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日書單 |《 堅定不移》: 保羅·沃爾克詳述70年金融從業經驗與教訓推薦簡介推薦序

作者:老蔣書房
今日書單 |《 堅定不移》: 保羅·沃爾克詳述70年金融從業經驗與教訓推薦簡介推薦序

堅定不移 保羅沃爾克 著 美聯儲前主席保羅沃爾克 貨币政策國際 ¥98.2 購買

保羅•沃爾克(paul a. volcker)

1927年9月,出生于美國紐澤西州開普敦。

1945—1952年,先後就讀于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1971年,作為尼克松政府負責貨币事務的财政部副部長,沃爾克主導了美元與黃金的脫鈎,以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終結。

1975年,出任紐約聯儲行長。

1979—1987年,沃爾克出任美聯儲主席,馴服了“通脹野馬”,穩定了美國經濟。在此期間,沃爾克作為主要的親曆者,參與了“廣場協定”的談判,救助克萊斯勒和伊利諾伊大陸銀行等美國金融機構,處理儲蓄和貸款協會危機。

1996年,成立沃爾克委員會,調查瑞士銀行持有的、屬于大屠殺受害者的資産。

2000年,被任命為由19名成員組成的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主席,緻力于建立國際會計準則。

2004年,負責調查聯合國石油換食品項目中的腐敗行為。

2007年,負責審查世界銀行機構廉政部的工作及其反腐敗的成效。

2008年金融危機後,擔任奧巴馬總統經濟複蘇顧問委員會主席,提出加強金融監管的“沃爾克規則”。

2013年至今,成立“沃爾克聯盟”,旨在應對有效執行公共政策的挑戰,并重建公衆對政府的信任。

今日書單 |《 堅定不移》: 保羅·沃爾克詳述70年金融從業經驗與教訓推薦簡介推薦序
1.國際重大金融事件的決策者,全面還原曆史現場。有助于讀者加深對金融世界以及金融事件背後複雜的曆史、文化和政治因素的認知。 2.一部宏大的經濟與金融史。有助于讀者以全新視角體悟真實的金融世界,深層次了解金融表象背後的本質和内在邏輯。 3.一部金融監管與治國理政的啟示錄。有助于讀者站在金融泰鬥的肩膀上審視曆史、改進現狀、思考未來。 4.一部決策與管理智慧的參考書。有助于讀者參考複雜情況下如何專業、前瞻、理性地做出抉擇。 5.通俗易懂,頗有趣味。《堅定不移》這本書雖然采取了近乎白描的叙述方式,但閱讀時讀者并不會感到沉悶乏味,而且這本書的語言中時時滲透出不經意的幽默和睿智,頗有言近意遠、微言大義的古風。
今日書單 |《 堅定不移》: 保羅·沃爾克詳述70年金融從業經驗與教訓推薦簡介推薦序
作為美聯儲主席(1979—1987年),保羅•沃爾克馴服了美國經濟的“通脹野馬”,恢複了世界對各國中央銀行家的信心。在為六位美國總統服務的漫長而傑出的金融業生涯中,這一非凡成就隻是其中的一個關鍵插曲。他對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終結、“黃金視窗”的關閉和2008年金融危機等改變世界的事件的洞見,為全世界提供了生動而持久的經驗和教訓:穩定的價格、健全的金融、紀律嚴明和高效運作的政府,這“三個真理”至關重要。 沃爾克以充滿智慧、幽默和博學的語言,娓娓道來他幾十年職業生涯中的重大事件,生動地展示了在風雲激蕩、複雜莫測的世界經濟與政治環境中,他與世界上的政治家、中央銀行家和金融家是如何應對危機的。 這本書不僅展現了沃爾克一生堅定不移、正直、專業前瞻地追求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發展的曆程,更反映了國際金融與貨币體系變革演進史,折射出世界經濟發展的脈絡。
今日書單 |《 堅定不移》: 保羅·沃爾克詳述70年金融從業經驗與教訓推薦簡介推薦序

一位耄耋老人的良知與責任

朱 民

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前副總裁

2017年底, 我去紐約參加20國集團名人小組會議, 也去看望了我的老師保羅•沃爾克。2016年8月,我從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卸任,一晃眼,已有一年多沒有見他了。我請他和他夫人安克在他家附近的一家餐館就餐。他一進門,我就迎上去和他打招呼。他很高興,看上去精神矍铄。他坐下後,朝我眨眨眼說:“我開始寫書了。”我又驚又喜。 在過去的10年裡, 我一直建議,甚至督促他寫書。雖然書店裡有幾本關于他的書,但都隻寫到他的美聯儲任期結束。而我一直認為, 他離開美聯儲的人生更精彩。出于社會責任感,他從美聯儲主席職位卸任後,臨危受命,積極地投入到幾件社會重大信譽事件中,如安然-安達信事件調查和重組、聯合國對伊拉克的石油換食品項目的A錢腐敗案的調查和整改、世界銀行的反腐敗調查等。這些事情其實更複雜,更艱難,更能反映他的能力、智慧、價值觀和人生态度,也會對後人更有啟迪。

