的儿童。《小猪佩奇》围绕猪女孩佩奇和她的朋友,讲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截至目前,已连载六季200多集。2015年,《小猪佩奇》版权方寻找中文配音,陈奕雯和佩奇因此结缘。

陪伴 3 亿儿童进入梦乡,「讲故事」还有多少「新故事」?化身佩奇哄娃,比爸爸妈妈还管用知识付费让人焦虑,儿童音频却让人快乐儿童音频的新故事:内容为王,智能硬件

陈奕雯小时候,在苏州当地电台的儿童节目做主持人。因为声线一直没怎么变,这份工作她一直做到高中。2010年她正式进入配音行业,五年里录了几百集《樱桃小丸子》。再往后,她为《花千骨》《青云志》等影视剧配音,逐渐在业内有了知名度。

接到《小猪佩奇》这个角色之前,陈奕雯已经很久没配过动画片了。英国版的配音是个小女孩,5岁就开始为佩奇配音,已经配了11年之久。陈奕雯虽自认“成熟很晚,幼稚期较长”,可成人的声线和儿童还是有差距,这让她不免有些担心。所幸片方不要求贴近原版,而是希望她“带入自己的理解”。

非科班出身,陈奕雯一直是个「体验派」。她不会存储声音库,用技巧调动声线,而是“住到小猪佩奇身体里”。“佩奇会遇到不同的人,有时开心,有时沮丧,会调皮,会撒娇……我会研究这种状态,而不是想它跟成人有哪些不同。”陈奕雯无法给声音安上几个形容词,她觉得自己调整的是声音「状态」,而不是声音「位置」。

陪伴 3 亿儿童进入梦乡,「讲故事」还有多少「新故事」?化身佩奇哄娃,比爸爸妈妈还管用知识付费让人焦虑,儿童音频却让人快乐儿童音频的新故事:内容为王,智能硬件

陈奕雯

2017年,陈奕雯有次去巴厘岛,参加朋友的婚礼。8个小时的红眼航班,陈奕雯已经困得睁不开眼。旁边座位的小孩,却全程外放《小猪佩奇》。崩溃之余,她觉得这个声音“好熟悉”。后来,她的朋友也遇到了类似事情,忍不住问她:“这个声音很熟,是不是你配的?”

渐渐地,“陈奕雯就是佩奇”这件事,身边人都知道了。一次,朋友突然打电话,告诉她邻居的宝宝不吃饭,想请她用佩奇的语气劝劝孩子。

那是陈奕雯第一次,用佩奇的声音跟孩子讲话。微信这头,她轻轻说:“听妈妈的话,要好好吃饭。好好吃饭,身体才能棒棒,才能长高高。”这位「佩奇」有点忐忑,朋友却直呼“太有用了”。这之后,她经常扮演小猪佩奇,一开始聊微信语音,后来打微信电话,还要把头像、昵称全部换成佩奇。再后来,她干脆录了几个音频文件,小朋友家长人手一份。

有段时间,陈奕雯每晚都要哄小孩睡觉。“有时候在外面开会,突然就有小朋友打电话来,问佩奇怎么样了。”陈奕雯说,有一次她嗓子哑了,电话那头的小朋友以为是佩奇病了,还特别暖心地对叮嘱她,要听妈妈的话乖乖吃药,打针要勇敢不要怕痛等。

这时候,她才突然意识到,声音可以影响人。对陈奕雯来说,小猪佩奇只是一个普通的童话角色,对全国上亿儿童来说,这却是一个陪伴他们长大的朋友。“声音有治愈能力,某些场合下,这个虚拟人物,比爸爸妈妈还管用。”

陪伴 3 亿儿童进入梦乡,「讲故事」还有多少「新故事」?化身佩奇哄娃,比爸爸妈妈还管用知识付费让人焦虑,儿童音频却让人快乐儿童音频的新故事:内容为王,智能硬件

陪伴小朋友长大的,不止有「佩奇」,还有个光头叔叔「凯叔」。

陪伴 3 亿儿童进入梦乡,「讲故事」还有多少「新故事」?化身佩奇哄娃,比爸爸妈妈还管用知识付费让人焦虑,儿童音频却让人快乐儿童音频的新故事:内容为王,智能硬件

30多年前,小学三年级的凯叔,迷上了田连元先生的评书。“那时候每天下午六点半,别的小朋友在看动画片,我却坐在马扎儿上听评书。”凯叔这个习惯,从小学三年级一直持续到考上大学,几乎一天都没间断过。

