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歌42峰會》演唱了經典的"兩岸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作者:MtimeTime.com

北京5月24日電(新華社劉雙劉樹玲)台灣"第42屆民歌峰會"将于本月晚些時候在高雄和台北舉行,重溫最經典的曲目。台灣資深民謠歌手石曉榮24日在接受中國通訊社采訪時表示,他期待有一個正式的機會與大陸優秀民謠歌手面對面交流。

《民歌42峰會》演唱了經典的"兩岸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石曉榮在台北的發射場。中國通訊社記者 劉雙雙

他說,對音樂沒有限制,中國音樂的能量非常大。

台灣校園民歌運動起源于1970年代。尤其是1975年,楊德福和胡德福在台北市中山堂演唱了帶有餘锵的"懷舊四韻"等現代詩歌創作作品,被普遍認為是民歌運動的開端。面對當時西方音樂泛濫台灣街頭的局面,民歌運動鼓吹"用自己的語言寫自己的歌",期間從許多知名音樂家中走出來,留下了流行歌曲。

民歌峰會自2006年以來首次舉行,今年已進入第12個年頭。"民歌42峰會"不僅是對發起人石小榮在粉絲年度聚會上恪守的民歌的緻敬,也是對走過42年的民歌的緻敬。

今年民歌峰會定于本月27、28日在台北高雄舉行,石曉榮、王夢林、徐景軒、陳明軒、王海玲、曾淑琴、餘太岩、楊耀東、金志軒、于兆梅等14位民歌手将演唱《來春》、《陽光雨》等, 用吉他紀念青春。

《民歌42峰會》演唱了經典的"兩岸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民謠歌手現場演唱《春來臨》、《陽光小雨》。中國通訊社記者 劉雙雙

十幾年來,台灣歌手紛紛湧向大陸,在各個舞台上演唱民歌,如蔡琴、潘安邦、齊琴、王夢麟、孟廷玉、羅大佑等,觀衆都很熟悉。

石小榮認為,大陸有很多優秀的創作者和歌手,比如老狼的《你在同桌》和台灣的民歌都差不多。"希望有一個正式的平台,一個音樂會,人們一起彈吉他,互相介紹彼此的歌曲。

63歲的王夢林在4月份剛剛完成了第三次喉嚨手術,他堅持要參加。他告訴記者,他學會唱大陸的第一首民歌是"道聲靜止",旋律很美。多年來,内地民歌創作進展非常快,也非常像刀郎、王峰的歌。

去年11月,王夢琳與多位台灣歌手齊聚深圳,共唱了一場名為《40-唱另一個念頭》的演唱會。在他看來,一個兩岸家庭,更應該促進彼此之間的民歌交流。音樂沒有邊界,隻有交流才能進步。(完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