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封控區臨時醫療點:兩名醫務人員每日上門問診,穿防護服不敢輕易喝水

作者:紅星新聞

11月8日,是四川友誼醫院醫生李鴻和護士謝敏駐守錦江區藍光凱麗香江小區的第五天。他們所在的點位叫做“封控區臨時醫療點”,就位于小區門口。2個醫務人員,負責5棟樓,每棟42層。李鴻和謝敏這幾天的日常工作量十分驚人,封控期間,他們要對周邊近萬居民提供臨時的醫療服務。

封控區臨時醫療點:兩名醫務人員每日上門問診,穿防護服不敢輕易喝水

臨時醫療點醫生上門服務

穿上防護服後

不敢輕易喝水不敢上廁所

李鴻是四川友誼醫院的醫生,她和護士謝敏一起,自4日起便駐守在錦江區藍光凱麗香江小區。

每天,他們要穿着厚重的防護服來回穿梭在小區各個樓層之間。在封控期間,兩人每日上門診治平均二十餘次,為患者進行了皮下、肌肉注射8次。為封控區患者解決了出門看病,買藥、咨詢、用藥、心理指導等相關問題。

5日中午12時30分,在為一位因飲食不當導緻精神不好的女幼童診治好後,家長感激地說:“我們怎麼也叫不醒她,吓壞了,沒想到你們僅用穴位點按疏通就讓我的孩子醒了過來,手也有力了”。在封控區,還有一位獨居患者,因腿部疼痛行走不便,李鴻和謝敏第一時間趕到進行診治及發藥,“我一個人在家,沒想到社群和醫護人員對我如此關心。”獨居患者感歎。

因為不斷有居民的求醫請求,加上一旦穿上防護服不能輕易脫下,李鴻說,幾乎隻有在飯點的時候才能喝上一口水,然後上一次廁所。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他們不得不盡量少喝水。不過,李鴻說,每次忙完,社群從業人員就準備好了飯菜,這讓他們感到十分欣慰。

封控區臨時醫療點:兩名醫務人員每日上門問診,穿防護服不敢輕易喝水

夫妻檔 都很忙

丈夫是防疫人員 妻子是人民警察

從每天早上8點30分出發,到晚上9點30分傳回醫院全身消毒,回到家裡的時間都在夜裡十點過了。李鴻告訴記者,自己上國中的女兒目前正由嶽父嶽母照顧,女兒很懂事非常了解父母的工作。現在,他最擔心的是自己的妻子。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原來李鴻的妻子是一名人民警察,在李鴻參與到抗疫行列前兩天,妻子就已經“出征”參與抗疫工作。夫妻倆已經一周沒見,平時也沒有時間互道平安,“不知道她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一個女人在外工作吃不吃得消。”

目前,少了一開始的慌亂,臨時醫療點的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五天時間裡,李鴻和謝敏還遇到了很多暖心的事情,比如一位年過六十的醫者也在藍光凱麗香江小區接受隔離,為了給臨時醫療點減輕壓力,他多次提出要參與到駐點的醫療服務中。盡管這個請求最終被拒,不過李鴻十分感慨,老年人尚且如此,作為中青年的自己定當更努力。

紅星新聞記者 戴佳佳 受訪者供圖

編輯 王禾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封控區臨時醫療點:兩名醫務人員每日上門問診,穿防護服不敢輕易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