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铁血北朝51:废弃二百多年的古都因他而重生,孝文帝为何选中洛阳

作者:西楼访古
铁血北朝51:废弃二百多年的古都因他而重生,孝文帝为何选中洛阳

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孝文帝率领百万步骑渡黄河到达洛阳。此时的洛阳正笼罩在秋雨连绵之中,道路泥泞不堪,孝文帝下诏大军驻扎修整,他自己则趁机对这座古城进行了一次实地走访调查。

秋雨中孝文帝在群臣陪同下登上残破的城楼,看到眼前的残垣断壁,孝文帝大为感慨,口诵黍离之诗,为之流涕。

黍离之诗出自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这是一首抒发亡国悲情的作品。西周灭亡后,一位周朝大夫路经西周的宫殿遗址,看到遍地的黍离疯长,淹没了宫殿残垣,心中悲戚,有感而发。于是便有了这首著名的亡国之诗。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孝文帝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对中原文化典籍的了解果然非同一般,足见他的汉化程度之深,其深厚的文化素养由此可见。

铁血北朝51:废弃二百多年的古都因他而重生,孝文帝为何选中洛阳

汉魏故都洛阳城在二百年前的西晋“八王之乱”以及后来的“永嘉之乱”中毁于战火,城市形同废墟,孝文帝来到这里甚至连住宿都是难题,因为实在找不到像样的房子做行宫。

好在洛阳城西北角的金墉城受损较轻,城中还有居民生活,条件还算可以。于是孝文帝的行宫便暂设其中,作为迁洛之初的临时落脚地。

孝文帝看到的这座形同废墟的洛阳城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魏洛阳城,这里曾经做过东汉、曹魏、西晋三朝首都,西晋末年的战乱使这座城市毁于一旦,一蹶不振二百多年。

汉魏洛阳城遗址至今尚存,位于今天的洛阳市区东北15公里处的邙山与洛河之间的平原上,目前已经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遗址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孟津区和偃师区三区交界处,这座古老的城市有着三千年的悠久历史,它始建于西周中期,最初的作用是监视参与叛乱的殷商遗民,这里和市区王城公园附近的王城遗址遥遥相对。

铁血北朝51:废弃二百多年的古都因他而重生,孝文帝为何选中洛阳

西周灭亡后,周平王迁都洛邑,最初一直住在王城,王子朝之乱后周天子逃到成周避难,国都也随之迁到了这里,成周就是后来的汉魏洛阳城。一直到东周最后一代天子周赧王时才再次迁回王城。

秦朝统一六国后,在此地设置三川郡,早在秦朝时洛阳城中便有了南宫。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获胜而告终,刘邦称帝后最初打算定都于洛阳,曾在南宫设宴款待群臣。刘邦和他的开国功臣都是关东人氏,很多人故土难离,便建议定都洛阳。

刘邦一开始是同意的,决定以洛阳为都城,不久在刘敬、张良等人的劝说下,刘邦又改变了主意,放弃洛阳西入关中,以长安为都城。一直到二百年后,中兴汉室的光武帝刘秀自河北起兵,收复中原,再度以洛阳为都城,建立了东汉王朝。

也就是东汉时期奠定了洛阳城市建设的基本格局,整座城市由宫城、内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城址平面接近长方形,四面共有12座城门,其中东西面各三座,南面四座,北面两座。如今南面的城墙和城门因为洛河改道的缘故被冲毁,已经荡然无存了。

铁血北朝51:废弃二百多年的古都因他而重生,孝文帝为何选中洛阳

刘秀定都洛阳时宫城中只有一座南宫,到了他儿子明帝永平三年(60年)时,在南宫北门的中东门大街以北兴建了规模远超南宫的北宫。从此洛阳城中便形成了南北两宫制。

南宫是皇帝处理朝政、召见大臣的办公区,北宫则是帝后嫔妃的生活区,两宫之间有通道连接。这种南北两宫的格局历经东汉、曹魏和西晋数百年都没有大的改变,直到城市被战火摧毁。又过了一百多年后鲜卑人的马蹄踩在了这片废墟上。

大军到了洛阳后便原地待命,大家都猜不透孝文帝的心思,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孝文帝这些天早出晚归,参观洛阳城的风土人情,有条不紊推进他的计划。

洛桥是洛河上的一座浮桥,在当时洛河上除了这座浮桥,并没有石桥,因此这座桥便成了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

太学位于开阳门外的洛河北岸,是东汉时的最高学府,学生最多时达一万多人,规模很大。后来由于洛河改道的缘故,今天的太学遗址变到了洛河南岸的东大郊村北,其中有大部分遗址位于洛河河道中,已经荡然无存。