大学毕业后,凯叔一直从事配音、主持人工作。2013年,他离开工作近10年的央视,并在第二年成立儿童品牌「凯叔讲故事」。以前,凯叔只给两个女儿讲故事,现在,他的听众是全国2000万孩子。据公开资料显示,四年过去,「凯叔讲故事」已经播出8000多个故事,总播放量34亿次以上,时长共计2.67亿小时。

不止是单个内容ip,今年各大移动电台、知识付费平台,也开始加速儿童音频的布局。

今年1月,罗辑思维的「少年得到」上线公测;10月,喜马拉雅上线面向0~12岁儿童的故事音频平台「喜猫儿故事」;11月,樊登读书推出少儿阅读产品「樊登小读者」;本月初,蜻蜓fm举办儿童生态合作发布会,提出一系列儿童音频解决方案。

陪伴 3 亿儿童进入梦乡,「讲故事」还有多少「新故事」?化身佩奇哄娃,比爸爸妈妈还管用知识付费让人焦虑,儿童音频却让人快乐儿童音频的新故事:内容为王,智能硬件

“儿童频道在蜻蜓站内排名前三,平均日活200万以上,平均每日收听时长2小时左右。”陈强是蜻蜓fm儿童业务线总经理,他认为音频适合儿童消费的原因很多:一是家长对于孩子护眼的需求;二是音频对孩子的专注力、想象力可能有帮助;三是音频消费场景更多,伴随属性更强。

微影资本执行董事吴丽,曾主导过凯叔讲故事、十点读书、时间知道等项目的融资。基于人口结构和细分领域的投资逻辑,她这两年也看好儿童音频赛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0至14岁儿童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人。《中国城市儿童阅读调查报告》显示,74.8% 的孩子从 2 岁前便开始阅读,其中,喜欢数字化阅读和有声读物的孩子占比 65.7%。

投资「凯叔讲故事」,主要基于细分人群。“比如得到男性用户偏多,十点读书女性用户居多,亲子人群有没有好内容?”吴丽称,「凯叔讲故事」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单就“讲故事”这件事来说,行业里甚至不存在第二、第三,“差距太大了”。

当然,「讲故事」只是儿童音频的一个品类。陈强介绍,「儿童故事」在蜻蜓fm儿童频道里占60%以上,属于伴随性很强的产品,针对年龄段为0~6岁。再往上一点,就是「亲子教育」,比如学科启蒙、素质教育等等。

陪伴 3 亿儿童进入梦乡,「讲故事」还有多少「新故事」?化身佩奇哄娃,比爸爸妈妈还管用知识付费让人焦虑,儿童音频却让人快乐儿童音频的新故事:内容为王,智能硬件

不可否认,近几年知识付费的风口,带动了儿童音频的发展。但陈强认为,绝大多数儿童产品,并不属于「知识付费」,只有给家长听的,比如孕期育儿知识,才能叫「知识付费」。

“成年人因为求知欲,引发焦虑或者实现自我满足,这是知识付费。儿童是纯真的,如果说哪个产品让他们焦虑,价值观就不对了。儿童产品的伴随性,应该大于学习性。”陈强解释,成年人的知识付费没有问题,但是运用到儿童身上,就要更加谨慎小心。

这个观点,和凯叔不谋而合。他曾提出一个公式:极致儿童内容=快乐+成长+穿越。成年人内容像商品,儿童内容却像工艺品,“文案、音乐、画面……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极致,所有极致汇总成工艺品,最终拥有穿越时间的特性”。

陪伴 3 亿儿童进入梦乡,「讲故事」还有多少「新故事」?化身佩奇哄娃,比爸爸妈妈还管用知识付费让人焦虑,儿童音频却让人快乐儿童音频的新故事:内容为王,智能硬件

儿童音频不是一个新市场,也不是一个小市场。

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现在孩子们手里的米兔故事机,漂洋过海来的《小猪佩奇》,不过是这届90后小时候听的磁带,里面放着《白雪公主》和《灰姑娘》。

这个行业看似横跨多个领域,实际核心还是「儿童早教」。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在线教育领域中,儿童早教企业获投数量最高,占比23.3%。

陪伴 3 亿儿童进入梦乡,「讲故事」还有多少「新故事」?化身佩奇哄娃,比爸爸妈妈还管用知识付费让人焦虑,儿童音频却让人快乐儿童音频的新故事:内容为王,智能硬件

虽然讲故事的媒介在变,但陈强表示,《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经典读物,现在的收听量依然很大。吴丽也表示,很多诗词、国学内容早有文字版,只是通过音频,变成孩子容易接受的形式。「凯叔讲故事」也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基于《西游记》等经典名著,重新释义。

