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體·大小新聞評論員 姜春康
大事小情,老姜快評。這裡是ymg出品打造的原創評論專欄——大小快評。
老姜有話說。大家好,我是老姜。
本期是【大小快評】第408期。
記者節,談假新聞很有意義。
假新聞,往往因博眼球而混淆視聽,讓人大跌眼鏡,往往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2003年,《紐約時報》創刊152周年以來爆出一個重大醜聞,那就是“布萊爾事件”,有人指出,布萊爾記者在76篇報道中有36篇錯誤百出,且杜撰、剽竊他人作品。《紐約時報》執行總編輯豪威爾·萊尼斯與總編輯傑拉爾德·博伊德,因為受此事件影響,雙雙引咎辭職。
面對假新聞,我們應該堅決說“不”。
在中國新聞界,也出現過一些假新聞事件。
如“紙箱餡包子”事件。原北京電視台生活頻道《透明度》欄目一名臨時記者,為了有料,而購買了大量的面粉、肉餡等物品,要求采訪者将浸泡後的紙箱闆剁碎摻入肉餡,制作了20餘個“紙箱餡包子”,他們在暗地裡錄制并播放了。
該新聞事件一出,輿論嘩然。
經過翻轉之後,公衆也認清了真相,這名記者的操守也碎了一地。
再比如,據《煙台晚報》報道,一直備受讀者牽挂的松原“超級孕婦”懷上五胞胎,腰圍達1.75米的事竟是假的!正當各媒體記者為“超級孕婦”喬玉波腹中五胞胎的安危擔心時,喬玉波卻在松原一家飯店悄悄邀請了長春電視台《城市速遞》的記者和長春普濟醫院的李姓院長,當面自述懷有五胞胎一事是假的。
這個相當吸引眼球,相當有沖擊力的“僞事實”,怎麼就能在那麼多聰明記者的眼皮底下“正大光明”的存在着呢?如果說松原某媒體記者的做法不負責任,那更多肩負正義的記者為何趨之若骛?難道就不能先落實“超級孕婦”這個新聞線索的真實性?沒有醫院的檢查證明,僅憑當事人一面之詞就堂而皇之地見了報推廣開了?要不是另有媒體的介入和揭發,這個“猛料”是不是真能一直健康地苟活着,永遠都不能暴露出端倪呢?
讓人不了解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假新聞,竟然能夠橫行在人間,廣播于天下。
當真記者遭遇假新聞,當假新聞被真記者炮制出來,并勇敢地晾在陽光下無情“污染”讀者眼睛時,善良的人們除了心生感慨之外隻有憤怒!讀者是無辜的,無辜地接受着假新聞的惡意影響和欺騙;讀者又是被動的,被動地感受着猝不及防的愚弄。
在中國新聞界,許多假新聞也都源于道聽途說,記者沒有采訪核實便炮制出籠。2005年的《王小丫陳章良攜手入圍城?》《女大學生撿剩饅頭充饑近兩年》《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陳家镛逝世》《中國股市:1500億元熱錢4月30日前驚心大撤退》等“假新聞”的出現,讓人感受到了一種難以言表的陣痛,緣自無辜的被騙,緣自忠誠的信任。
其實,有時隻要記者多打一個電話,或多在網上搜尋一下,這類假新聞便可避免。
面對假新聞,應該堅決說“不”!
責任編輯: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