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我國經貿、金融、航運和科技創新中心,經濟發達,其次是房價超高。在電視劇的黃金歲月裡,女主角姜南孫曾經說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活在複興的道路上,我感受不了多少幸福。我不是上海本地人,或者對上海的房價了解不多,你可能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要知道,上海最貴的房子不在陸家嘴,不在黃浦江,而是在老城區的老平房裡。

在上海,大約有5000棟高十萬平方米的老洋房,平均市值為40.1萬平方米。孫偉主演的電視劇《安佳》也有這樣的橋段,其中有一座名牌樓,叫"元家花園",占地面積幾千平方米,價格高達1.5億。按上海市機關年收入約11.4萬元計算,大部分勞工階級,如果想買這樣的房子,就不用吃喝足工作了1315年。
别以為這隻是電視劇的一段橋段,現實世界可能比這更殘酷,可以看看下面八通别墅面積的價格,幾千萬都是很正常的價格。就連網上也有讨論,說上海老平房的标價數億元,這些都不是空風都是真實的。
要說上海的中房居首,也屬于燕家花園。燕家花園建于1920年,占地面積5400多平方米,大緻相當于一個足球場。該花園位于豫園路669号,現價值超過10億元。曾任上海大龍機械廠創始人的闫玉軒就住在這裡,兒子闫清祥晚年會邀請很多有錢的商人來這裡。2009年,一家網絡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為舊平房增加了2.8億美元,并且起起落落。
同樣,不僅燕家花園價格昂貴,武康大廈也是如此。由周東雨和吳金成主演的電影《像你一樣》講述了男女主角一起坐在武康大樓裡看日出的故事。該建築始建于1924年,是上海第一座海濱長廊式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網上價格超過13億。
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如此昂貴的外國建築,普通我們當然不能接受,那麼這些房子到底住誰呢?在老上海,這些無邊無際的老平房的主人都是張學良、蔣介石等最顯赫的官員,或者像閻的父子如商家福。到了現代,這些老平房被一些企業所接受,作為公司的辦公空間,非常有風度和個性。郭景明在上海靜安區三棟獨立平房之間創立了世界上最具文化氣息的公司。
有的人甚至把這些房子作為投機資本,很多不算差錢的投資者把這些東西買到稀有的老平房裡,在反手處賣出去可以說是一種非常高的投資回報率。當然,除了商業利益之外,還有一些老平房因為政府的控制,如餐廳、展廳和博物館等公共場所,讓普通人也能進入。
為什麼這些古老的平房如此昂貴?除了其巨大的曆史價值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地理位置非常好。徐彙區老平房數量最多,約占39%,其次是長甯區、黃浦區、靜安區。這些地區曾經是公共特許權和AFP特許權,曆史悠久,交通便利,基礎設施裝備精良。在舊上海時期,它突出了上海地區的吸引力,即使在今天,上海地區也是黃金地段。
您如何看待上海數以億計的老平房,這些平房的價格是動态的?歡迎在評論部分與您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