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警犬科普系列一:《湄公河行動》裡“嘯天”家的那些事兒

作者:動物世界
警犬科普系列一:《湄公河行動》裡“嘯天”家的那些事兒

看過本片的小夥伴們肯定會對勇闖雷區的緝毒犬嘯天影響深刻,很多人問嘯天是什麼犬,今天在這裡我就跟大家說一說嘯天家的那些事兒。

哮天犬其實是比利時牧羊犬其中的一個品系,叫做比利時馬裡努阿犬,簡稱馬犬。

警犬科普系列一:《湄公河行動》裡“嘯天”家的那些事兒
警犬科普系列一:《湄公河行動》裡“嘯天”家的那些事兒
警犬科普系列一:《湄公河行動》裡“嘯天”家的那些事兒

我們家的馬犬

首先看看他們家的三個兄弟品系

警犬科普系列一:《湄公河行動》裡“嘯天”家的那些事兒

比利時格羅安達犬

警犬科普系列一:《湄公河行動》裡“嘯天”家的那些事兒

我們家的“坦克”就是比利時格羅安達犬

警犬科普系列一:《湄公河行動》裡“嘯天”家的那些事兒

比利時坦比連犬

警犬科普系列一:《湄公河行動》裡“嘯天”家的那些事兒

比利時拉坎諾斯牧羊犬

好像長相差得很遠哈......

關于馬犬的來曆,今天我要給大家一個非常專業的介紹...

看完了下面的文章,才能說自己是真正的“嘯天”粉

馬犬全稱比利時馬裡努阿犬,源自比利時。過去,多用于對羊或者牛的放牧。後來用于靈活性,服從性科目以及追蹤,護衛 和看守。 1891年9月29日,比利時牧羊犬協會成立。同年11月15日,獸醫教授adophe reul博士在cureghem集合了來自比利時的一群人。會議的目的是判定是否有本國的牧羊犬品種存在。專家會詢問了117名代表,認為的确有一 緻性的比利時牧羊犬存在。選出了其中的40條,這些犬的毛長、毛色 、 毛發類型 均有不同,但是結構上相像。 比利時牧羊犬,大多都是以起源的地命名,馬犬也不例外。

比利時馬裡努阿犬名自malines馬林市(法國名mechelen)。

比利時坦比連犬(tervuren)名自tervuren城,最初由 m.f.corbeel培育。

比利時格羅安達犬(groenendael)名自nicholas rose培育的黑色牧羊犬的村子。

比利時拉坎諾斯牧羊犬(laekenois) 繁育于antwerp和boom,沒有以城市名命名,而是以laeken的皇家公園命名,在那裡犬大多為牧羊師adien janssens工作。

警犬科普系列一:《湄公河行動》裡“嘯天”家的那些事兒

馬犬起源樹

1891年的馬林市,一批犬繁育者推動了比利時牧羊犬的出現。兩年之後的1901年第一條比利時牧羊犬(vos des polders)登記注冊。vos的父親dewet,認為是早期該犬種的始祖。vos,一條粗毛、淺黃色的犬,用于看守比利時亞麻種植園。 vos配了lise de laeken,然後又與它的女兒回交,之後産生了穩定的品種,其中毛色有淺灰也有黃色,有短毛也有粗毛。這些就是比利時牧羊犬培育 的基礎 。

警犬科普系列一:《湄公河行動》裡“嘯天”家的那些事兒

出生于1882年的salmo, 短毛、棕色條紋,是馬犬種類的基礎。是著名的1890年代的tomy的父親。tomy當時以特别的毛色和形态而紅極一時,既是是傑出的工作犬也是優秀的展示犬。 tomy 是第一條短毛牧羊犬,其毛色是黑淺黃色,頭部也是黑的。 tomy同擁有短毛和斑紋、頭部其他顔色的cora生出了tjop,短毛淺黃色頭部并不黑。tjop被認為是馬犬的主線,可在各著名馬犬背景中看到它。tjop和dewet,盡管很不相同,都是馬犬的主線。dewet,強勁有力、粗毛、淺黃色、有黑色的腹毛。tjop被認為是馬犬的原型。

警犬科普系列一:《湄公河行動》裡“嘯天”家的那些事兒

早期的繁育人認可馬犬沒有犧牲工作性 的漂亮及高雅 。曆來,馬犬以其優異的工作性著稱。直到現在,馬犬仍被認為是 四種比利時牧羊犬品種中最有可塑性的,無論是訓練接受程度、還是對多種訓練科目的适應性以及犬在訓練中的專注狀态的相對于其他三種都是最好的。馬犬常常用到于繁殖其它比利時犬品種,用以調整毛型、毛色、放牧驅動力以及工作性。過去曾有過四個 品系之間的雜交。盡管當時比利時協會并不贊成,實際上直到1973年被才禁。

1892年5月8日,在比利時cureghem舉辦了第一屆展示會。參賽的犬隻共有92隻,短毛的馬犬約占三分之一,其他多為是長毛。同年,制定了品種标準,按毛的類型分為 短,中,剛。這個标準多年來被改寫了很多次。最後比利時牧羊犬才按照毛型、毛色、毛長分為今天的四個品系。

1898年geudens博士和huyghaert在馬林市成立了第二個俱樂部,可以說是布魯塞爾俱樂部的分部。當時關于品種的産生了激烈的争論,對于毛色到底該有多長,專家們的意見始終不能統一。其中争論還包括到了工作能力和形體價值。此後reul博士的最早開辦的俱樂部消失了,而berger beige(bb) 俱樂部保留下來,并被官方認可。還認可了royal groenendael 俱樂部。後來2個俱樂部都保留下來了,直到1990年5月,(bb)和馬犬俱樂部最終合并。

從曆史角度來說,比利時拉坎諾斯牧羊犬很接近馬犬。都起源于馬犬的重要祖先antwerp 和boom. vos i 。vos 配了lieske ,一條短毛花紋的母犬,生了diane,即 tomy的母親。同樣的組合,生出了tom de vilvorde,非常出名的比利時拉坎諾斯牧羊犬。diane 是由adrien janssens 繁育的。而janssens的繁育的粗毛黃色犬種,就是當今比利時拉坎諾斯牧羊犬的鼻祖。

1890年後期,(bb)俱樂部僅有放牧工作性能的測試,huyghebaert開始測試比利時牧羊犬的項目類似馬術裡的花式騎術,其中包括跳高、跳遠、遊泳,後來才加入了護衛,這些就形成了比利時ring運動。1903年6月舉行了第一場比賽,勝利者是tjop的母親,cora i 。自此比賽每年一次。

警犬科普系列一:《湄公河行動》裡“嘯天”家的那些事兒

一戰前十年,馬犬的繁育者通力合作,并在歐洲開始推廣此品種。當時的de i'encols 犬舍,采用了cora i,dewet的血統,有極好的工作性能和展示性能。由于在警用性能和追蹤測試賽中越來越成功,是以慢慢的被普及。一戰中,犬的用途主要是信使、救生及拉車。第一次世界大戰給比利時國内的馬犬帶來了災難性的打擊,很多好的血統都消失了。一戰結束後,繁育者不得不重建失去的品質以及忽視馬犬的毛色來推廣普及。

由此造就了當今大家看到的馬犬。

這就是馬犬的曆史,如果覺得好可以關注我後續的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