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德國動物行為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卡爾.馮.費裡施所著的科普著作《動物的建築藝術》,他講述了陸地和海洋中很多種動物的築巢行為,其中就講到了黃猄蟻(oecophylla smaragdina)的築巢過程,其精彩的描述、尤其是書中所配的手工繪制的插圖,精美逼真,使人大開眼界。( 姜恩宇 攝)

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這就是黃猄蟻。

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中國已經研究确定了品種的螞蟻約有600以上,它們在熱帶雨林中是最容易遇到的一種昆蟲。這是雨林中不同螞蟻,采食的尼科巴弓背蟻。

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一般來說螞蟻可以清除動物屍體,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的生長,是雨林生态的重要一環。這是雨林中不同螞蟻,個體差異巨大的全異巨首蟻。

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這是采食的螞蟻。

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圖為采食的螞蟻。

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這個蟻巢大概有足球大小,一片片樹葉被螞蟻們巧妙地利用樹枝為支架彎曲起來,一片疊壓着另一片,并用一種白色的絲狀物粘連在一起,形成橢圓形的蟻巢。長約一厘米、長着兩隻黑黑的大眼睛的橘紅色黃猄蟻在上邊爬來爬去,忙碌地築巢,蟻穴已經即将完工。

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斜葉榕的樹葉大概比香煙盒稍微窄小一點,但是對一隻小小的黃猄蟻來說,就算是巨大的物體了,相當于一個人面對着兩、三個籃球場那麼大的一塊木闆。圖為黃猄蟻排着隊合力用嘴咬着樹葉往一塊拉。

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黃猄蟻在彎曲樹葉的時候,先是好幾多螞蟻一起排着橫隊,爬在樹葉的邊緣,然後用後腿鈎着樹葉,懸空探出身體用嘴去咬住另一片樹葉的邊緣,再一起使勁往回拉,使兩片樹葉慢慢合攏到一起。幹活都很賣力,誰也不偷懶。

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有時候兩片樹葉間的距離太大,超過了一隻螞蟻的身體長度,它們還會一隻咬住另一隻的腰部,形成一個“螞蟻鍊”,把距離太遠的兩片樹葉拉近合攏。圖為“螞蟻鍊”。

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在蟻穴的附近發現一種橘紅色的蜘蛛,它有八條腿、一對巨大的門齒,還有一對位于前腿和門齒之間有關節的多毛“觸手”,其顔色、大小、模樣都和黃猄蟻十分相似,這個蜘蛛并不結網捕食,而是在離黃猄蟻蟻穴大概三四米遠的地方,沿着樹枝、草葉爬來爬去,或者用蛛絲把自己從這裡飄蕩到那裡,尋找并捕食落單的黃猄蟻。圖為黃猄蟻殺手蟻蟹蛛(左側)捕食。

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黃猄蟻無法回頭反擊,然後才慢慢殺死獵物。這種蜘蛛叫蟻蟹蛛(amyciaea lineatipes)。圖中左側是蟻蟹蛛

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黃猄蟻築巢用的樹葉被一種白色的細絲粘連在一起,有的地方樹葉間縫隙過大,就用這種絲編織成綢子一樣光滑的絲網來粘結。

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黃猄蟻在合力捕獵,它們用力把獵物向四面八方拉扯,配合默契。

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黃猄蟻把獵物運回蟻穴。

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螞蟻築巢是組織嚴密、實施合理或者說很“科學”的行為,這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之功。人類也許很難了解,或不願承認,生物界許多“能工巧匠”在追求生存的過程中所發揮的“奇思妙想”和取得的“效費比”,要遠遠高于人類的水準。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并非唯獨鐘情于人類,我們應該對神奇造化所造就的大自黃猄蟻,真是一種了不起的螞蟻。

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