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需求決定企業的發展,如今,無論是在工程領域、還是在it領域,內建服務商、系統供應商的地位在快速的加強,而賣服務也正越來越成為主流的商業模式。與之相近的安防行業也是如此,行業從單一産品到系統內建,從模拟監控到網絡監控,從封閉系統到大資料、雲平台,已經不是簡單的視訊傳輸,而是涉及資料采集、通信、處理、回報的it化系統解決方案,正經曆着一場從買賣産品的模式向買賣解決方案和服務的模式轉型。
經濟下行的壓力表現為社會需求的下降,業界感同身受。我國宏觀經濟下行可能成為常态,特别是基本建設收縮必然導緻對安防産品需求的下滑和安防工程商開工率不足。
經濟環境緩中趨穩制造成本增加
近兩年,我國新一屆政府對經濟調控的思路日漸明确,基本确定了“不刺激、去杠杆、促改革”的總體政策。一是不會出台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二是保持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推動政府和企業去杠杆化;三是全面而堅定地推進經濟體制改革,讓“改革成為中國經濟的最大紅利”。
随着國家不斷深化改革,經濟發展正在經曆陣痛,經濟發展速度正在逐漸走向趨緩穩定的狀态。制造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勞動力成本增加和新一輪通貨膨脹所帶來的成本增加的經營壓力。一方面:勞動力成本增加。在保護勞動者權益的同時,也增加了企業的人力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原材料提價、用地成本上漲等。前幾年作為“朝陽行業”的安防行業發展受到了直接的影響。行業增速從3年前的2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15%左右。
我國安防行業曆經30餘年發展,結合行業目前态勢,安防行業已經步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轉型發展時期,市場已基本進入成熟階段。在新城鎮化發展提速、“智慧城市”建設加快、“平安城市”深度應用、民用安防市場逐漸升溫的形勢下,國家以及市場逐漸加大對集團化、規模化、集約化大中型企業的整合力度,同時,傳統行業如電子、生物、家電等相關領域的龍頭企業也漸漸卷入安防行業發展的大潮中。在這樣雙重夾擊的背景下,安防行業轉型及行業融合步伐将進一步加快,市場需求和市場形态也正發生着深刻的改變。
市場需求發生轉變
模拟監控時代,單品制造商各自為戰,客戶需求低以及明确的技術特征,造成解決方案的要求不高的情況。而近年來随着ip高清、智能視訊分析的加入,“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的發展,市場要求越來越高,系統解決方案勢在必行。從企業角度來看,傳統的單品銷售在市場需求上減少,利潤降低,而技術服務更能考慮到使用者的需求,是以能創造更高價值,特别是越有實力的企業越希望成為解決方案提供商。
目前來看衆多安防制造企業已經開始嘗試進行這一商業模式的探索和推廣,如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天地偉業、蘇州科達等衆多企業,已經逐漸撇開單品,主推解決方案,逐漸開始從産品供應商向系統內建商和綜合服務商轉型。
行業競争異常激烈
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之前在中高端市場競争的大型本土企業乃至跨國企業都開始将目光瞄準到低端市場,完善低端産品線和管道擴張、下沉等已經成為這些企業的主要手段。
随着一大批國内安防制造企業的快速成長,國内安防行業的市場集中度進一步得到提升。目前包括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領先企業為了擴大市場,都相繼推出了多種系列的低端産品,進一步搶占了安防制造業的市場。由于大型企業具有的規模和品牌優勢,使得小微安防企業以往具有的價格優勢蕩然無存,成為大型安防企業市場拓展或競争過程中的受害者。
大型安防制造企業進入中低端安防市場,進一步加速了行業競争。大型安防制造企業進入低端安防市場不但直接搶占了市場,還将進一步催化低端市場的競争,如大型安防企業進入到中低端安防市場,必然會促使越來越多的中型安防企業進入到低端市場,進而在以小微安防企業為主的低端市場形成大中型安防企業、小微安防企業的共同競争。
與此同時,随着安防it化的發展,衆多it企業紛紛跨界進入安防領域,it化對安防的影響日益深刻,它改變(壓縮)了安防行業的産品線,産業鍊。傳統安防是由專用産品構成的系統,具有從前端、傳輸(網絡)到中心管理(平台)完整的産品線。現代安防則逐漸it化,除前端外,其它環節将采用通用産品或購買公共服務來實作。it化将使安防系統逐漸無(去)中心化、開放化、服務化。這對所有的傳統安防制造企業都是一種壓力和挑戰。
小結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有實力、有規模、資金流暢通的大中型安防制造企業需通過資源整合、産業更新、産品轉型實作新的利潤增長,保證企業的領先優勢,而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卻因規模小、綜合實力弱、抗風險能力小等因素的局限,無法順利或短時間内實作産業更新和轉型,就需要重新定位企業發展,或者專注細分領域市場,打造獨有的産品技術優勢。
本文轉自d1net(轉載)