铁血北朝51:废弃二百多年的古都因他而重生,孝文帝为何选中洛阳

石经又名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典刻石,因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至光和六年(183年)之间,故而得名熹平石经。石经刻成后被立于太学门外展示,所以又有太学石经的叫法。

遗憾的是如此珍贵的文物却在刻成七年后便遭遇了灭顶之灾,西凉军阀董卓进京焚毁洛阳宫室,石经也遭到破坏,孝文帝看到的石经已经残缺不全了。北魏分裂后石经被运往高欢老巢邺城,途中遗失很多。隋朝时又从邺城运往长安,途中又损坏一批,到唐初收集时已经面目全非,所剩无几了。

孝文帝通过几天的走访,心中已经有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前几日风和日丽,天气晴朗,三军将士放假休息,晒晒被子,洗洗衣服,吊足了众人胃口。

这会儿眼看天气突变,凄风苦雨,阴雨绵绵,孝文帝一跃而起,这天气甚是适合出兵,下令全军开拔!

铁血北朝51:废弃二百多年的古都因他而重生,孝文帝为何选中洛阳

三军将士听到这个消息都傻眼了,那帮鲜卑贵族一路上跋山涉水都快被折磨散架了,好不容易到了洛阳,还没缓过劲儿,一听说又要上路,一个个叫苦不迭跑去找孝文帝诉苦。

这帮人跪在孝文帝马前一片哀嚎,请求停止南征,理由是秋雨连绵,道路泥泞,行军艰难,将士苦甚,如之奈何。

孝文帝跨马执鞭,不予理睬,坚持按计划出兵,态度非常坚决。

那帮鲜卑贵族大多都是孝文帝的叔伯长辈,对小皇帝也没多少敬畏,一个个呼天抢地,抱住马脖子不撒手,拉都拉不开。算你小子狠,有本事就一刀宰了你叔吧,与其被你玩死,还不如来个痛快的。

一圈将士都看傻了,这帮拓跋家人这是唱的哪一出呀。

孝文帝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叹道:

这,这,这,你们这是干甚呀,朕空国而来,誓要扫平江南,统一天下这万民可都看着呢。如果还没走出国界就打了退堂鼓,岂不被南朝之人取笑。

朕可丢不起这个人,真是难呀。

铁血北朝51:废弃二百多年的古都因他而重生,孝文帝为何选中洛阳

那帮贵族一看孝文帝左右为难的模样,知道有谱了,更加来劲儿了,坚持请求罢战退兵,态度非常坚决。你大爷我刚在平城盖了大宅子,娶了四房太太,真不想去江南马革裹尸呀。

不但贵族们不想打,连将士们也厌战,这些人见事情似有转机,也呼啦啦跪下加入请愿行列。

眼看水到渠成,孝文帝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长叹一声,丢掉马鞭说:百万大军兴师动众南下,如今尚未建立尺寸之功,如果就这样回去,如何面对平城父老?如何向天下子民交代?

诸位爱卿,你们说这可如何是好?

那帮老油条一听,敢情皇上这是把皮球踢给了他们呀,皇上肯定不会背这个虎头蛇尾的锅,那总得有人背吧。大伙正面面相觑之时,孝文帝图穷匕见了,说出了一番心里话。

甭想了,依朕看呐,不如就先暂停南征,是暂停,不是停止哦。为了方便日后就近对南方用兵,不如把京城迁到这里——洛阳。

他指了指脚下的土地。

铁血北朝51:废弃二百多年的古都因他而重生,孝文帝为何选中洛阳

话音未落,众人一片哗然,他们顿时意识到被皇上套路了,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局,皇上设下的局!什么用兵江南,统一天下,都是烟雾弹,真实意图就是为了迁都洛阳!

离开平城那个鲜卑人的发家之地,他们当然不同意,强烈反对。可开弓没有回头箭,要么继续南征,要么迁都洛阳。

二选一。

在孝文帝的威逼利诱下,鲜卑贵族们别无选择,只得极不情愿的接受现实,毕竟激怒皇上是什么下场,崔浩前辈已经给他们做了示范。

“群臣稽颡于马前,请停南伐。帝乃止。仍定迁都之计。”——《魏书•高祖纪》

经过一番煞费苦心的运作,孝文帝终于成功实现了他迁都洛阳的愿望。一个月后他便迫不及待地命司空穆亮、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等人组成营建新都领导小组,正式着手开工建设一座新洛阳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