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在2014年年初展示了一枚郵票大小的開發闆,并希望以此進軍穿戴裝置和物聯網,這枚開發闆便是最早的edison。
edison推出的背景是intel在上一年在core、atom基礎上,引入新的産品線quark;quark性能低于atom,但能效大幅提升。
基于quark,intel又先後推出galileo、edison和curie三個技術開發平台。edison相比在它之前的galileo,性能更強,采用更好的工藝;而在它之後,curie的量産周期幾乎排到了2016年。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内,edison都是intel物聯網平台的代表,甚至是這兩年中官方幾乎唯一對外主推的物聯網技術平台。
quark和edison相繼釋出上市的時間點,也順承了intel在2013 - 2014完成換帥。實際上,新任ceo brian krzanich便是那個在最後一刻讓edison上馬的“關鍵先生”。物聯網可以看作是intel在産品上的新政。
今天的intel在物聯網上依然屬于“嘗試”,但它已經有了galileo、edison、curie、realsense、雲等一攬子工具。回看過去兩年edison的發展,我們也許可以管窺到這家晶片巨頭在物聯網試探中的經驗和教訓。
edison的設想:一個嵌入式通用計算機平台
edison的釋出上市有一個容易被人忽略的細節:它最初展示的版本使用的是一顆雙核運作在400 mhz的quark cpu,而到同年9月份上市時,配置變成了一顆運作在500 mhz的atom和一顆運作在100 mhz的quark。
這個調整大幅提升了edison的性能,也與intel對它的設想有關。intel中國研究院最早發起和操盤了這個項目,當時的首席科學家王元陶向記者講述edison:他們最初的想法就是要做下一代的嵌入式通用計算平台。
是以edison的設計有幾個特點:
1. 尺寸很小。edison的最終尺寸為35.5 x 25 x 3.9 mm,接近一張sd卡的大小。
2. 良好的擴充性。在上述大小的空間裡,intel內建了cpu、4gb存儲、雙頻wifi、低功耗藍牙和大量接口。
3. 不錯的性能。atom+quark的性能遠遠超過mcu。
王元陶這樣描述edison與mcu的差別:
嵌入式市場上,現有的産品大多是用一個mcu控制,應用基本固定了。而用edison開發産品,功能不是做“死”,而是很靈活。
2014年,intel在物聯網上還沒有太多的積累和投資資産,加上edison靈活多用的設計和設想。是以edison幾乎一出生就和中國創客走在了一起。
edison與商業量産之間隔着多少差距?
edison上市之後,圍繞開發平台建設intel物聯網生态的工作也開始上馬。在外界可以明顯感受到的是,edison經過一輪輪的推廣被開發者們獲知,之後通過技術支援,開發者們完成原型的驗證,intel再通過資源上的協助讓創意實作量産。這個想法看似美好。在國内,intel甚至成立了不止一個部門負責創客與開發平台的對接,一個是硬享公社,一個是創客大爆炸。
如今,intel和edison在創客圈内已經小有知名度;僅僅2015年2月的一場edison大賽,官方就公布了超過400個項目。然而,在雷鋒網記者對edison開發者的走訪裡,一個與創客運動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事實是:過去兩年基于edison,幾乎沒有孵化出成功的商業化産品(量産或銷量超過1萬台的案例),包括那些備受推崇的标杆項目。
一名edison關聯的硬體創業者告訴雷鋒網(搜尋“雷鋒網”公衆号關注):大部分edison開發團隊創客(甚至單獨一人的創客),商業化能力太弱是一方面的原因。
一名在edison上開發的工控工程師告訴雷鋒網:用edison做商業量産,成本太高。一個edison核心闆的售價在50美金,随便加上一點外設,成本非常容易超過500人民币,這個平台目前隻适合一些高端産品的商業化。
這名工程師舉例,比如去年edison上比較出名的一款拍照硬體,如果采用arm平台或者其他平台,整個物料成本可以控制在50人民币左右。而另一款基于edison的滑鼠,銷售價格可能要接近千元。
一個在edison開發者中常見的現象是:有人通過公開管道了解edison,并且利用edison很快完成了原型驗證,但由于找不到合适的量産路徑,他們轉而尋求其他平台的量産方案。
edison之是以不适合量産産品,主要的原因在于:1. 價格太貴;2. 由于從通用平台出發設計,edison在很多實作中表現出性能過剩。3.除了edison,intel平台上目前也沒有其他可用的替代量産方案。
除此之外,盡管“大力扶持、大力推廣”,在intel近兩年的投資案例中,極少有與edison相關的投資項目,這似乎也可以看到intel官方對這件事的搖擺;畢竟,錢是可以解決産品化中的一些問題。
今天,intel關于edison的探索還在繼續;在剛剛結束的idf 2016上,intel推出基于curie的物聯網開發平台;而realsense技術正從最初的pc配件變成萬物“視覺感覺”的手段。
用edison的得失來評斷intel物聯網的成敗是片面的,但對edison的總結是對兩年來edison平台開發者的一個交代,他們在一段時間内曾經是幫助intel探索物聯網的主力。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