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電視劇和電影中,出現中國人的情況并不多見。雖然如此,但并非完全沒有。那麼,會在哪些作品中,以何種角色出現呢?在日本電視劇中出現的中國人是以什麼樣的人物形象、由什麼樣的演員飾演、被刻畫成什麼樣子呢?

塑造出美麗勇敢的中國女性形象。據悉,在著名電影《戰争與人》(導演為山本薩夫)中,角色的一半是中國人。包括中國資本家、抗日遊擊隊員、共産黨地下黨員、從事暗中活動的中國女間諜……等,但大部分由日本演員飾演。大家都在說中文台詞,當然都沒有使用配音演員。
在這部電影中,栗原小卷飾演了參加抗日運動的中國資本家的女兒。塑造出非常美麗而且勇敢的中國女性形象。正如小卷飾演的角色所代表的那樣,這部電影的特點是,亮相的中國人角色大部分都被刻畫成愛國英雄。可以說這展現出70年代日本對中國的印象。
那麼,如今情況如何呢?目前的電視劇中也開始出現中國人,展現了最近日本和中國的密切經濟關系。塑造出中國的熱血男兒。
以改編為電影的熱映電視劇《跳躍大搜查線》為例,在成為該系列最後一部的電影版《跳躍大搜查線最終篇:新的希望》中,出現了中國刑警。這個角色的名字叫王明才,是從中國警察局來到東京灣岸署進行研修的刑警。其飾演者是因在《半澤直樹》中表現出色而走紅的滝藤賢一。
這位王姓刑警不知為何生于昭和51年(1976年)11月2日,血型為o型,平時始終表情嚴肅,不表露感情。由于正在學習日語,隻能用不完整的單詞溝通,不會使用敬語,是以在與同僚們交流的時候,經常發生問題。但卻是不遜色于日本刑警的熱血男兒,例如對強奪手槍的犯人爆發出憤怒,在逮捕犯人時曾使用拿手的功夫,使得日本觀衆大為激動。在這部電影中,成為了很受歡迎的角色。
塑造出中國美麗堅強溫柔淳樸的女性形象。《月之戀人》(moon lovers)是亞洲知名演員木村拓哉主演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的女主角是名叫劉秀美的中國女性,由台灣出身的大明星林志玲飾演。
那麼,劉秀美是什麼樣的角色呢?她來自江西省,曾在木村飾演的主人公經營的上海家具工廠裡工作。與身患疾病的母親兩個人一起生活,母親的藥費和生活費等全部由她負責。在與男主人公相遇之後,開始在日本當模特,逐漸走上了成為明星的道路。這個過程令人聯想起美國電影《窈窕淑女》(my fair lady),看到眼看着不斷變成美女的女主角,令人心情舒暢。劉秀美最後回到中國當了女演員。
《月之戀人》中的木村拓哉“總之非常帥”(林志玲的評價),同時女主角林志玲也“總之非常漂亮”。劉秀美不僅僅是容貌漂亮,還被描繪為體貼家人、性格溫柔而純樸的角色。
描繪出中國的慈父形象。據悉,在日本電視劇描繪的中國人中,最著名的或許就是《大地之子》中的“陸德志”。陸德志是将留在中國的日本遺孤、主人公陸一心撫養成人的中國養父。為了将日本遺孤留在身邊,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相交換,以救護一心。
陸德志在貧窮的情況下,傾注深情拼命撫養一心,不管如何遭到迫害,都要守護一心。這種情形感動了所有日本人,掀起了痛哭的旋風。這一感人的角色由朱旭飾演,随後,日本出現了中國熱。
描繪中日文化交織的場景。衆所周知,日本和中國在經濟方面正在形成日趨密切的關系。由于反映了這種社會情況,在電視劇的世界裡,描繪商業社會裡的“日本人和中國人”的作品也不在少數。
觀月亞裡沙主演的《ol日本》就是其中之一。觀月飾演的女公司職員工作的貿易公司作為向海外委托業務的一環,将總務部門遷到了中國。這部電視劇描繪了中國人和日本人在一起工作的情形,雖然不同文化互相碰撞,不時引發沖突,但逐漸變得互相了解,關系也變得和睦。劇中描繪了身為研修生的很多中國年輕人,大家認真而努力生活的态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通過電視機描繪商業文化的差異是非常好的嘗試。目前的日本是一個多元的日本,侵略中國時的日本和21世紀的日本是不一樣的。我們對日本的印象,不要隻停留在魯迅作品裡中國人被殺,而中國留學生在麻木發笑的記憶裡,魯迅的筆下還有可敬的滕野先生。
目前,國際社會的主流是做世界的公民,地球成為地球村,做世界的公民意識形态就是互相學習,放眼世界,崇尚和平,共同發展。中國越來越多的遊客和留學生前往日本,去欣賞現代日本人的生活,去學習日本的先進文化和技術;越來越多的日本學生和商人來中國留學學習,投資做生意,中國人和日本人成為世界公民中不可缺少的群體。為此,以學習交流和友好為主導方向的中日關系,有益于兩國的經濟發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多元的日本文化,有罵中國人的聲音,也會有欣賞中國人的聲音,對于向中國發出友好資訊的日本人,我們需要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