雖然我多次力推他寫一部完整的自傳,還為他找了合作者,但他總推辭說:“還有人讀這些老東西嗎?我還是做些具體實事吧。”有感于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到華爾街就業,他捐出自己全部的存款,成立了“沃爾克聯盟”—— 一個非營利性組織, 緻力于推進高等院校大學和研究所學生的公共管理學科研究、學科設定和發展,促進全球公共管理教育的發展和合作,鼓勵大學給予公共服務教育訓練更多、更好的關注,讓年輕人對公共服務産生興趣,重新改善公共服務領域,使該領域成為一個有挑戰性的好的工作場所。

而今,他突然開始考慮寫書了。我喜不自禁。

“進展如何?有我能做的事嗎?”我問道。

“剛寫到第二章,還在寫大學生活呢。”他答道。

“您慢慢寫,千萬别累着了。”然後我轉向安克。

“他一定要自己寫,而且是老式的手寫,先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在紙上,再修改,經常塗得滿滿的,一坐就是四五個小時,說也不聽。”安克抱怨着,保羅•沃爾克笑眯眯地看着她。

轉眼又是一年。2018年末,在《财經》的年度書會上,keeping at it : the quest for sound money and good government被評為“2018年度書籍”。《财經》委托我給他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詢問他能否做個視訊采訪,在年度書會上播放。一反以往當天電子郵件往來的習慣,一周後我才收到他的回複。他在郵件中說,書獲提名,他理應講幾句,但近由于身體不好,醫生不讓他出門,是以他隻能在家做,也許可以做一個很短很短的視訊。他強調了“很短”。 我當時心頭咯噔一下——這可不是他的風格, 他從不訴說健康問題,非常獨立。我每次想扶他下台階或上樓梯,他都不讓,一定要堅持自己來。我預感,他身體虛弱了。

在《财經》年度書會上,視訊播放了。他一出現在螢幕上,我的心就一沉,眼淚都掉下來了。沃爾克瘦了很多,兩腮都陷進去了,大大的眼睛深深地凹了進去。他的聲音有些嘶啞,手放在膝蓋上,偶爾動一下。他不再有手勢,也沒有了往日的神采。當然,他91歲了。但我還是對他急劇的衰老感到震驚。他緩緩地說:

“我曾發誓永遠不寫回憶錄,但在一兩年前我改變了主意。衆所周知,美國如今的政治形勢令人沮喪,美國公民對自己的政府缺乏信任,這種情況十分不尋常,但近年來卻屢見不鮮,以至在幾乎每年都進行民意調查的一個組織報告顯示,隻有不到20%的美國人認為政府大多數時候做的事情是對的,這對民主來說不是很好的消息,你無法在人們對政府沒有起碼的信心的情況下去維持民主。是以,我認為有必要從我的經驗中總結一些要點,包括中央銀行(獨立的中央銀行)的重要性、維護物價穩定的重要性,這一點美國已經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還必須一直小心地去維護它。還有一個不直接涉及貨币政策的更大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确實需要對政府有基本的信心,這是已到耄耋之年的我關心的問題。”

這就是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本書。

書中他對幾十年公共服務的生涯進行了回顧和總結,提出經驗和教訓,而在故事背後則是保羅•沃爾克的正直和勇氣、責任和使命感。每一次曆史和社會遇到危機時, 他總是以巨大的道德勇氣,挺身而出。從美聯儲卸任以後,大屠殺後代向瑞士銀行索賠,瑞士銀行面臨曆嚴重的聲譽危機,他主持公正地處理此案。安然事件發生後,會計師事務所安達信亦因做假賬和銷毀證據被卷入。他深刻地認識到客觀和公正的會計師事務所對全球金融業的重要性,并主持了對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的調查和重組,再次強調會計業的客觀、公正、嚴格和卓越。聯合國對伊拉克的石油換食品項目的A錢腐敗行為,嚴重影響了聯合國的聲譽,他牽頭組織了對該案的調查和整改。出于同樣的社會責任感, 他又一次站出來,主持了對世界銀行的反腐敗調查。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他心急如焚,并為華爾街的貪婪而感到慚愧。在80歲高齡時,他出任奧巴馬政府的經濟複蘇顧問委員會主席。

每次危機處理之後,保羅•沃爾克并不止步于世人對他力挽狂瀾的贊譽,總以他驚人的洞察力,總結經驗和教訓,并不遺餘力地推進立法,從根本上堵住漏洞。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重組失敗,但他在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提出新的會計師事務所治理機制改革,推動了會計行業的改革,并在美國國會推動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在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的兩次反腐事件中,他推動了兩個機構的章程修改,強化反腐原則和功能。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 他又力頂華爾街的巨大壓力,推出終以他名字命名的“沃爾克規則”,提出新的分業監管架構。

“這樣好辛苦啊!”

一個春風微蕩的下午,我和保羅•沃爾克在他辦公室下面的臨街咖啡廳喝茶,發出感歎。

保羅•沃爾克嚴肅地說:

“公務員的責任不僅是解決問題,而且要建立問題不再發生的制度和環境。這就是使命。”

我不用對這本書再做介紹了——這是一位老人在人生後的階段,在社會需要他的時候,拼盡全力,為世界留下的他的智慧和一顆誠摯的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