“我不认为你把动画片的原音,放在平台上就能直接向用户收费。”陈强介绍,《小猪佩奇》中文音频除了呈现5分钟的动画内容,还加入了3分钟左右的科普内容。整个过程,蜻蜓fm会配备制作人,完成内容的策划和落地,版权方进行音频录制,最后双方共同运营。平台方投入成本在百万级别。

“我觉得在这个赛道,关键不是你采用什么模式进来,而是你生产的内容是否优质。”在吴丽看来,「凯叔讲故事」的模式并不复杂,“这个赛道不缺内容,但持续生产好内容的公司不多,凯叔其实建立了自己的内容门槛”。

凯叔在很多场合,分享过一个故事。因为故事讲得太生动,他曾遭遇家长投诉:孩子听了不睡觉。后来凯叔使用「睡前诗」的办法,在每个故事后面,加上一首生涩的古诗。每首诗朗读7~15遍,声音越来越小。一些家长反馈,连他们自己都要听睡着了。

陪伴 3 亿儿童进入梦乡,「讲故事」还有多少「新故事」?化身佩奇哄娃,比爸爸妈妈还管用知识付费让人焦虑,儿童音频却让人快乐儿童音频的新故事:内容为王,智能硬件

这就要提到另一个关键词:场景。

陈强表示,儿童音频最常见的消费时间为晚上8点,基本为1个小时的睡前故事,其次是早上,很多人会放半小时的儿歌。时间、内容、行为都相对固定。人工智能,此刻有了出场机会。

创丰资本分析师胡蕤认为,新的音频机会仅在细分垂直使用场景中诞生。同时这类初创应用要具备与智能设备的连接能力,并带有相应的数据收集与数据沉淀属性。市场调研公司 canalys预测,2018 年全球智能音箱的保有量,将接近 1 亿台。

今年5月,喜马拉雅上线晓雅mini,主打0~14岁人群,首日销量破百万。相较之下,蜻蜓fm选择轻模式,把内容开源给各大硬件厂商。蜻蜓fm透露,预计2019年投入1.5亿元在优质儿童音频内容上。

正如吴丽所言,内容是这个行业的核心。「凯叔讲故事」第一个付费产品是《凯叔西游记》,玩偶、绘本、u盘等东西,被打包到一个铁盒里,卖250元。里面的专属故事机,只能听西游记第一部内容,且不能接入其它音频文件。然而正是这样一款产品,卖出了3万多套。

这还是内容付费、智能音箱都不太发达的2015年。

陈强表示,2016年亲子智能陪伴设备是6万台,市场规模达0.2亿,到2018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600万台、12亿。跑马圈地阶段,更多资源精力投在硬件生产和渠道上,很多厂商缺乏专业的音频内容团队。专门做服务商定制内容,可能是一个突围的机会。

陪伴 3 亿儿童进入梦乡,「讲故事」还有多少「新故事」?化身佩奇哄娃,比爸爸妈妈还管用知识付费让人焦虑,儿童音频却让人快乐儿童音频的新故事:内容为王,智能硬件

对「凯叔讲故事」来说,大部分营收来自内容付费,今年新榜采访凯叔时,他曾透露2018年营收预计达到4亿。吴丽认为,「凯叔讲故事」已经是一个亲子消费品牌,不但可以联合第三方开发内容,还能售卖儿童相关的其它产品。

对蜻蜓fm等平台方来说,当「知识付费」不再新鲜,它会转向「内容付费」和「服务付费」,故事机或许是个新故事,但「前景」是否意味着「钱景」,无从得知。可能人们更关心的,是声音作为媒介,硬件作为出口,未来生活将变成什么样。

无论如何,「讲故事」这门「旧手艺」,今天已经成了一门「新生意」。

陪伴 3 亿儿童进入梦乡,「讲故事」还有多少「新故事」?化身佩奇哄娃,比爸爸妈妈还管用知识付费让人焦虑,儿童音频却让人快乐儿童音频的新故事:内容为王,智能硬件
陪伴 3 亿儿童进入梦乡,「讲故事」还有多少「新故事」?化身佩奇哄娃,比爸爸妈妈还管用知识付费让人焦虑,儿童音频却让人快乐儿童音频的新故事:内容为王,智能硬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