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日常使用電腦過程中,雖然知道電腦病毒的危害,但大規模感染的情況畢竟不多。但剛剛過去的5月,勒索病毒竟然導緻15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5萬台電腦感染。
怡安集團最新釋出的《2017全球風險管理大調查》顯示,網絡安全風險已經迅速成為全球企業群組織在董事會層面共同關注的五大風險之一。那麼,對于網絡安全,除了加強防範,在保險方面有無應對之策呢?
中怡保險經紀總經理吳青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網絡安全保險在國内剛剛起步,市場接受度偏低,保險公司承保态度謹慎,目前僅七八家報備了國際性保單。不過,随着《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正式生效,将進一步喚醒國内企業的網絡安全意識,為國内網絡安全保險的市場創造良好的發展契機。
業内人士介紹,與在全球市場中市占率達九成的美國相比,目前國内網絡安全保險定價僅為前者的50%。據悉,美國市場該險種最新的賠付率為55%~65%,包括費用率在内的綜合成本率約87%。
網絡安全保險前景确定
在比較幸運的情況下,一次成功的網絡攻擊會暴露出被攻擊公司的it系統漏洞;最糟的情況是,一次有效的網絡攻擊會導緻公司的營運中斷,資料被盜竊并被賣到網絡黑市上,造成公司及其客戶的财務損失。
怡安集團的一項調查資料表明,過去兩年間,37%的企業至少遭受了一次“重大破壞性的安全漏洞或資料洩漏事件”,平均經濟損失高達210萬美元。
而災難性的網絡損失會導緻企業的董事和高管遭到訴訟。作為面對網絡安全攻擊的最後堡壘,網絡安全保險能夠保障企業在系統受到威脅時盡可能減少财務和名譽損失。
網絡安全保險保障企業在系統受到威脅時所面臨的多項第一方損失和第三方責任。
怡安集團亞洲區域總監andrew mahony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的網絡安全保險主要保障因資訊洩露造成的第三方索賠,而在亞洲更集中在網絡勒索帶來的第一方損失。由于保險在不同市場的覆寫率差異,在美國主要量身定制彌補現有保障缺口的保單,而在國内則更傾向于打包成貫穿事前事中事後的風險解決方案。”
随着近年大量的重大網絡安全事件被公開報道,有機構預計,網絡安全保險的投保保費預計将顯著增長。資料顯示,2014年,網絡安全保險全球保費不足20億美元,pwc預估2018年該保險保費收入将達到約50億美元,abi research預估2020年将達到100億美元。
在業内人士看來,由于網絡安全風險很明确,未來國内的網絡安全保險前景确定。
事實上,已于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為國内網絡安全保險的市場創造良好的發展契機。衆多中國企業需要重新認識自身義務和法律責任,并迅速開展網絡風險評估、制定預案等,以便得到新法提供的安全保障。
盛方實證管理總監、網絡安全領域專家paul jackson表示:“不僅是在華企業,跨國公司‘走出去’要适應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法律要求,對網絡安全保險保障的需求也很大。”
美國資料顯示承保盈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2c(消費者)的網絡安全風險保障正日益受到市場關注。碎片化的賬戶安全保險、信用卡盜刷險價格便宜,成為不少樂于上網消費的大衆标配保險。不過,這些産品僅是網絡安全保險中的某一項或幾項保障。在國内市場,2b(企業)的網絡安全保險目前的發展情況如何呢?
據中怡保險經紀金融及專業責任部總監申迪中介紹,“自2012年由歐美等成熟市場引入中國以來,網絡安全保險發展較為緩慢,市場接受度偏低。由于缺失相關的資料作為支撐,國内保險公司初期的态度也較為謹慎,僅是有選擇地挑選承保。”
業内人士介紹,與在全球市場中市占率達九成的美國相比,目前國内網絡安全保險定價僅為前者的50%,未來定價将随風險事件的發生作出調整。
事實上,網絡安全事件一旦發生,損失金額巨大。截至2016年底,雅虎發生了兩次洩密事件,共洩露了15億條個人資訊;去年2月,孟加拉國央行8100萬美元被竊,成為網絡攻擊導緻的最大金融業損失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2016年,在美國市場,網絡安全保險的最新賠付率為55%~65%,包括費用率在内的綜合成本率約87%,較2015年略有提高,顯示網絡安全環境有所惡化,但承保盈利,存在一定的利潤空間。
andrew mahony認為:“中國的網絡安全保險市場目前已經進入到第二階段,市場前景明确,保險公司意識到市場機會和競争将趨于激烈,但缺少大資料作為定價支撐,當發生1~2單較大損失之後,市場将發生變化。在第三階段收緊規模、提升保費。”
據了解,保險公司可能開始針對某些行業收取較高的保費,并且出于風險控制的考量,會對其進行承保能力和承保條件的限制,例如大型零售業、健康護理和金融機構。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